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20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分析技巧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0482766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20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分析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20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分析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20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分析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20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分析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20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分析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20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分析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20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分析技巧(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 20化学高级教师:桑建强策略20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分析技巧金点子: 有机合成题要求考生在题设条件下,根据所给信息和中学阶段的有机反应,从合成产物出发。采用逆推的方法解题。有机推断题,要求考生区分题中的各类信息,找出与解题有关的有效信息和隐含信息,从反应过程及特征反应出发,运用迁移、重组、比较等手段推出物质。经典题:例题1 :(2001年全国高考)某有机物X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和Z。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和Z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化合物X可能是 ( )A乙酸丙酯 B甲酸乙酯 C乙酸甲酯 D乙酸乙酯方法:根据水解的式量分析其结构。捷径: 因有机物X水解

2、产物为Y和Z,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说明Y和Z的分子量相等。而分子量相等的羧酸和醇相差一个碳原子,以此化合物X可能是乙酸丙酯或甲酸乙酯,得答案为AB。总结:确定Y和Z的分子量相等,是解答该题的关键。例题2 :(2002年全国高考)乙酸苯甲酯对花香和果香的香韵具有提升作用,故常用于化妆品工业和食品工业,乙酸苯甲酯可以用下面的设计方案合成。 (1)写出A、C的结构简式:A:_, C:_。 (2)D有很多同分异构体,含有酯基和一取代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五个,其中三个的结构简式是: 请写出另外两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和_。方法:根据合成后所得物质的结构简式逆向分析。捷径:(1)从

3、乙酸苯甲酯,根据反应过程中的条件推得AC的结构简式分别为:A: C: 。(2)D的含有酯基和一取代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可通过酯键官能团分析。分析时,先写出酯键,即COO,然后将基团的剩余部分分别接在酯键的两边,以此有:左边:H,右边:CH2CH2C6H5;左边:H,右边:CH(CH3)C6H5;左边:CH3CH2,右边:C6H5;左边:C6H5CH2,右边:CH3;左边:C6H5,右边:CH2CH3;其中三个巳写出,另外两个的结构简式是:总结:在确定酯的结构时,酯键COO的右边不能连氢原子,而左边则可以连氢原子。例题3 :(1996年全国高考)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相同而条件不同,可得到不

4、同的主产物。下式中R代表烃基, 副产物均已略去。请写出实现下列转变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别注意要写明反应条件.(1)由CH3CH2CH2CH2Br分两步转变为CH3CH2CHBrCH3(2)由(CH3)2CHCH=CH2分两步转变为(CH3)2CHCH2CH2OH方法:根据题示反应条件,按照最终产物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捷径:(1)中采取先消去后加成的方法;(2)中采取先加成后水解的方法。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HBr总结:(1)这是Br原子从1号碳位在移到2号碳位上物质之间的转化。由于两者都是饱和的有机物,又不能发生取代直接完成其转化。所以,必须先进行消去反应,使卤代烃变成烯烃。然后烯烃再和

5、HBr加成,只要找到适当的条件,Br可以加成到2号碳位上。这也是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2)如果烯烃与水直接发生加成,可以生成醇,但羟基的位置不能确定,因而无法一步完成这一变化。同时也不符合题目要用两步反应完成这一转化的要求。所以只能先与HBr加成,使Br原子加成在1号碳位上,再与NaOH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使羟基取代溴原子。例题4 :(2001年全国高考)某种甜味剂A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由于它热值低、口感好、副作用小,已在90多个国家广泛使用。A的结构简式为: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羧酸酯或羧酸与含NH2的化合物反应可以生成酰胺,如: 酰胺酯比酰胺容易水解。请填写下列空白:(l)在稀酸条件下加

6、热,化合物A首先生成的水解产物是: 和 。(2)在较浓酸和长时间加热条件下,化合物A可以水解生成: 、 和 。(3)化合物A分子内的官能团之间也可以发生反应,再生成一个酰胺键,产物是甲醇和 。(填写结构简式,该分子中除苯环以外,还含有一个6原子组成的环)方法:将题示信息迁移到水解反应,并比较分析酯与酰胺水解的难易。捷径: (1)根据信息,酯比酰胺容易分解,所以在稀酸条件下加热,可理解为酯发生水解反应,酯的结构特点是含有 。其产物是: 和CH3OH。(2)在较浓的酸和长时间加热条件下,可认为酰胺和酯都发生了水解反应。在题中提供三个空格,也明确提示酰胺和酯都发生水解反应。酰胺的结构特点是 ,水解反

7、应时可把化合物A分为三个部分,即(结构式中的虚线是水解反应时化学键的断裂处),在 处连接OH,在或OCH3处连接H原子即可的到答案:,CH3OH 。应该指出,由于NH2显碱性,而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时,NH2应与H+发生反应生成NH3+,由于现行中学教材中,只提供NH2可以与酸反应,未要求写出反应式,所以仍可写成NH2也能得分。(3) A分子中存在COOH与NH2两个官能团,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反应生成酰胺,信息中提供的第一种反应,也可生成酰胺。因而生成物中含一个6原子组成的环(除 苯环外)成了解题中一个重要条件了。若按 反应,新形成的环只有5个原子 ,(右侧部分略去),如果按反应,则新形成的环的结构

8、如: 。所以后者符合题意。另外,题中又指出产物还有甲醇,则也证实反应按信息中提供的第一种反应进行,其中R为CH3。除甲醇外,另一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总结:不论在理科综合试题还是3+2的化学试题中,有关有机化学的试题大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且难度要大一些。设问大多以确定同分异构体,反应类型,反应方程书写,反应产物的推断等,并且以信息迁移题型出现。例题5 :(1995年全国高考)右图中-都是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在化合物中,由于氯原子在硝基的邻位上, 因而反应性增强, 容易和反应试剂中跟氧原子相连的氢原子相结合,从而消去HCl。请写出图中由化合物变成化合物、由化合物变成化合物、由化合物变成化合物的化

9、学方程式(不必注明反应条件,但是要配平)。方法:官能团与转化图示相结合分析。捷径:(1)根据化合物,可知物质是 ,因为的反应是NO2被还原式NH2,而另一个侧链则没有变化。的反应式是信息的逆向思维,的另一反应物是CH3OH。反应直接应用信息,的反应式为可类似于以此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总结: 该题是以提供新的信息为前提,根据信息,结合学过的基础知识重新加工整理成新的知识网络。这种题型既考查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分析理解能力,也考查应用知识的能力。例题6 :(1998年全国高考)请认真阅读下列3个反应:利用这些反应,按以下步骤可以从某烃A合成一种染料中间体DSD酸。请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10、方法:根据信息类方程式,从合成的最终产物逆推。捷径:根据信息和DSD酸的结构,该烃结构特点是含有苯环,又通过信息分析知,该烃在苯环上有一个侧链甲基,所以A是甲苯。前二步反应式其中CH3与NO2处于对位是由DSD酸结构推测而来,以此得A、B、C、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总结:本题的难点是(D)的结构简式推断。根据信息,苯胺容易被氧化,而NaClO又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只有先按信息反应,再按信息反应,避免NH2被氧化。其物质间的转化为: 金钥匙:例题1 :已知有机物A的分子量为128,当分别为下列情况时,写出A的分子式:(1)若A中只含碳、氢元素,且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则A的分子式为 ;(2)若A中只含

11、碳、氢、氧元素,且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酯键,则A的分子式为 ;(3)若A中只含碳、氢、氮元素,且A分子中氮原子最少,则A的分子式为 。方法: 从分子量和官能团两方面综合分析。捷径:(1) 苯基(C6H5-)的式量=77,余128-77=51,其可能组合只能是C4H3-,把两两“相加”,就可得其分子式为:C10H8 (实为萘)。(2) 因分子中含有酯键,可设A为RCOOR,就是RCOO+R=128,RR=84,RR=C6H12,“COO”+“C6H12”=C7H12O2 。(3) 由于氮在分子中可看作以氨基“-NH2”存在,A也可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NH2所取代而得到的产物,如果把“-NH2

12、”看作一个氢原子,则烃分子的构成应符合烷、烯、炔的组成;设A分子中的氮原子数为一个,可求出A的分子式为C8H18N,它经改写后得到的表达式为C8H16NH2, 但CnH2n+1,又不符合烷、烯、炔的通式,故舍去;而当分子中的氮原子数为2时,可得到它的分子式为C7H16N2,经改写后成为C7H12(NH2)2,符合烯烃CnH2n的通式。以此其分子式应为:C7H16N2。总结: 在该题的第(3)问中,因未给出氮原子数的多少,故为了确定其具体数值,可采用尝试法求得结果。例题2 :已知羟基(OH)不能与双键直接相连,若0.5 mol有机物恰好与1 mol 氢气加成生成3甲基2丁醇,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13、为 。 方法:逆向分析法。捷径:因为有机物加成前后碳链结构不变,因此该题可通过先确定加成后产物的结构,然后再由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来确定碳碳双键的位置。由题意知加成产物结构为: ,又因为OH不能与双键直接相连,且加成时有机物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可知有机分子中含有两个双键,其结构为:总结: 此题虽为一常规题,但若不能利用逆向分析,即从要求合成的物质出发,会费工费时,且不易作答。例题3 :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 mol A水解得到1 mol B和1 mol 醋酸。A、B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且B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部分含量为65.2%(即质量分数为0.652)。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1)A、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2)1个B分子中应该有 个氧原子。(3)A的分子式是 。(4)B可能的三种结构简式是 、 、 。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