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饮食文化专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488189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饮食文化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饮食文化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饮食文化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饮食文化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饮食文化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饮食文化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饮食文化专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饮食文化专题课程代码:HUM452课程名称:中国饮食文化专题 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全校性公共基础课学分课时:2学分,2课时(18周)主讲教师:方敏所属院系:人文与行政学院中文系,电话:,E-mail:fang_mineyou.教学对象:全校各年级各专业本科生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创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考核方式:平时测验(或作业成绩):平时测验由任课教师根据需要随堂测验,由任课教师抽查、批改。期中考试,开卷考试期末考试,开卷考试,笔试。其中平时、期中及考勤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出勤要求: 学生缺勤不得累计

2、超过6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考勤情况决定学生是否可以参加考试、是否扣分。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在学生已有的有关饮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食文化”、“茶文化”和“酒文化”的专题介绍,主要探讨诸如:饮食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及其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茶与禅宗;酒与东西方文化等问题。本课程试图通过这种探讨,一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使学生对中国饮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有一个感性的了解;提高学生对蔚为大观的中国饮食文化的认识,进而加深对博大精深的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同时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从事中外文化与经济的交流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自觉担负起弘扬祖国文化的重任。“序言课

3、”【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饮食和文化的关系、中国文化的特点与饮食文化之关系以及饮食观念中所反映出来的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等有初步的了解。饮食和文化的关系1、人类饮食生活的两种状态2、关于“人”的定义3、关于“文化”的定义4、何谓“饮食文化”二、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点1、中国文化的特点与饮食文化之关系2、从婚丧习俗看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教学总时数】2课时【参考资料】1、文明和文化 求实出版社2、中国古代思想史【思考与练习】1、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它们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2、我们人类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3、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在安排人生重大活动时总是会选择

4、宴请这种方式,而西方人却会选择教堂?4、为什么中国人这么重视吃?从中国人对待吃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传统文化的哪些基本特征?饮食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饮食与礼和祭祀及筵席之关系;探讨饮食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了解饮食与哲学、饮食与中国人的生活;通过具体讨论中国传统节令食品的文化特性、汉字的构造与饮食、文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等,进一步总结饮食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一、礼,起于饮食1、 何谓礼?2、 礼与祭祀之关系3、 祭祀与筵席之关系 4、 鼎:从食器到礼器、重器二、饮食与政治1、饮食和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2、“宰相”一职的原始意义。3

5、、出身厨师的名相-伊尹的生平事迹。4、管仲和他的“民以食为天”的思想。5、饮食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三、饮食与哲学1、“美”的观念始于饮食。2、吃饺子(馄饨)的新年礼俗的原始意义。3、从禅诗和禅宗公案说“由食悟道”。4、“五味调和”与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5、“味”在中国及东方古典美学中的特殊意义。四、饮食与中国人的生活1、中国传统节令食品的文化特性。2、从汉字的构造谈饮食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 3、中国传统饮食中的人文意义。4、文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教学总时数】10课时【参考资料】1、王仁湘 著饮食与中国文化 人民出版社2王学泰 著华夏饮食文化 中华书局3、张光直 著青铜时代4

6、、台湾影片喜宴5、香港影片梅龙镇6、台湾影片饮食男女7、英国影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思考与练习】1.汉语“宴席”这个词的原始意义是什么?“宴席”这种方式在我们中国是如何形成的?它在中国的“礼乐”文化中意味着什么?2. 有人说:“中国人是用舌头吃饭-品其味、日本人是用眼睛吃饭-观其形、西方人是用鼻子吃饭-闻其香。”你对此有何评价? 3.中国的聚餐制和西方的分食制这两种饮食方式的不同与各自的文化有关系吗?4为什么会有“鼎盛”这个形容词, “鼎”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曾经起过什么样的作用?5中国传统的饮食观念以及中国菜的烹饪方式和中国的传统哲学有关系吗?6试举几个菜名为例,谈谈中国人日常饮食生活中所体现

7、出来的中国文化。茶文化专题【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茶”字的由来及其演化传播;茶的历史、茶的分类、中国名茶史话与典故;茶经在中国及世界茶文化史上的地位、茶对中外交流之贡献等;通过对几则著名的禅宗公案的讨论,探讨“茶禅一味”及茶与佛教的关系;通过观摩日本留学生的茶道表演,比较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区别;通过对各地不同的茶俗、茶礼的介绍和欣赏中国古代一些名家有关茶题材的名画,探讨茶与中国古代文人以及日常中国人的生活,从而进一步总结茶何以在中国会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一、茶路历程1中国是茶的故乡。 2茶对中外交流之贡献。3附:咖啡文化二、茶的分类及名茶史话与典故1、 中国茶的分类。2、

8、名茶史话与典故。三、茶圣陆羽与茶经1. 陆羽的生平事迹。2.茶经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四、禅宗与茶1.茶与佛教的关系。2. “禅”是什么?3“茶禅一味”。五、中日两国茶文化比较1茶艺与茶道;2日本茶道;3中日两国茶文化比较。总结:作为文化现象的茶1俗文化茶俗、茶礼生活中的茶2雅文化茶艺艺术的茶、茶道哲学的茶。【教学总时数】12课时【参考资料】1、(日) 冈仓天心说茶2、(日)千宗室审订 滕军著日本茶道文化概论3、中国茶文化丛书(一套10本) 光明日报出版社4、中国茶文化丛书 浙江摄影出版社5、禅宗灯录译解 山东人民出版社【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茶与咖啡这两种世界性的饮品都与宗教有着不解之缘?你认

9、为东方的茶文化与西方的咖啡文化各有什么特点?2.茶在中国何以会成为一种文化现象?3.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4.你是如何理解“茶禅一味”的?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5.请你根据某类茶的特性来比喻一种事物或一种人生感受。6请你品味一下茶与咖啡,比较一下这两种饮品带给你的不同感觉。说说你的感想。酒文化专题【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酒的分类、各类酒的历史以及中国名酒史话与典故;介绍基督教在西方酒的历史与发展中的作用、西方的“酒神文化”;探讨酒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中国酒文化的独特内涵以及酒在西方文化中的特殊意义;通过欣赏中外几则关于酒的广告,比较中国酒与

10、洋酒广告的不同风格,从而进一步感受并总结中西方酒文化的不同特点。酒路历程1啤酒的历史;2中国酒的历史;3葡萄酒的历史。二、酒的分类及名酒史话与典故1酒的分类;2中国名酒史话与典故;3洋酒的分类与基督教。三、酒与东西方文化1酒与人类社会的关系;2中国酒文化的独特内涵;3酒在西方文化中的特殊意义。 4总结:从酒广告看中西方酒文化。【教学总时数】12课时【参考资料】1李华瑞 著中华酒文化 山西人民出版社2何满子 著中国酒文化 3 鲁迅 著而已集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思考与练习】1. 你知道“女儿红”、“状元红”的来历吗?从中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它们是属于哪一类酒?为什么“茅台酒”被称作是中国的国酒?香槟酒与拿破仑有什么关系?2. 有一种说法:“李白是酒,苏轼是茶”,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 说说中国酒文化的特征。4. 试比较一下有关中外酒的广告,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和感想?5. 根据酒的特性,说说酒与“盛唐气象”与“魏晋风度”的关系,并比较一下酒在“盛唐气象”与“魏晋风度”中所起的不同作用。6. 有人说西方文化是“酒的文化”,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是“茶的文化”,你认同这一说法吗?说说你的观点。 2019整理的各行业企管,经济,房产,策划,方案等工作范文,希望你用得上,不足之处请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