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22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词义(8页,含解析)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0511373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22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词义(8页,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22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词义(8页,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22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词义(8页,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22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词义(8页,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22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词义(8页,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22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词义(8页,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题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22份【二轮提升】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 二轮专项提升练习(试题分析+考点总结+名师点评):词义(8页,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中考二轮复习词义专项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2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叶徒相似,其实(果实)味不同。(晏子使楚)B渔人甚异(认为奇异)之。(桃花源记)C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丢失)入胡。(塞翁失马)D所以动心忍性,曾(通“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下列加线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A、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以丛草为林(当作)B、项为之强(通“僵”,僵硬) 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C、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靠着) 惟危楼一座(高)D、撒盐空中差可拟(大致

2、、差不多) 友人惭,下车引之(引导)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子:相当于您。)B.委而去之(委:委派。)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增加。)D.王之蔽甚矣(蔽:隐藏。)4下面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朝服衣冠(穿戴) 木兰当户织(门) B马无故亡而入胡(死亡) 吾妻之美(认为美)我者C人恒过然后能改(过去) 神弗福也(保佑)D一狼洞其中(打洞) 等死,死国可乎(等待)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B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比喻包庇别人的过失错误。C有例可援:有先例可参照。援,引用。D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3、。6与牛郎织女星无关的诗句是(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B.纤云弄巧,飞星传恨C.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一而足:不止一种,而是很多。B、钻牛角尖:比喻费力钻研无法解决、得不到结果的问题。C、露出马脚:比喻负面的事实真相泄漏出来。多用作“露马脚”。D、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英雄的人物。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8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壮举壮志未酬解释:“壮”有“雄壮、大”的意思。判断:“壮举”指伟大的举动,“壮志未酬”指伟大的志向没有实现。B强迫迫不得已解释:“迫”有“逼

4、”的意思。判断:“强迫”是逼着服从的意思,“迫不得已”指被逼得没法,不得不这样做。C弥漫漫不经心解释:“漫”有“随便”的意思。判断:“弥漫”指(烟尘、雾气、水等)随意飘散;“漫不经心”指随便轻松的心态。D简陋言简意赅解释:“简”有“简单”的意思。判断:“简陋”指(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言简意赅”指用语简单而意思完备。9下列词语中字义相同的是A.薄弱 厚此薄彼B.辨别 不屑置辩C.惩罚 惩恶扬善D.涨红 水涨船高10下列句子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偶然看到国外有人研究牛马放屁的消息,使我忍俊不禁,再看有关文章,又令我肃然起敬。(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B面对日益成为重

5、大社会问题的食品、药品安全危机,每一个人、每一个公民都无法置身事外。(置身事外:对事情很冷淡,不过问,不关心)C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断臂钢琴师刘伟,在达人秀比赛中,获第一届中国达人秀总冠军。(达人秀:指在某一领域的高手、出类拔萃的人物展示)D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摄取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是学校和社会的当务之急。(“绿色食品”:原生态的、无污染的食物)评卷人得分二、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分)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

6、也不要沉n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 ,随时采撷,收获希望。1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希j( ) 沉n( ) 喧嚣( )1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13“华而不实”中,“华”的意思是 。“采撷”的意思是 。1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15北大,你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16球迷们强烈要求赛场上吹黑哨的裁判员立即下课。桃李:_ 下课: _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17解释划线的字(6分) 两岸

7、连山,略无阙处。 至于夏水襄陵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 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 1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中划线词的意思。(5分)(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2)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孙权劝学)(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5)其一犬坐于前 (狼)19按照课文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划线的词。 (4分)(1)一狼洞其中。 (狼) (2)满坐寂然。 (口技)(3)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 (4)地维绝。 (共工怒触不周山)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中划线词的意思。(5分)20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2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8、。 (口技) 2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3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24其真无马耶? (马说)25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4分)泉而茗者 (满井游记)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造饮辄尽 (五柳先生传)根据所学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6分)26给下列划线的字进行解释。(4分,书第27页第二题和第106页第二题)太祖乃悟_ 普明日复奏其人_遂以名楼_ 缘坡植牡丹、芍药_27翻译“碎裂奏牍掷地”一句。(2分,书第28页)28课内文言文(6分)解释句中划线的词故时有物外之趣 ( ) 项为之强 ( ) 捉虾蟆,鞭数十 (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9、 ( )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死而后已 ( )(二)课外文言文(10分)弈秋,通( )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 )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 )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 )若与?吾曰:非然( )也。2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6分)30翻译划横线的句子。(4分)(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31(一)课内文言文(6分)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徐喷以烟( ) 方出神( )吾日三省吾身(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然数年恒不一见( ) 或凭或立( )(一)(16分) 32解释下面句子中划

10、线的字词。(4分)辍耕之垄上 之: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志: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33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34.桃花源记中,渔人临走时,桃源人为什么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35.分析捕蛇者说中“永之人争奔走焉”一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36.写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句中的写景句,并分析景物描写在诗中的作用。(3分)参考答案1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B项中的“异”字应为“惊异”2D【解

11、析】试题分析:D项中的“引”是一个动词,根据语境应用“拉,牵”等词语代替,不是“引导”的意思。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3A【解析】试题分析:B.委而去之(委:放弃。)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好处。)D.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4A【解析】试题分析: B马无故亡而入胡(丢失),C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D等死,死国可乎(同样)。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能力。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5B【解析】试题分析:“比喻包庇别人的过失错误”的说法不正确,应比喻尊长照顾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