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土地整治项目收集资料清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04954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土地整治项目收集资料清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选】土地整治项目收集资料清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选】土地整治项目收集资料清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选】土地整治项目收集资料清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选】土地整治项目收集资料清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土地整治项目收集资料清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土地整治项目收集资料清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土地整理项目、补充耕地项目、置换项目咨询主要内容1、首先确定灌溉方式,是井灌(管灌) 、喷灌、滴灌还是渠灌。2、井灌(1)了解项目区内是否有现状基础设施,是否可以利用,如不能利用问其原因(理由要充分) 。如井、高低压线、管道、渠道(是否衬砌还是土渠等) 、桥、涵、闸等。(2)确定井深(米) 、单井出水量(立方米/小时) 、动水位(米) 、静水位(米)、井管材料(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钢管) 、井径(毫米) 、井管壁厚(毫米) 。(3)低压管道材料(用 PVC、PP 、还是 PE 管) 。(4)如项目区内有高压线,问是否能直接引,最好调查出高低压线的截面积;如项目区内及附近均无高压线,问规划高

2、压线从哪里引入。(5)项目区内有无土堆、土坑等,如何处理。(6)是否布设排水沟。(7)是否布设田间道路,有无特殊要求。(8)是否布设农田防护林,有无特殊要求。如布设,防护林的树种是什么。(9)勘测图中是否有能整理的未利用地(荒草地、盐碱地等) ,比例至少占项目区总面积的 6%。(10)项目承担单位。(11)项目亩均投资或总投资是多少。(12)核实地类。3、渠灌(1)了解项目区内是否有现状基础设施,是否可以利用,如不能利用问其原因(理由要充分) 。如井、高低压线、管道、渠道(是否衬砌还是土渠等) 、桥、涵、闸等。(2)引水来源、渠首位置、流量(立方米/秒)(3)是否布设农渠。(4)是否有树木砍伐

3、,如果有需统计砍伐树木的棵树。(5)是否布设排水沟。(6)项目区内有无土堆、土坑等,如何处理。(7)是否布设田间道路,有无特殊要求。(8)是否布设农田防护林,有无特殊要求。如布设,防护林的树种是什么。(9)勘测图中是否有能整理的未利用地(荒草地、盐碱地等) ,比例至少占项目区总面积的 6%。(10)项目承担单位。(11)项目亩均投资或总投资是多少。(12)核实地类。4、喷灌、滴灌(1)了解项目区内是否有现状基础设施,是否可以利用,如不能利用问其原因(理由要充分) 。如井、高低压线、管道、渠道(是否衬砌还是土渠等) 、桥、涵、闸等。(2)确定井深(米) 、单井出水量(立方米/小时) 、动水位(米

4、) 、静水位(米)、井管材料(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钢管) 、井径(毫米) 、井管壁厚(毫米) 。(3)是否设计蓄水池。(4)项目区内有无房屋、树木高大建筑物,是否拆除;如不拆除喷灌设备只能按实际布设。(5)低压管道材料(用 PVC、PP 、还是 PE 管) 。(6)如项目区内有高压线,问是否能直接引,最好调查出高低压线的截面积;如项目区内及附近均无高压线,问规划高压线从哪里引入。(7)项目区内有无土堆、土坑等,如何处理。(8)是否布设田间道路,有无特殊要求。(9)是否布设农田防护林,有无特殊要求。如布设,防护林的树种是什么。(10)管灌、滴灌设备由谁买。(11)勘测图中是否有能整理的未利用地

5、(荒草地、盐碱地等) ,比例至少占项目区总面积的 6%。(12)项目承担单位。(13)项目亩均投资或总投资是多少。(14)核实地类。收集资料清单1 数据资料旗 (市、县、区 )和乡镇有关社会、经济、自然、区位以及土地利用与土地整理方面的一般介绍性数据资料。2 项目区相关资料1)说明项目申报理由及项目特点;2)项目区所在村人口、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状况、人均土地、人均收入和基础设施状况。3)基础资料收集内容(1)项目区地理位置(包括地理坐标和四至范围, 项目区涉及的行政村、村属名,如果项 目区包括多片, 则应具体 说明每片位置)(2)气象:包括降雨、径流、气温、蒸发、风速、特征暴雨等;(3)水文:

6、地下水分布和开采量,河流多年径流量、泥沙资料等;(4)工程地质:区域地质,地层岩性,主要建筑物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等;(5)土壤:项目区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土壤改良措施;(6)灌溉水源:区内可利用水源情况,包括可供水量、水质等;(7)灌溉制度:主要作物的灌溉制度,最好采用当地水利部门采用的经验数据、 试验站资料等;(8)建筑材料:建设项目的常用材料和供应情况,有客土利用的应确定客土源位置及储量;(9)植被:项目区主要植被、作物种植,适宜树种等;(10)相关部门规划对工程设计的要求,包括水利、交通、林业、农业、 电力、城建等部 门 ,并做好部 门规划之间 的衔接。(11)打井灌溉的区域提供项目区附

7、近成井资料。4)现有工程:现有水利工程现状、设计情况等(包括水库、机井、干渠、泵站等特征流量、水位、控制范 围等), 现有道路标准和长度,现有电力线路电压等级、容量和走向等。5)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他项权利等等)、土地利用现状(类型、面积、种植结构、生产力水平等等 )、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来源、新增耕地的可能性和群众参与土地整理的热情等。6)当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与自然资源条件(重点是水资源和光温资源、生物与矿产资源)。7)项目区土地整理实施计划,整理后计划种植作物品种、成本、产量、产值 、利 润,相关部门在本项目区实施的工程状况。8)项目区内居民点、坟地等拆迁,土壤改良措施等具

8、体方案。 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前期测量工作一般要求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重点、示范项目一般规模较大、标准要求较高、影响较广泛。 项目区前期测绘工作直接影响到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率等指标及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的精度和质量,关系到项目实施和验收,所以测 量责任十分重大,特别提出以下要求。一、测绘单位:要求测绘队伍要有“丙 级” 以上测绘资质,最好是多次承担 过土地整理测绘任务,且完成质量较好的专业队伍,测量单位法人明确。二、测图基本要求:(1)平原区地形图:项目区面积小于 600 公顷,实测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测图比例尺为 1:2000;项目区面积大于 600 公顷,实测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测图比例尺为 1:50

9、00;丘陵山区地形图:视项目区情况,一般要求实测测图比例尺不小于 1:2000。(2)测绘图件及测绘工作流程,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测绘行业有关标准。三、测图具体要求:除按国家测绘标准测图外,必须完成以下内容:(1)根据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及项目施工建设的要求,项目区地形图测绘中,图中各要素除按照国家标准测绘上图外,项目区内重要地物在图上要有明确标示。调查测绘区内沟渠走向、宽度、水深、堤顶高程、道路宽度、路面材料。区内水工建筑及其它建筑物要定位,且标注在图纸上。对区外必要的水系、道路等进行测绘,反映与区内的相互联系。对区内的塘、坝、库等水源工程需要进行详细的测绘,图上标注该蓄水工程的特征水位,如

10、堤顶高程、溢洪水位、灌溉渠首水位等。拟建塘、坝、 库等工程选址处要加密测点或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较为重要的道路、灌排沟渠等线性地物应按比例尺绘制。道路、灌排沟渠等级及结构形式宜进行标注。排水涉及到沟道、湖泊、外河等,需要标注堤顶高程、水位等。区外道路应有与区内连接段。测绘整理区的电力线路及附近变电站。电力线路要区分高低压线路并注明电压等级,根据调查注明整理区附近的可利用变电站。涉及拆迁的居民点等建筑物要确定位置、面积、权属。涉及居民点拆迁工程的应对需要拆迁的建筑物进行标注。不涉及拆迁的建筑物只绘制其范围界限即可。(2)明确项目区各拐点位置,要求另附拐点坐标(同时要有经纬度坐标),并加以 书面说

11、明。(3)项目区各拐点要求设立为永久界址点,在项目区内每平方公里要求设立 23 个永久高程引测点,可埋设铁桩、水泥桩或以不易破坏的明显建筑物(桥、路桩、树墩、房基等)作为永久引测点,便于项目施工放线时查找。(4)所有永久界址点、高程引测点,在图上要突出表示,并附书面说明(永久界址点、高程引测点附近情况)。(5)测图范围:要求以项目区为界,测绘时要外延 50 米。(6)项目区内容全面认真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按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实测项目区地类,并标明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及图斑界线。(7)要认真进行权属调查,查清行政权属界限,并按要求标绘到图上。(8)要及时作好土地变更登记。(9)提供的成果:

12、MapGis 或 AutoCAD 电子成图光盘,1 份项目区地形图和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在测量过程中重要问题的说明。四、责任确定:(1)测量完成后,应由当地国土资源局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测核对,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权属调查结果负责。(2)在测绘完成后,测绘单位有义务帮助委托方或施工单位,到施工现场查找永久界址点、高程引测点等后期服务工作。(3)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直至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中,测量 单位必须对其测量成果的精度、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4)测量成果,由测量单位、旗县国土资源局双方在测量成果文本及图上加盖印章。 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听取当地

13、群众意见的说明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下发的有关文件, 土地整理项目列为 年度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并已通过审查入库, 现已 进入编制项目的初步设计和预算阶段。根据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的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理中心组织项目初步设计组于2006 年 月 日到项目区所在地与当地群众进行了座谈。经项目初步设计组为当地村民详细介绍了项目建设的有关情况后,群众主要意见如下:1、村民一致表示对该项目的建设有了进一步了解,认为土地整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确实为老百姓做好事。2、大多数村民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可有力的提高当地土地利用率,既能增加粮食产量,又会提高农民收入,体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三

14、农政策。3、当地群众把致富的希望都寄托在该项目上,并表示为项目实施尽力投工投劳,殷切希望尽快批准实施。通过村民举手表决,有 95%以上村民一致认为该项 目的建设必能带动当地农民早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体现较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村委会(村委会公章)2005 年 月 土 地 整 理 项 目 群 众 代 表 成 员 名 单成员 姓名 所在单位 签字书记村长群众代表(村委会公章)年 月 日土地整理项目区基础资料1、项目区所在地的自然条件 土壤速效钾含量项目区土壤类型 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氮含量 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 PH 值 地下水 PH 值平均气温() 无霜期(天)年日照时间(小时) 全年太阳总

15、辐射量多年平均降水量(mm) 多年平均蒸发量(mm)10积温 树苗(元/棵)降雨月分配比例 项目区水资源总量项目区地下水可开采量 井深(米)单井出水量(吨/小时) 水埋深度(米)含水层厚度(米) 地下水矿化度(g/ml)动水位(米) 静水位(米)2、所涉及的各行政村的社会经济条件:村 1、村总人口数2、牲畜总头数 3、耕地总面积4、人均耕地面积 5、土地总面积6、粮食总产量 7、劳动力人数8、人均收入村 1、村总人口数2、牲畜总头数 3、耕地总面积4、人均耕地面积 5、土地总面积6、粮食总产量 7、劳动力人数8、人均收入村 1、村总人口数2、牲畜总头数 3、耕地总面积4、人均耕地面积 5、土地总面积6、粮食总产量 7、劳动力人数8、人均收入 9、肉蛋奶等年产量3、所在乡镇苏木的社会经济条件:土地总面积 总人口数人均土地总面积 人均耕地面积国民生产总值 年均粮食产量人均收入(元) 肉、蛋、奶各产量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 农产品销售价格规划前农作物单位收益 规划前农作物单位成本灌溉定额(立方/年/亩)以上内容要填写的全面、准确,旗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乡政府盖章确认,并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公众参与调查表被调查人基本情况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