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古文比较阅读(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519699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古文比较阅读(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古文比较阅读(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古文比较阅读(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古文比较阅读(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古文比较阅读(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蔡塘学校.七年级下册.教学案 蔡塘学校.七年级下册.教学案 期中考试古文比较阅读训练(一)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甲) 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卖蒜叟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

2、,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1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 (2)旁睨而揶揄之( )(3)久而不去( ) (4)卒不肯告人姓氏(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哀求

3、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3(1)甲文作者详写卖油翁“酌油”情节的原因是什么?(2)乙文塑造了两个人物:杨二相公和卖蒜叟,这两个人物各自有怎样的特点?4甲乙两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你从这两个故事中分别得到的启示。(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甲) 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

4、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 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

5、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睨之久而不去( )(2)康肃忿然 ( )(3)神情与苏、黄不属 ( )(4)珠可历历数也 (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B汝亦知射乎 尝射于家圃C睨之,久而不去 相委而去D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3、语气划分(2分)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吾射不亦精乎?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5.揣摩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1)公亦以此自矜。(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6从乙文

6、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三)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各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

7、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乙】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之,曰:甚矣,农夫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数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节选自浑然子)注释息:呼吸。.哂:嘲笑;讥笑。移时:不多时。.焉:的样子。(喘喘焉:气喘吁吁的样子)服:心服口服。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8、。(4分)(1)求石兽于水中( )(2)湮于沙上( )(3)气竭汗雨( ) (4)谓农夫曰( )2.翻译下面句子。(6分)(1)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2)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3.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盖 石 性 坚 重(2)予 莫 知 所 以 耕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甲】文中讲学家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B.【甲】文中老河兵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C.【乙】文中行者解衣下田,最后倒在田里,表现出他劳动非常卖力。D.【乙】文

9、的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就会“欲速不达”。5.结合甲乙两文,共同揭示一个什么道理?(3分)(四)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各题。(甲)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

10、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石 必 倒 掷 坎 穴 中 有

11、 好 事 者 船 载 以 入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棹数小舟 棹: 湮于沙上 湮: 庞然大物也 庞然: 尽其肉,乃去 去: 7.与“其反激之力”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蔽林间窥之 B无案牍之劳形 C大言数主之失 D子之听夫志8.翻译。(5分)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分)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3分) 9.用“只知,不知”概括讲学家和老虎的“知”与“不知”,归纳天下事的相同原理。(3分)概括:相同原理:(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试题。(13分)(一)甲文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1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二)乙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6.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及反市罢遂不得履。7.解释下列句子中相应词语的意思。(4分)公亦以此自矜 以:睨之,久而不去 睨:先自度其足 度:反归取之 反: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徐以杓酌油沥之。译文:(2)何不试之以足?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