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凉山州中考物理试卷解析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0506797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凉山州中考物理试卷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4凉山州中考物理试卷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4凉山州中考物理试卷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4凉山州中考物理试卷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4凉山州中考物理试卷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凉山州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凉山州中考物理试卷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凉山州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1(3分)(2014凉山州)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和激光都能传播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音C利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激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传播中和人耳处三个;C、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D、声纹锁是通过辨别音色来打来的解答:解:

2、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激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音,故B错误;C、利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基本知识点,难度不大,但要求我们对相关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与实例相结合2(3分)(2014凉山州)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因为光路

3、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镜面反射;光反射的可逆性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解答:解: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的从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造成的,故A错误;B、浓密的树荫下出

4、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小孔成像形成的太阳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故C错误;D、因为反射时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故D正确故选D点评:光的传播有关的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熟知相关的实例,并能与具体知识相结合,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3分)(2014凉山州)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B用茶壶烧水,水烧开时,茶壶盖被顶起C钻木取火D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考点: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

5、分别分析A、B、C、D四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结合题目的要求,然后得出答案解答:解:A、两手互相摩擦属于摩擦生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水烧开以后,水蒸气对壶盖做功,把壶盖顶起来,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B符合题意;C、钻木取火时钻与木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木头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有两个冲程发生能量转化,一是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二是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1)自然界的能量之间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体间的能量也是可以转移的,在转移或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不变的(2)内能

6、的增加有两种方式:做功、热传递(3)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及压缩和做功冲程中的能的转化4(3分)(2014凉山州)小琳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cm处时,在光屏上将出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光屏上接收不到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物距与像距的关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

7、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可以承接到实像,不能承接虚像解答:解:距离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0cm=2f,则f=10cm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cm处时,此时物距u=6cm,则物距应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收不到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5(3分)(2014凉山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侧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

8、电流成反比D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功率的概念;欧姆定律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根据速度计算公式v=,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通过该路程的时间有关;(2)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式为G=mg,g是常数,重力和质量成正比;(3)欧姆定律的内容: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4)根据P=,功率的大小与物体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有关解答:解:A、由v=可知,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通过该路程的时间有关,路程远,速度不一定大,故错误;B、g是常数,由G=mg可知g=,重力和质量成正比,正确;C、电流的大小与两端电压和自身电阻有关,不能孤

9、立只考虑一个因素,应该说: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错误;D、根据P=,功率的大小与物体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有关,做功多,功率不一定大故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了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多个因素影响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6(3分)(2014凉山州)如图所示,当右端挂5N的物体A时,物体B在平面桌上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现在要使物体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对物体B施加的力为()A水平向左,5NB水平向右,5NC水平向左,10ND水平向右,10N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

10、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摩擦力大小;(2)物体A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物体A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不变物体A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平衡力条件求出水平向左的拉力解答:解:(1)物体A水平向右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为5N、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因物体A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摩擦力和拉力是平衡力,所以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向右

11、的拉力大小相等,为5N(2)物体A水平向左运动和水平向右运动时,由于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所以物体A水平向左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也是5N(3)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拉力5N(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5N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5N+5N=10N故选C点评:本题物体A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力条件求出摩擦力大小,根据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判断出物体A向左和向右运动的摩擦力大小不变,物体A向左

12、匀速直线运动,再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力条件求出拉力大小7(3分)(2014凉山州)下列对各物理量的估算中,不恰当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是37B中学生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45cm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D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100mm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符合实际;B、中学生一步的距离在50cm左右,45cm接近50cm符合实际;C、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

13、蛋的质量在50g左右符合实际;D、一般分子的直径在108m=10nm左右不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8(3分)(2014凉山州)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杠杆仍能平衡B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C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D无法判断考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专题:推理法;简单机械分析:根据杠杆原来处于平衡状态,利用图示杠杆的力臂关系,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到物体AB的质量大小

14、关系;根据条件的变化,分别表示出杠杆作用两边的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积比较力矩的大小,即可确定杠杆是否平衡解答:解:原来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分别为物体A、B的重力,其对应的力臂分别为OC、OD,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AgOC=mBgOD,由图示可知,OCOD所以mAmB,png_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GYAAAA8CAYAAACUys/zAAAAAXNSR0IArs4c6QAAAARnQU1BAACxjwv8YQUAAAAJcEhZcwAADsMAAA7DAcdvqGQAAAoXSURBVHhe7ZxnixRNEMfv+QS+9QOILxTBdwZEMYsBs6KYc8aMOaczgDmcYk4YEHPOmDFgzooBUVHBrHhXz/3qpvdmZ3r3dm/n1PXmD3Uz0zvbvVP/6arq6u7LEMkWyZHYiPdZwHj69Km8ffvWufr3gWpt6s3JyZFcYqKRk5EREXOdCmjEC1vZzJkzZfz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