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平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平谷一模试卷【2012.4.20】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0489708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平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平谷一模试卷【2012.4.20】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年平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平谷一模试卷【2012.4.20】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年平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平谷一模试卷【2012.4.20】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年平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平谷一模试卷【2012.4.20】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年平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平谷一模试卷【2012.4.20】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平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平谷一模试卷【2012.4.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平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平谷一模试卷【2012.4.20】(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谷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 201205第卷 (共7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允许yn 祈祷 q 处理ch 载歌载舞zi B粗犷kung 忽略l 颈椎jng 贻笑大方yC蓓蕾li 剔除t 广袤mo 随声附和hD涉猎sh 胚胎pi 游弋y 断壁残垣yun2. 依据对下列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著名举世闻名 解释:“名”有“名声”的意思。 判断:“著名”指有名声;“举世闻名

2、”指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声很大。B.情境身临其境 解释:“境”有“境地”的意思。 判断:“情境”指情景、境地;“身临其境”指亲身到了那个境地。C.期盼不期而遇 解释:“期”有“一段时间”的意思。 判断:“期盼”指盼了一段时间;“不期而遇”指没过一段时间就相遇了。D.惩罚惩恶扬善 解释:“惩”有“处罚”的意思。 判断:“惩罚”指严厉的处罚;“惩恶扬善”意思是惩戒恶行,显扬善举。指处罚有恶行的人,表扬有善行的人。3. 在下列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学会宽容, 能帮助我们维持亲情、友情, 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 遇到别人对你有不经意或故意的伤害, 应该始终保持一颗

3、宽容之心。A.既 又 不论 都 B.不仅 而且 即使 也C.既然 那么 即使 也 D.既 并且 不论 都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科学、文化、卫生、和新闻出版事业都有了很大进步。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完成。C三年的初中生活,有人问我什么最难忘?我答不上来。 D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分成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飞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5.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了,近了,我倾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燕子在呢喃, ,潺潺流水捎来了春天的讯

4、息。不知从哪里 ,接着,就像早约好似的,树们绽开新芽,碧草绿满山坡,到处是诱人的绿。A. 大雁掠过蓝天 溜来一抹新绿 B. 大雁掠过蓝天 长出一片绿色C. 蓝天上掠过一群大雁 长出一片绿色 D. 蓝天上掠过一群大雁 溜来一抹新绿6.对下面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未见过这么茂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片瀑布,从空中垂下。 分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藤萝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藤萝的茂盛,表达了作者对藤萝的赞美之情。B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出祖国的面貌呢?分析: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意在表明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是可以画出来的。C六月十五那天,天热

5、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分析: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酷热。D整条岷江就在我们的左侧晃悠着,肆无忌惮地呼啸着,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连人带车一起揽进它的怀中。分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岷江江水的凶猛,突出行车的危险。二、填空题(共8分)7背诵、默写(5分)(1)蒹葭采采, 。(蒹葭)(2)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4)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是: , 。 8名著积累(3分)战国策是一部 史书,由西汉时期 编订。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

6、臣的策略和言论。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其中的一篇,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巧妙的用自己与 的故事,去讽喻指出齐威王受蒙蔽更严重,劝说其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三、综合性语文学习(共11分) 2012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四十九周年纪念日。为了更好地学习雷锋精神,平谷区某学校开展“学习雷锋精神,践行北京精神”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9.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你分别概括主要信息。(4分)【材料一】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后,他的日记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中国青年杂志社觉得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一个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

7、日出一本合刊介绍雷锋事迹。2月17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它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后为了全面概括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月2日,毛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了。4日,新华社发通稿。5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向“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后来,中央决定,把3月5日定为雷锋纪念日。【材料二】由于老一代革命家的积极倡导,学习雷锋的活动很快从军队向全国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兴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学雷锋热潮。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相继做出决定,并以各种形式组织了学习和宣传雷锋的活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都用大量篇幅报道了各地

8、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情况,以及雷锋事迹、雷锋日记等随着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成千上万雷锋式的先进人物,社会上迅速地出现了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一步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新风气。10.下面是学生们针对“我们要学习雷锋什么精神”向老一辈革命家进行的三段采访记录,请你针对他们的谈话概括出雷锋的精神具体指什么?(3分)前辈甲:现在的孩子们总是说学习很累,没有时间睡觉,更没有时间学习,而雷锋却说“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你们就应该学习雷锋这种劲头,能坐在书桌前就要坐得住,钻进去。前辈乙

9、:我的孙子今年16岁了,可什么也不爱干,连双袜子都没洗过;从小就大手大脚,衣服不时髦就不穿了,哪个学生生日了,就得花去几百元。你们呀真应该向雷锋学习学习。前辈丙:都说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愁,但我觉得他们缺“德”。当今的社会,如果我们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没有助人为乐的意识,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很难获得别人的认可和真正的成功。一个班级,如果所有的同学都只管自己的事,不团结互助,这样的班集体是没有凝聚力的,是缺乏生气的。这一点,雷锋做的就非常棒。 11.现在社会上流行一句 “三月来,四月走,雷锋叔叔没户口”。即便说有,雷锋的“户口”也只是一张“暂住证”,不会长久地留在人心中。请你针对这种错误的认识,

10、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活动。写出活动的形式并简述活动内容。(4分)活动形式: 活动内容: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1214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1、,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稍降辞色 (2)负箧曳屣 13翻译句子。(4分)(1)或遇其叱咄 (2)媵人持汤沃灌14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做到“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阅读记叙文翻浆的心,回答1517题(共15分)翻浆的心 毕淑敏那年

12、,我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突然在无边的沉寂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你找死吗?!”司机破口大骂。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我要搭车,我得回家。”“不带!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我蹲大厢板就行。”“不带!”司机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那个人抱住车灯说:“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我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

13、小洞,屏住气向车厢里窥探。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司机说。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司机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司机说:“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我痛苦地几乎大叫。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再看青年,他扑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就在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