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步教案及练习题答案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0480805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散步教案及练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散步教案及练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散步教案及练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散步教案及练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散步教案及练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散步教案及练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散步教案及练习题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文教案 第 1 周 第 1 单元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字词,了解作者。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复述课文。3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复述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法教学过程批注一、导入: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着浓浓的亲情。南方初春的田野上,一家祖孙三代人的一次常而又常的散步,让我们看到他们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心里顿生出许多感慨。今天我们就学习莫怀戚的文章散步x k b 1 .c o m二、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拆散 分歧 粼粼 一霎时 各得其所 3简介作者: 莫怀戚,出处:中国青年报 文体:散文三、 整体感知

2、课文1学生朗读课文,复述文章故事情节。理清一条线索(谈整体感受,可展开,又要注意“我”的孝敬) (1)“我”劝母亲散步; (2)全家一起散步; (3)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 (4)“我”决定委屈儿子; (5)母亲却依从了孙子; (6)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背起母亲和儿子。 2.同学们从文章字里行间读出了作者什么情感?(亲情)四细读课文,研讨课文内容。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也有可能发生在你我的身边。但作者却能通过这件小事,把一家三代四口人的性格特征很好地反映出来。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能够反映人物性格或品质的句子。五作业: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板书课题让生读准字

3、音、声调;当即在纸上练写,写对。还练写其它易写错的字。师课件提问生回答教师引导,追问,学生圈点勾画,思考回答散步教案 第 1 周 第 1 单元 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体会散文景物描写及其作用x k b 1. c o m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体会散文景物描写及其作用。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法教学过程批注一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线条1.让我们把自己融入这个和谐的家庭用喜欢的方式自由的朗读课文,想象一家散步的过程,然后抢答下面的问题。多媒体显示抢答题 a、散步的时间?(初春)

4、b、散步的地点?(田野) c、课文中共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 (我妻子母亲儿子;我) d、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散步分歧产生分歧解决 2.、用一句话概括上面的内容 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散步中发生了分歧,分歧在一家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中消除了。) 3.、你喜欢文中哪些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二.研读入境 1、分歧是怎么产生的?怎么解决的?在解决分歧中,文中的几个人物谁的权力最大?究竟听谁的,是由人决定的吗?(让爱作主)老师: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权利是没有大小的,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表现出尊老爱幼,互相关爱的浓浓亲情,推而广

5、之,人类的延续,社会的推进何尝不是这种爱的传递呢?师生总结归纳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板书)三、重点研读,感受美点1、 文中简单而明晰的事件体味深沉的亲情美。思考:如此简单的事件,作者何以把它写得饶有兴

6、味呢?同学们能否在对课文的研读中解决这一问题呢?“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2、从景物描写中体味含蓄的诗意美本文叙述的是初春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www .Xk b1.c oM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是对生命力的礼赞。第二处描写的是母亲所望得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惜。3、体味本文素雅的语言美散步一文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综观全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显中见

7、哲理。同学们能否在对课文的研读中来证明老师的观点呢?教师点拨文章语言明白如话,通俗而不庸俗,明了而不直露。似乎是信手拈来,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重的“爱”。四、教师小结:散步把一家三代人的感情浓缩在一个特定的事件、特定的场景、特定的事件中。写的虽然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的片断,反映的却是家庭生活的整体。事件本身并不大,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溶进了深深的思想内容;大中取小,却又小中见大。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五附:板书设计六作业过渡:同学们,家是温馨美丽的港湾,家是心灵愉悦的空间。家庭成员应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使家其乐融融、幸福美满!不是有那

8、么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吗,它唱出了父母的辛劳,也唱出了我们做儿女应尽的一份孝心。请你们以“我爱我家”为题,讲述家庭生活中表现浓浓亲情的故事,抒发你对家庭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课件提问生回答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归纳。明确: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引导,追问,学生圈点勾画,思考回答散步习题课 第 1 周 第 1 单元 第 3 课时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

9、着一样东西生命。一、“有的浓,有的淡”中“浓”的意思是: A、气味或味道很重。B、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C、这里指颜色深。D、程度深。二、蓝色的“这”是指代: A、树上的嫩芽B、大块小块的新绿C、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D、以上三项都是三、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B、声音延长 C、意思递进D、意思转折四、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体现了初春的景物特征? 五、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答案:x k b 1. c o m一、1、C 二、2、D 三、3、A 四、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的起着水泡。五、初春的田野生机盎然。六. 给下列加点的字

10、注音或写字。 莫怀戚( ) 熬( ) 粼( ) 霎 ( ) 咕( ) 分q( ) 2. 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一霎时: 委屈: 3. 文章的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七、课内阅读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Ww W.x k B 1 .c Om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

11、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

12、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为什么现在很听“我”的话? 2.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

13、,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看着这些景象,作者为什么就想到“生命”? 3. “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改变主意的原因是什么? 4.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和“妻子”为什么有背“整个世界”的感觉? 答案:一、1. q g sh ln o 歧 2. 一会儿。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这里是使儿子受到委曲的意思。3. 略 二、1. 母亲已经老了,我是这个家庭的支柱。2. 因为这些景象朝气蓬勃,充满了生命力。3. 疼爱自己的孙子,宁愿自己不方便,也不想委曲了孩子。4. 人到中年,意识到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社会责任重大。 x k b 1.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