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二-文学常识及鉴赏12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0511377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二-文学常识及鉴赏12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二-文学常识及鉴赏12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二-文学常识及鉴赏12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二-文学常识及鉴赏12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中考二轮复习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专项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名著导读(题型注释)1名著阅读(12分)论语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首创 体。论语中多记录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我们要尊重他人意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说求知要实事求是;沿用至今的成语 既强调了在学习方面不断温习的重要,也阐明回忆过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在的道理2名著阅读。(48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分为 、雅、 三部分,常用的表现手法

2、为 、比、 。其中 选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的首篇,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 。3名著阅读(12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这些诗歌分为“风”、“”、“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4名著阅读(12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 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 ,是各地的歌谣,我们学过的 就出自“秦风”5名著阅读(16分) ,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这些诗歌分为三个部分,最精华的部分“ ”,是各地的歌谣,我们学过

3、的关雎和 都选自这部分。参考答案1儒家 语录体 温故而知新【解析】试题分析:这是对朝花夕拾及出自其中的课文内容的考查,考查较为浅显,只要了解大致内容再加上课文知识的学习便可解决。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和主题以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还是应该心中有数的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外结合,使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2风 颂 赋 兴 关雎 兴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对诗经文学常识的考查。我们在学习诗经两则(关雎蒹葭)时文下注解中有介绍。只要识记住便可顺利作答。考点:本题考

4、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主题,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要心中有数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外结合,使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3诗歌总集、诗三百、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根据平时的记忆来填写即可。4305 国风 蒹葭【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及教材相关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5诗经 风(国风) 蒹葭【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新课 标第 一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