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476211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谷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平谷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平谷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平谷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平谷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谷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谷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谷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规划前 言为进一步策应北京世界城市的总体目标,助力北京实现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目标,基于北京市对平谷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定位,依托平谷区新时期旅游发展的机遇及自身优势,充分总结“十一五”期间旅游业的发展经验及不足,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制定平谷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将以生态、健康、文化旅游为主题的高端休闲旅游作为平谷区旅游业发展突破口,从而带动整个平谷区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本规划从平谷自身发展情况入手,结合新的旅游发展形势,具体提出平谷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产品体系、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市场营销、保障措施等内容,将作为“十二五”时期

2、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制定与旅游业相关的各级各类规划、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第一章 规划背景一、“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成绩与问题总结(一)主要成绩“十一五”期间,平谷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截止到2009年,平谷区在已经开发的景区中拥有4A 级景区5家、3A级景区1家、2A级景区2家、A级景区3家,非A级景区3家;正在开发的景区12家。旅游宾馆饭店30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5家,一、二星级16家,适合旅馆65家,床位7000张,餐位8000个。全区民俗旅游村152个,市级民俗村25个,民俗旅游接待户5797户,其中食宿接待户1333户,床位22000张,餐位54000个;采摘户44

3、64个。旅行社共计13家,本地注册4家,门市9家。旅游业从业人员中管理人员340人,大专以上学历占41%;导游员57人;旅游直接从业人数28392人,旅游企业从业人数5392人,民俗旅游从业人数23000人。2009年,全区旅游接待人次达到825.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63亿元人民币。总结“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主要成绩有:1、平谷区旅游总收入从2007年的5.06亿元人民币上升到 2009年的6.63亿元人民币,旅游收入相当于地方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7%上升到2009年的7.5%。2、旅游接待人次从2007年的682万人次上升到09年的826万人次。3、丫髻山、大峡谷分

4、别晋升为3A和4A级景区,新建千佛崖景区、渔阳国际休闲俱乐部,且收益较好。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提升计划”,积极打造精品村和示范户,新发展市级接待户100家。4、“十一五”期间吸引了重大投资项目有:马坊国际物流基地(6500万美元)、中国乐谷(150亿人民币),开发建成“桃花深处”国际汽车营地等项目,主办“投资平谷项目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重点推介大华山旅游集散镇、轩辕黄帝陵、丫髻山旅游配套项目、十八弯沟域旅游开发项目等。5、旅游形象宣传初见成效。平谷区借助国际桃花节、平谷大集、社区宣传、拍摄电视宣传节目、引发平谷旅游宣传册等方式,树立了平谷区的旅游形象,打造了平谷旅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6、旅游管

5、理得到切实加强。加强了平谷区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制定和完善了投资政策,积极开展区域合作。(二)存在问题平谷区在“十一五”时期的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1、 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较薄弱。重点旅游景区(点)的住宿设施、餐饮服务设施的数量较少且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十二五”时期将重点完善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2、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目前的旅游资源利用与开发主要集中在观光旅游、较低水平的民俗旅游,旅游业处于同质低价竞争的局面。旅游资源的深层价值,如健康养生、桃文化、休闲度假、生态体验等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够。“十二五”时期将把平

6、谷区旅游资源的深层次价值发掘与利用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3、旅游业发展资金欠缺,招商引资工作有待加强。“十一五”时期的“二区三带多组团”的旅游发展框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很多重点组团的旅游项目开展缓慢,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完善投资优惠政策,实现多元化的招商引资途径。4、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较低。“十二五”期间,为适应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平谷区将进一步加强现有旅游民俗户、旅行社、景区经营部分的教育与培训,加强高级旅游人才、旅游企业的引进工作,建立高水平的旅游软环境。二、“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环境(一)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平谷区的旅游业发展将是改革创新的转折

7、期,要突破现有的旅游发展瓶颈,把握新的旅游发展形势,构建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局面。当今平谷区旅游业所面临的发展形势有:1、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2010年,北京市政府提出建设世界城市、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目标。平谷区要抓住国家、北京市旅游发展的大好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工作重点。2、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后,“低碳旅游”、“生态旅游”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热门。同时,随着中国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对健康、养生养老旅游

8、的追求逐渐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3、休闲时代到来。国内外知名学者预测,美国未来学家杂志载文指出,2015年左右,世界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将紧随其后,休闲将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旅游也将以休闲旅游为未来发展趋势。4、旅游区域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合作亮点。由于旅游资源具有跨区域性与区域互补性, 随着京津冀三省区域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合作的不断加深,京津冀经济圈内的旅游区域合作将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二)发展优势1、区位及市场优势明显平谷大区位上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紧邻北京、天津及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群,小区位上沿京平高速离北京城区30分钟、离北京机场20

9、分钟路程。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开通,京平城铁的开通,京津冀三省的联系日趋紧密,平谷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由于平谷区临近首都机场、临近旅游市场聚集地CBD、位于京津冀三省节点地带,临近环渤海城市群,使平谷拥有吸引京内外、境内外游客的区位及市场优势。临近空港,总部经济、绿色产业、国际陆港等相关产业带动,是平谷区拥有广大的旅游客源市场。2、生态环境优越平谷区作为北京的旅游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是北京公认的环境质量第一的区县,是北京市唯一一个与九寨沟县等全国知名旅游区县齐名的地区。平谷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3%,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北京市区自然条件的缺憾,可

10、以作为北京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后花园。3、旅游资源丰富平谷旅游资源多样且质量较高,有部分旅游资源是极具发展旅游的潜力的。比如自然资源方面拥有北京面积最大的非饮用水源水域金海湖,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的22万亩桃花海,有北方张家界之称的黄松峪国家级地质公园,集中了京东大峡谷、京东大溶洞、峡谷湖水、矿洞等优质景区。人文资源方面拥有弥补中国古人类空白的上宅文化,考古证实的人文始祖轩辕皇帝陵、世界产量第一的提琴制造基地,全国典范的低碳民俗精品村挂甲峪等。优越的旅游资源为平谷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保证。4、重点项目带动 近年来,平谷区不断引入各类重点大型发展项目,包括物流、绿色工业、新能源、文化产业、

11、旅游等各个领域。2010年9月,平谷区政府主办的“投资平谷项目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共签订17个合作项目,总投资达到4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国际物流中心、中国乐谷、大华山旅游集散镇、丫髻山旅游配套项目、轩辕黄帝陵等项目将极大的推动平谷区旅游业的发展。第二章 总体规划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平谷区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认真贯彻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发挥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要作用,全力支撑北京世界城市,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建设的宏伟目标。贯彻国家节能减排、

12、低碳经济的战略方针,坚持 “人文平谷、科技平谷、绿色平谷”的建设方针,并努力打造“生态绿谷”“京津商谷”、“绿能新谷”和“中国乐谷”。坚持“生态立区、环渤海发展、工业强区、三产带动四大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三产带动”、“工业强区、旅游富民”战略,努力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快速发展。二、总体思路 平谷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的发展将以大力发展高端旅游为突破口,依托平谷各区域发展条件及旅游资源的特色,以“健康休闲,轩辕怀古”为核心理念,按照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的要求,建设以轩辕文化为主导、平谷新城综合服务区为枢纽的“三山一湖”高端旅游发展新格局。通过高端旅游的发展带动大众旅游的发展,重点开发精

13、品生态观光、生态体验、生态休闲度假等生态旅游产品;打造丫髻山道教养生文化、轩辕山祭祖文化、桃文化、音乐文化等文化旅游产品;提升以民俗旅游、民俗文化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产品及以生态农场、采摘果园为重点的农业旅游产品;推动金海湖及重点水库区域的亲水休闲旅游产品;大力推动包括户外康体运动、汽车营地、低碳旅游、节庆旅游活动等新型旅游内容。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商品与特色产品的宣传与营销,积极与京津冀地区的旅游景区(点)合作,构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重点推动泛金海湖旅游旅游金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整合旅游资源,做强旅游品牌,以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养生健康旅游品牌、音乐文化旅游品牌、商务旅游

14、品牌、大型节庆活动旅游品牌为主线,突出轩辕文化、道教养生文化、桃文化、民俗文化、低碳文化五大文化内涵,将平谷打造成“文化体验地绿色休闲区健康生活谷”。三、发展原则为确保平谷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规划能有效和实际的推动平谷区旅游业转型与提升,规划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 生态保护原则 坚持贯彻生态保护、绿色低碳旅游的基本原则,着重发挥平谷区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优势,重点保护好北部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将优秀的生态环境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二) 科学统筹原则 贯彻科学统筹的原则,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旅游项目的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做好近期、中期、远期的旅游规划,用科学严谨的态度统筹安排“十二五”

15、期间旅游业的重点工作。(三) 国际视野原则放宽眼界,以国际化标准规划平谷区的旅游业。助力北京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目标的实现,依托平谷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走国际化旅游发展道路,将平谷区建设成世界知名的绿色健康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四) 务实可操原则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绝不虚夸浮躁,好大喜功,从平谷的实际需求与实际情况出发,将旅游发展规划的可操作性、落地实施性作为重要的规划原则。四、发展目标(一)旅游建设目标将平谷区建成首都生态涵养第一区,绿色休闲旅游示范区,北京的“文化体验地,绿色休闲区,健康生活谷”。积极发展健康旅游、旅游地产等高端旅游产品,将平谷建成北京的高端旅游目的地,魅力生态宜居区。重点

16、发展轩辕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丫髻山道教养生休闲区、青龙山高端商务旅游区和金海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四大重点发展区域,努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争创5A级景区。推进景区产权和管理模式改革,探索民俗村委托管理新模式,重点提升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水平。引进资金建设高星级酒店、主题型酒店、民宿设施,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加强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将中国平谷建设成北京绿色休闲旅游名片,争创“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称号。(二)旅游经营目标2009年平谷旅游总收入达到6.6亿元人民币,旅游人数达到826万人次,2010年上半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5亿元人民币,旅游人数达到355万人次。假设目前游客在平谷的停留天数为1天,基于以上数据预测并分析得出平谷区“十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