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下学期七年级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题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0495295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下学期七年级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2014年下学期七年级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2014年下学期七年级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2014年下学期七年级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2014年下学期七年级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年下学期七年级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下学期七年级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眉山市华兴联谊学校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 题 号一二三四总 分得 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2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关于归属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人都希望归属于某个团体,成为其中一员 人都希望得到团体的尊重、重视、关心和照顾 人都希望有个美好的未来 人都希望有良好的情绪A. B. C. D.2. 班级和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热爱我们共同的“家”,因为在这里( )有温馨、有关爱、有快乐 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分享收获和

2、喜悦 我们共同生活,相互鼓励,共享成功的快乐 我们可以为所欲为,无所顾忌http:/ w ww.x kb1. com A.B.C.D.3. 七年级(2)班的全体同学纷纷表示,每位同学都要以全新的面貌融入班集体中,把班级建设成良好的班集体。下列同学的说法有利于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是( ) 李伟表示,要主动、热情、真诚地与同学相处 赵杨说,作为班级的一员,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王彦说,只要每个同学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搞上去,就一定能建成良好的班集体 张良说,要遵守班集体的纪律和有关规定,不做对班级不利的事情 A.B.C.D.4.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集体当中。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建设集体的

3、最好办法是( )A.把个人的事情做好,强调个人主义 B.想尽各种办法为集体谋利益C.承担应有的责任 D.充分发挥集体中重要骨干的作用5.中学生李龙,平时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他的行为 ( )A.没有把自己作为集体的一员,缺少主人翁精神 B.不懂得只有维护个人的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C.不懂得集体只有依靠个体,才有无穷的力量 新课 标 第 一 网 D.只知道维护集体利益,不懂得关爱自己的利益6.据调查表明,人类疾病50%至80%与不良心态、恶劣情绪有关。这说明( ) A.情绪对人的身体产生不利影响B.身体健康状况影响人的情绪C.不同的情绪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D

4、.消极情绪影响人的身体健康7.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感,情感的发展需要我们一生自身的努力和培养,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A.儿童时期 B.少年时期 C.青年时期 D.中年时期8.小明不努力学习,考试经常不及格。为此,他的内心应该产生 ( )A.自尊感 B.羞愧感 C.自豪感 D.荣誉感9.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开会时,不要高声交谈喧哗;课堂上不能随便讲话。这表明( )A.过多的规则会让我们无所适从 B.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C.纪律约束我们的自由 D.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0.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又是对父母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下列行为中错误的是( )

5、A.不乘坐超载的车辆 B.红灯停,绿灯行C.在公路上骑自行车相互追逐 D.斑马线上过马路,一停二看三通过11.为还赌债,无业青年钱某深夜潜入邻居家王大爷家,盗窃了价值2万多元的古画一幅,后来钱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王大爷的古画得以物归原主。这一案例说明 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无业青年一定会走上犯罪道路 如果人人都保护好 自己的财物,就不需要法律了 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A、 B、 C、 D、12.下列对法律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X K b 1.C om A、我们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不受法律的约束 B、我们受到法律的保护,不用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C、我

6、们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不受法律的约束 D、我们既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13.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此表明( )A.自律就是被动地接受 B.他律的重要性C.不严格要求自己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D.自律的重要性14.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这是因为 ( ) 纪律和自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纪律和自由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纪律是对自由的限制 纪律是获得行动自由的必要条件 A. B. C. D.二、简答题(共12分)15. 2013年

7、8月22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庭审被告人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等。对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等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新- 课 -标- 第 -一- 网(1)上述案例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哪些特征和作用?(6分)(2)上述案例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做?(3分) 16.“学校和班级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因此,每个人都应关爱自己的学校和班级。为什么说学校和班级是我们成长的摇篮?(3分)三、材料分析题(共8分)17.材料:2012年底,一系列“掌掴们”似乎告诉我们,越来越多的国人变成了“愤怒的小鸟”:在武汉汉阳摩尔城附近,一名女教师乱穿马路,被市容监督员劝阻,结果这

8、位教师就当众给了市容监督员两个耳光;在杭州,一小伙子因在公交车上没有让座被扇耳光,济南、吉林和兰州也相继发生了类似的事,“不让座就被扇耳光”似乎大有被推广之势;在北京西站,一男子因挤公交插队也被人狠狠揍了一通。无理取闹也好,披着正义诉求的外衣也罢,此起彼伏的耳光响起,说明国人的脾气正在变得越来越糟。材料体现了情绪的哪一种基本类型?(1分)请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分析情绪对人的影响。(5分)新|课 | 标|第 |一| 网不做“愤怒的小鸟”,我们应如何调控情绪才能做到“不上火”? (2分)四、实践探究题(12分)18.材料一:有人把班集体比喻成一个大炉,班里的同学则像一块块煤炭。大家要想得到火炉的温暖

9、,就必须把自己点燃放进去。煤炭越多,火炉烧得越旺,那么班集体也就越温暖材料二:如果把集体比作一只木桶,我们就是构成木桶的木板。集 体利益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只要有一个集体成员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集体的利益就会从他这块最短的木板所形成的的缺口处流失。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个人与集体有什么样的关系?(3分)在集体中,我们要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请问:在你所扮演的角色里,对应的应承担哪些责任?(4分) 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2分)上述材料对我们创建优秀班集体有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1、 选择题1-5:BADCA 6-1

10、0:DBBDC 11-14:BDDA2、 简答题15、(1)法律有哪些特征?(共四点,4分)w W w .X k b 1. c O m 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的; 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的作用有哪些?(回答上任意2点即可得2分)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利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2) 启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

11、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我们既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又必 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因此,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要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又要依法行使和保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6、(1)班级和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2)班级和学校是我们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3)班级和学校是我们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 3、 材料分析题17、 (1)怒新 课 标 第 一 网 (2)不同情绪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有不同的作用。(1分) 积极情绪,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也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积极的作用,(2分) 不正常的、消极的 或不良的情绪则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妨碍

12、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分) (3)认知调节;理智控制;合理宣泄;心理放松;行为调节;理性升华等4、 实践探究题18、 (1) 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集体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 另一方面,集体由个人组成。个人的努力能促进集体的发展。(2) 学生:认真学习的责任 子女:孝敬父母的责任 (言之有理即可)(3) 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4) 以集体利益为重,要反对小团体主义; 团结就是力量,要团结合作、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要敢于竞争,还要善于合作; 要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等。(言之有理即可)新课 标第 一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