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培训课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510415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学概论培训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旅游学概论培训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旅游学概论培训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旅游学概论培训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旅游学概论培训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学概论培训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学概论培训课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我院导游专业主要面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及湖北省各大旅行社和主要景点,培养在服务、管理第一线能从事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等导游工作,具备从事鄂西及湖北省导游工作所必需的导游服务规范、导游讲解能力和导游应变技巧等职业素养、导游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旅游学概论是我院高职导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程,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高职导游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安排在第一学期。该课程主要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职旅游专业人才服务。本课程是导游专业

2、的前导课程。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旅游学及旅游产业的基本知识,具备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能运用旅游学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加强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强化职业道德观念。1能力目标(1)具有运用旅游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旅游活动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导游专业的其他学科打好基础。(2)深入分析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现象,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典型问题独立思考,有独到见解。2知识目标(1)全面了解旅游业的基本概况。1)了解旅游活动运作的全过程;2)了解中外旅游活动的

3、产生和发展概况;3)知道旅游行政组织和旅游政策的有关内容;4)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初步认识。(2)理解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方法,并能认识到国内外旅游业研究的状况。(3)掌握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对象;媒介-旅游业)、旅游业的构成、旅游市场、旅游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效应等多方面的问题。1)掌握旅游的本质和社会性质,掌握旅游活动的产生、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3)掌握旅游业的实质、机构、组织及经济活动规律4)掌握旅游活动及旅游业所产生的各种效应3态度目标(1)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良好的社会实践意识;(2)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

4、;(3)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4)具有基础扎实、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的特点;(5)具有从事旅游职业的良好的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养成;(6)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以及就业后继续发展的能力。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本课程的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将该课程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在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项目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在项目中教学。本课程的设计主题是“一个原点、三个模块、五大任务、七个环节”。一个原点:旅游活动分析;三个模块:旅游活动基础知识、现代旅游三要素、现代旅游关联问题;五大任务:走进旅游、我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我向同学介绍家乡的

5、旅游资源、我为父亲安排一次旅游活动、分析当地的旅游发展情况;七个环节:以每一项任务为一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由真实任务、教学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教学重点、案例导入、教学要点、教学目标实现方式和手段、课外活动七个环节构成。本课程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将每一个教学目标设计成真实具体的任务;每一项任务的教学以真实案例导入,使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之中,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运用调查访谈、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题讨论等方式和手段实现每一项教学目标;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在每一项任务学习过程中设计了实践性很强的课外活动项目,使课堂教学得到

6、延伸。2、课时分配序号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参考学时学习内容教学要求1旅游活动基础知识走进旅游认识旅游活动掌握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概念和类型。2旅游活动概述认识旅游活动的特征、掌握旅游活动的本质。22现代旅游三要素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者的界定了解“游客”和“旅游者”的定义,掌握“当日游客”、“过夜游客”的内涵。2旅游者的条件掌握成为旅游者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2旅游者类型其需求特点理解各类旅游者的基本特点,掌握旅游者各类型间的转换。2游客调查设计游客调查问卷表,以组为单位提交调查报告。一方面锻炼学生接触社会、与人交往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客观地认识旅游客源市场

7、的概况,加深对旅游客源市场的掌握。4向同学介绍家乡的旅游资源(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掌握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典型代表。2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理解旅游资源评价方法。2旅游资源的保护理解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开发内容,掌握旅游资源保护方法。2介绍家乡的旅游资源要求: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基本特征,推出“我的家乡最美活动”,以地域为单位,3-5人一组。小组选出旅游形象大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4为父亲安排一次旅游活动(旅游媒介旅游业)旅行社了解旅行社概念及特点,掌握旅行社成立条件及程序,掌握旅行社产品开发及销售策略。4旅

8、游饭店了解旅游饭店概念及类型,掌握饭店集团经营策略。2旅游交通了解各类旅游交通的基本特点,掌握我国旅游交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旅游景点掌握旅游景点的A级评定程序及要求。2旅游商品了解旅游商品的特点,掌握旅游商品的开发策略及方法。2设计一条旅游线路设计“襄樊二日游”旅游线路方案,要求学生掌握线路设计基本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23现代旅游相关问题分析家乡的旅游发展情况旅游影响掌握旅游对于经济、文化、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理论联系实际控制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3旅游市场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客源市场特点及现状。2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内容及指标体系;树立正确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观

9、。2合计453、课程单元描述课程单元1课程单元名称旅游活动基础知识课时数4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程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准确理解旅游与旅游活动的相关概念;2.了解国内外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3.熟悉现代中国以及世界旅游的发展情况。学习内容1.旅游活动概述:旅游的定义、基本属性;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三大指标;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及两者协调发展的途径;旅游活动类型。2.旅游发展历程:国内外旅游活动的历史;古代中国旅游的形式;近代旅游产生的基础及发展情况;现代旅游的特点;现代中国以及世界旅游的发展情况。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学方法与步骤:1.案例导入旅游活动现象,分析旅游产生与发展历程;2启发讨论我国旅游现状及主

10、要特征;3能够正确认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曲折道路。教学建议:1、授课方法: 举例法、陈述法、启发讨论法、案例分析法2、企业访问: 就“现代旅游大众化”访谈旅游行政机关3、专题讲座: “张骞丝绸之路与旅游”等 4、课外活动制作多媒体课件,介绍5名中外著名旅行家教学条件要求1.教学资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授课教案、演示课件、襄樊概况视频2.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学生已有基础本课程是导游专业的入门课程,学生基本没有课程的学习基础,通常只是基于自己的生活和观察具有一些浅显的生活经验和对旅游的形而上学的理解,错误观念较多。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1.熟练掌握旅游基本原理和方法;2.具有较强的教学工作经验和课堂

11、难驾驭能力;3.一般要求教师有参与企业工作的经验。课程单元2课程单元名称现代旅游三要素课时数34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程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准确理解旅游主体、客体、媒介的相关概念和理论;2.掌握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的界定;3.掌握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和保护方法;4.掌握旅游业的构成和类型;5.能进行游客调查,写出调查报告;6能根据游客对象设计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学习内容1.旅游主体旅游者相关知识;2.旅游客体旅游资源相关知识;3.旅游媒介旅游业相关知识。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学方法与步骤:1. 案例导入分析旅游者、旅游资源及旅游业的相互关系;2启发讨论旅游者形成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3课堂讨论分析旅

12、游资源的类型、破坏原因及保护方法;4以一次旅游活动案例为例,分析旅游业的构成;5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设计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教学建议:1、调查访问:游客调查及旅游动机调查;2、专题讲座:体验经济与旅游;3、案例分析;4、课题讨论;5、技能操作:设计旅游线路;6、课外活动。教学条件要求1.教学资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授课教案、演示课件、襄樊概况视频2.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学生已有基础本课程是导游专业的入门课程,学生基本没有课程的学习基础。但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后,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旅游活动的基本概念,初步形成了专业理念。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1.熟练掌握旅游基本原理和方法;2.具有较强的教学

13、工作经验和课堂难驾驭能力;3.一般要求教师有参与企业工作的经验。课程单元3课程单元名称现代旅游相关问题课时数7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程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掌握旅游对于经济、文化、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能理论联系实际控制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2.能分析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特点;3.能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内容及指标体系;树立正确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观。学习内容1.旅游对经济、文化、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2.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市场分析;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学方法与步骤:1. 案例导入分析旅游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2课堂讨论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现状及特点;

14、3案例分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教学建议:1、案例分析2、课题讨论3、课外活动教学条件要求1.教学资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授课教案、演示课件、襄樊概况视频2.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学生已有基础本课程是导游专业的入门课程,学生基本没有课程的学习基础。但经过第一和第二单元的学习后,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旅游的基本概念,初步形成了专业理念。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1.熟练掌握旅游基本原理和方法;2.具有较强的教学工作经验和课堂难驾驭能力;3.一般要求教师有参与企业工作的经验。四、课程考核(一)课程考核及方式说明学生的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两部分构成,总结性考核主要根据理论认知的掌握(60%),过程性考核由考勤(10%)、课堂讨论的参与度(20%)、作业、实践报告(10%)等四方面构成。(二)过程考核说明1、理论知识的掌握以试卷形式考核,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简答、案例分析等;2、考勤及课堂讨论的参与度考核的依据是平时学生的上课出勤状况、回答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及正确率;3、作业、实践报告是指每个教学单元要求学生完成的游客调查分析报告,旅游线路设计方案、介绍家乡旅游资源等作业。以完成的数量和质量给予成绩。表1: 考核标准序号考核项目考核内容成绩比例(%)1过程性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