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绍兴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0493439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绍兴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绍兴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绍兴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绍兴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绍兴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绍兴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绍兴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2绍兴)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试管加固体B稀释浓硫酸C倾倒液体D加热固体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将块状固体加入试管内,可根据一横,二放,三竖的步骤分析;B、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且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C、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要靠向手心,瓶口紧贴试管口;D、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解答:解:A、将块状固

2、体加入试管内,先横放试管,再用镊子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最后慢慢竖起试管,故A错误;B、图示的浓硫酸稀释的操作,严格按照实验室的规定进行操作,故B正确;C、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瓶口与管口要紧靠,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D、试管口向上倾斜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一些正确的基本操作的知识,对于此类错误的操作方法的判断是很关键的2(2012绍兴)2012年3月25日,浙江省环保厅开始试报的一项新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是()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PM2.5D一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

3、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浙江省环保厅开始试报解答:解:A、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原来就是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故选项错误;B、可吸入颗粒物也是原来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故选项错误;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浙江省环保厅开始试报的一项新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故选项正确;D、一氧化碳有毒,也是原来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

4、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属于粉尘污染,空气污染指数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是: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指数越小,空气的质量越好3(2012绍兴)由图可知,大气中CO2浓度大约从1800年起急剧增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大量火山的喷发B气候的自然波动C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D人类大量使用燃料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方式是现在对化石燃料等的使用,和现代与原来的不同点考虑解答:解:A、大量火山喷发是原来的事,现在很少有火山喷发,故A错;B、气候的自然波动都基本是相同的,所以并不是气候自然波动的结果,故B错;C、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从早就有,也不

5、是它的原因,故C错;D、由于现在人类生活好了,有了轿车,就要燃烧汽油,取暖也要使用煤炭燃烧,关键是由于人类大量的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二氧化碳增加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4(2012绍兴)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ABC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其特征是“多变一”据此对选项的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该图示中反应物是一种分子(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分子(两种物质),所以不是化合反应,而是“一变多”的分解反应;B

6、、该图示中反应物是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和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生成物是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所以是化合反应;C、该图示反应物中有两种物质分别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所以是置换反应;D、该图示中反应物是一种分子(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也是一种新分子(一种物质),故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化合反应类型的考查与判断,解题时依据微观图示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情况是解题的关键5(2012绍兴)由图可知,从0升温到50,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7、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意义进行分析,从0升温到50,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应是从0升温到50,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幅度最大的物质,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从0升温到50,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应是从0升温到50,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幅度最大物质A、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故A不符合题意;B、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幅度不是最大,故B不符合题意C、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幅度最大,故C符合题意,D、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8、,但幅度不是最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找出从0升温到50,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幅度最大的物质,就是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6(2012绍兴)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甲图中,浸入浓硫酸的火柴梗变黑B乙图中,浸入硫酸铜溶液部分的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C丙图中,铁钉水面处部分生锈D丁图中,试纸变蓝色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氧化性考虑;B、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的生成物考虑;C、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考虑;D、根据酸使石蕊试纸变色情况考虑解答

9、:解:A、浓硫酸的氧化性很强,能使火柴头炭化变黑,正确;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正确;C、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解触,所以铁钉水面处部分生锈,正确;D、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与石蕊试纸接触,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浓硫酸的氧化性和铁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铁生锈的条件7(2012绍兴)对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内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H2+2NiO(0H)2Ni(OH)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H2是单质BNi0(0H)是氧化物CNi(OH)2中Ni化合价为+2价D参加反应的H2、NiO(OH)的质量比为1:92考

10、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与新科技。分析:A、根据单质的定义进行分析;B、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C、根据化学式求出元素的化合价;D、根据反应求出H2、NiO(OH)的质量比解答:解:A、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正确;B、Ni0(0H)是由Ni、O、H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B错误;C、在Ni(OH)2中氢氧根显1价,所以,Ni化合价为+2价,故C正确;D、参加反应的H2、NiO(OH)的质量比为:(12):(59+16+16+1)=1:92,故D正确故选B点评:通过本题的练习,能利用单

11、质、氧化物的概念判定某些物质的类别8(2012绍兴)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操作方法AFe(Fe2O3)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Ca0粉末(CaCO3粉末)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CNaOH溶液Ca(OH)2溶液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DCuSO4溶液(硫酸)加入过量Cu0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

12、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Fe2O3和Fe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方法错误B、CaCO3粉末不溶于水,Ca0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能除去杂质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方法错误C、Ca(OH)2溶液和NaOH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方法错误D、硫酸能与Cu0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得到硫酸铜溶液,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13、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方法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二、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60分)9(2012绍兴)一氧化碳气体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下列对一氧化碳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填序号)A组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B性质:能燃烧C用途:可以作为燃料D危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2)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指出实验中能证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证据黑色Cu0变红色物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一条)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

1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危害考虑本题;(2)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和反应生成物的现象考虑解答:解:(1)A、一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A错;B、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C、因为一氧化碳能够燃烧所以可以做燃料,故C正确;D、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不能与氧气结合,而缺氧中毒,故D正确;故选:A(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的物质生成,因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有铜生成的现象是黑色Cu0变红色物质;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两个现象都说明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1)A; (2)黑色Cu0变红色物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组成和毒性,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10(2012绍兴)根据表中五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回答下列问题:空气NH3CH4HClO2密度/gL11.2930.77l0.7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