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76942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中国金融2010年第15期专题国际银行业战略新调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谢晓雪每一次美国重大金融监管制度改革都与金融危机的爆发相关联。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之后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奠定了美国金融业近70年来分业经营的基础;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以及2001年安然与世通破产的会计丑闻,直接催生了重塑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同样促使美国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与重建。2010年7月1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最终版本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以下简称“新法案”),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这一法案扫除了最后

2、的程序障碍。应该说,这次金融监管改革凸显出奥巴马政府试图重整美国金融体系、重振美国金融竞争力、重塑美国在全球金融中领导地位的战略意图。可以预见,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将对未来全球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市场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构建协调型监管体制的众议院法案,以及强调对微观交易行为的监管和限制的参议院法案。新法案主要强调了注重宏观审慎监管、严格金融监管标准、扩大监管覆盖范围以及强调跨机构协调监管四个方面;提出了包括组建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设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将场外衍生品市场、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纳入监管视野,明确银行业限制规则等改革内容。其中,有关银行经营指标、经营规模、经营范

3、围等方面的规定无疑是各新法案在2009年6月被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之时,就已被认定是“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在一年来的政治博弈中法案经过屡次修改,经历了2009年6月奥巴马政府发布的政府金融监管改革白皮书金融监管改革一个全新的基础、2009年12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的2009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2010年5月美国参议院通过的2010年维护美国金融体系稳定法案以及2010年6月美国参众两院达成金融监管改革最终草案等的修订过程。从内容上看,新法案综合了先前强调维护宏观金融秩序、完善监管体系、方关注的焦点,并即将对全球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银行经营业务改革抵押贷款业务相关规定。一是抵押

4、贷款审批前,贷款申请人须证明有能力支付每月还款、保险、税收及评估费用。二是将限制或禁止银行对抵押贷款提前还款的处罚行为。三是银行不再需要向抵押经纪人支付基于贷款利率的佣金。四是当银行拒绝向某一顾客提供贷款时,须将信用评分告知该顾客。借记卡业务相关规定。新法案限制商业银行向商家征收与借记卡相关的交易费用即借记卡结账中转费。根据借记卡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降低借记卡结账中转费的费率。资本市场业务及金融衍生品业务规定。新法案对“沃克尔规则”进行了修改。一是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允许银行开展部分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投资业务:银行对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投资规模不能超过一只基金总资本的3%,此类投资总规模不能

5、超过银行一级资本的3%;银行不保证投资收益,不对对冲基金或私募股权进行担保;银行不与对冲基金或私募股权同名。二是银行自营业务方面,新法案明确规定了以下几点:禁止银行参与同客户利益产生矛盾的交易;禁止银行涉及高风险资产的交易或进行高风险策略交易;禁止银行参与那些危及公司安全或美国金融体系稳定的交易。三是银行须将农产品掉期、能源掉期、多数金属掉期等高风险的衍生品交易业务拆分到附属公司,而利率掉期、外汇掉期、金银掉期等部门将得以保留。银行风险承担机制改革一是新法案要求从事贷款证券化的银行将5%的信用风险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使得银行利益与证券化产品投资者的利益新法案关于银行改革的内容专题国际银行业战略

6、新调整主持人:贾瑛瑛21保持一致。二是新法案提高了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银行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存款准备金率,并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每个账户存款担保上限永久设置为25万美元。银行资本计提改革新法案对资产在150亿美元以上的大型银行实行新的资本要求,规定这些银行在5年内逐步停止将兼具股权与债权性质的信托优先证券(trust-preferredsecurity)作为一级资本。这将改变大型银行资本结构,而信托优先证券正是地区银行自2000年以来筹集资金的主要手段,也势必影响地区银行的筹资途径。影响新法案预计对银行盈利能力产生较大按照华尔街分析师的预计,新法案中有关限制银行自营交易、剥离部

7、分衍生品交易等条款将使大型银行盈利下降10%以上。根据高盛高华证券预测,新法案将使银行借记卡结账中转费率下降80个基点;将使美国大型银行的利润预计减少13%,而区域性小型银行的利润预计减少5%。新法案对银行的影响程度仍存在不确定因素新法案是金融改革过程的开端,而不是结束,监管机构需要对大量问题作出回答。例如,银行可以从事何种类型的交易?监管机构应将零售商支付给银行的借记卡交易处理费的上限定在何种水平?按揭贷款、信用卡和自动提款机(ATM)服务费的新标准将是什么?等等。据估计,监管机构至少需要制定243项新法规以落实新法案要求,未来618个月金融监管机构将进入加紧立法的阶段。新法案确定了金融改革

8、的大致方向,而监管机构即将制定的具体监管规则将确定其对银行的最终影响。目前,华尔街的大型金融机构正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新法案的出台。如部分原有业务在新法案中被禁止后,花旗银行迅速斥资部署新业务;摩根大通银行成立了几十个项目小组,研究如何应对新法案重组业务;针对新法案限制收取信用卡透支和交易费用的规定,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等计划向支票账户持有人收取月费,或将借此把损失转嫁给客户;针对场外衍生工具业务方面的限制,高盛正在组建衍生工具经纪业务,赚取交易中介费用。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战略新法案表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原则上不主张建立超级金融机构,其典型代表就是“沃克尔规则”。虽然新法案在各方博弈中对“沃克尔规则

9、”进行了部分修改与妥协,但仍然传达出限制银行从事高风险投资和交易行为,维护清算系统、资金中介等商业银行的传统功能,以确保不制造超级银行集团的金融改革动向。因此,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化、综合化经营的背景下,一是需要加强风险的有效隔离,在银行集团内的不同业务领域之间建立严格的“防火墙”机制,避免某一局部领域的风险在集团内部蔓延。二是拓展新业务应从银行自身发展战略、风险偏好出发,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目标,在统一风险偏好下,对不同机构采取差别化的经营管理措施。加强并表管理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部分大型银行遭受重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并表管理薄弱,银行通过表外投资渠道、结构化投资工具以及附属公司参与复杂衍生品交易扩大

10、了风险。因此,美国新法案中加强了银行并表监管。对于日趋综合化经营的中国银行业,加强并表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需要着力强化以下工作:一是注重风险的整合管理,要从过去对单个客户、单笔交易的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风险管理转变,注重整个资产组合的合理配置和调整。二是建立并表管理平台。将所有表外机构和子公司纳入集团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理清并表管理的报告路径,健全并表管理机制和信息平台。重视创新产品的风险管理新法案限制银行参与复杂金融交易的规定,势必引发全球金融业进一步关注创新产品的风险管理。中国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创新产品的风险管理:一是严格新产品的研发和审批。坚持根据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注

11、重将风险安排融入到产品设计方案中。二是对新产品的风险估计采用相对保守的方法,对经济下行周期的产品风险应予以充分估计。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责任编辑贾瑛瑛)新法案出台后对银行的影响无疑地,新法案将带来银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摩根大通、高盛集团和美国银行等金融巨头可能被迫对大部分业务进行调整。受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最终版本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消息打击,2010年7月15日,美国股市开盘大跌百余点,金融股全线走低。新法案将使美国银行业出售数百亿美元投资资产新法案对银行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的规模限制,将使美国银行业出售数百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资产。以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大型金

12、融机构为例,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摩根大通在私募基金方面的投资额为75亿美元,按照新法案此类投资总规模不能超过银行一级资本3%的规定,该公司需要将此类投资规模削减至39亿美元。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摩根士丹利在私募基金、对冲基金和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共计46亿美元,占其501亿美元一级资本的9%。为了满足新法案的要求,摩根士丹利需要出售约30亿美元该类资产。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高盛的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投资风险敞口是154亿美元,另外还有121亿美元无资金支持承诺。按照新法案规定,高盛至少需要将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投资资产削减至21亿美元。启示和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影响不仅仅限于美国,它实际上已成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风向标,将对未来国际银行业和金融监管的规则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中国加入G20集团并成为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成员国,中国银行业监管规则正在逐步与国际监管规则接轨,新法案预示的国际金融改革趋势给我们很多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