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石家庄市二模数学有答案(理科)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0491231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石家庄市二模数学有答案(理科)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年石家庄市二模数学有答案(理科)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年石家庄市二模数学有答案(理科)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年石家庄市二模数学有答案(理科)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年石家庄市二模数学有答案(理科)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石家庄市二模数学有答案(理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石家庄市二模数学有答案(理科)(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三数学(理科)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M=5,6,7 ,N=5,7,8 ,则A.

2、 B. C. D.2. 若F(5,0)是双曲线(m是常数)的一个焦点,则m的值为A. 3 B. 5 C. 7 D. 93. 已知函数f(x),g(x)分别由右表给出,则,的值为A. 1 B.2 C. 3 D. 44.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A. -60 B. -50 C. 50 D. 605. 的值为A. 1 B. C. D.6. 已知向量a=(1,2),b=(2,3),则是向量与向量n=(3,-1)夹角为钝角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7. 个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相同,均为右图所示,则其俯视图可能是8. 从某高中随机选取5名高三男生,其身

3、高和体重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上表可得回归直线方程,据此模型预报身高为172 cm的高三男生的体重为A. 70.09 B. 70.12 C. 70.55 D. 71.059. 程序框图如右图,若输出的s值为位,则n的值为A. 3 B. 4 C. 5 D. 610. 已知a是实数,则函数_的图象不可能是11. 已知长方形ABCD,抛物线l以CD的中点E为顶点,经过A、B两点,记拋物线l与AB边围成的封闭区域为M.若随机向该长方形内投入一粒豆子,落入区域M的概率为P.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不论边长AB,CD如何变化,P为定值; B.若-的值越大,P越大;C.当且仅当AB=CD时,P最大; D.当且

4、仅当AB=CD时,P最小.12. 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n an表示区域Dn中整点的个数(其中整点是指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则=A. 1012 B. 2012 C. 3021 D. 4001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复数(i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a的值为_.14. 在ABC 中,则 BC 的长度为_.15. 己知F1 F2是椭圆(ab0)的两个焦点,若椭圆上存在一点P使得,则椭圆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

5、围为_.16.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有,类比这个性质,在平行六面体中ABCD-A 1B1C1D1 中有=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Sn是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4、S10、S7成等差数列.(I )求证而a3,a9,a6成等差数列;(II)若a1=1,求数列Wa3n的前n项的积.18. (本小题满分12分)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均用水量标准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照平价收费,超过a的部分按照议价收费).为

6、了较为合理地确定出这个标准,通过抽样获得了 100位居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制作了频率分布直方图,(I)由于某种原因频率分布直方图部分数据丢失,请在图中将其补充完整;(II)用样本估计总体,如果希望80%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出标准&则月均用水量的最低标准定为多少吨,并说明理由;(III)若将频率视为概率,现从该市某大型生活社区随机调查3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看作有放回的抽样),其中月均用水量不超过(II)中最低标准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均值.19. (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ABB1A1为矩形,AB=1,D为AA1中点,BD与AB1交于点0,C0丄侧

7、面ABB1A1(I )证明:BC丄AB1;(II)若OC=OA,求二面角C1-BD-C的余弦值.20. (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l:y=-1,定点F(0,1),过平面内动点P作PQ丄l于Q点,且(I )求动点P的轨迹E的方程;(II)过点P作圆的两条切线,分别交x轴于点B、C,当点P的纵坐标y04时,试用y0表示线段BC的长,并求PBC面积的最小值.21.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a ,bR,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I )当b=2时,若存在单调递增区间,求a的取值范围;(II)当a0 时,设的图象C1与的图象C2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P、Q,过线段PQ的中点作x轴的

8、垂线交C1于点,求证.请考生在第22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已知四边形ACBE,AB交CE于D点,BE2=DE-EC.(I)求证:;(II)求证:A、E、B、C四点共圆.23.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取与直角坐标系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射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且射线C2与曲线C1的交点的横坐标为(I )求曲线C1的普通方程;(II)设A、B为曲线C1与y轴的两个交点,M为曲线C1上不同于A、

9、B的任意一点,若直线AM与MB分别与x轴交于P,Q两点,求证|OP|.|OQ|为定值.24.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I)画出函数的图象;(II)若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012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 高三数学(理科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 CDADB 6-10 ABBCB 11-12 A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1 14. 1或2 15.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10、. 解:()当时,所以 .2分,得 , .4分则,所以成等差数列. 6分()依题意设数列的前项的积为,= =,8分又由()得,解得.10分所以. .12分18. 解: ()3分()月均用水量的最低标准应定为2.5吨.样本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2.5吨的居民有20位,占样本总体的20%,由样本估计总体,要保证80%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出标准,月均用水量的最低标准应定为2.5吨.6分()依题意可知,居民月均用水量不超过()中最低标准的概率是,则, 8分分布列为012310分12分19. 解:()因为是矩形,为中点,,所以在直角三角形中,在直角三角形中,所以=,又,新课标第一网所以在直角三角形中,故,

11、即, 3分又因为,,所以所以,, 故5分()解法一:如图,由()可知,两两垂直,分别以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在中,可求得,,在中,可求得 , 故,所以 ,可得,8分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 ,即,取,则 , 10分又,故,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2分解法二:连接交于,连接,因为,所以,又,所以,故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8分,, , 在中, ,10分又 ,故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 12分20.解:()设,则,X, 2分即,即,所以动点的轨迹的方程 4分()解法一:设,不妨设直线的方程:,化简得 又圆心到的距离为2, , 故,易知,上式化简得, 同理有6分 所以,8分则因是抛物线上的点,有,则

12、 , 10分所以当时,上式取等号,此时因此的最小值为32 12分 解法二:设, 则,、的斜率分别为、,则:,令得,同理得;所以,6分下面求,由到:的距离为2,得,因为,所以,化简得,同理得8分所以、是的两个根.所以,10分所以当时,上式取等号,此时因此的最小值为32 12分 21.解:()当时,若,则,原命题等价于在R上有解2分法一:当时,显然成立;当时,即综合所述5分法二:等价于在R上有解,即5分()设,不妨设,则,两式相减得:,7分整理得则,于是,9分而令,则设,则,在上单调递增,则,于是有,即,且,即12分请考生在第22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证明:()依题意, ,所以,2分得,因为,所以,又,可得.5分()因为因为,所以,即,又,所以,7分因为,因为,即,由()知,所以即所以、四点共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