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所名校】2018届贵州省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90476117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所名校】2018届贵州省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百所名校】2018届贵州省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百所名校】2018届贵州省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百所名校】2018届贵州省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百所名校】2018届贵州省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所名校】2018届贵州省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所名校】2018届贵州省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3月月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管子任法:“故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

2、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 法律的主要功能是要约束民众的行为B. 其中蕴含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C.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保护D. 法实质上是君主进行统治的有力工具2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日两餐制,三餐制最早是周王的特权,到战国时贵族大多实行三餐制。隋唐时期,三餐制在民间普及。但直至清末,两餐制的传统仍在北方部分地区保留。这反映了古代饮食制度A. 受物质条件与社会习俗制约B. 与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关C. 打破了传统的封建等级制度D. 与小农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3有学者研究古代夜市时,引用了东汉应劭风俗通的一段记载:“夜

3、籴,俗说市买者当清旦而行,日中交易所有,夕时便罢,无人也。今乃夜籴谷,明痴呆不足也。凡斯不敏惠者曰夜籴。”对此,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A. 材料中“夜籴谷”的记载,明确证明东汉已经出现了夜市B. “夜籴”是一种俗语,不能作为东汉已经出现夜市的证据C. 结合上下文,“夜籴谷”更多是一种假设而非真实的存在D. 历史研究需要对史料详加考辨,并结合多种材料综合考虑4清代的地方官员绝对不被允许在自己的出生县份乃至省份服务,也不能与其亲威乃至同省乡亲同时在相辅或相近的位置上任职,这种制度性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 防止官员贪污腐败B. 有效实现权力制衡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5下表是19世

4、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对外贸易中各国所占比重(%)。以下对表格信息解读准确的是国别输入输出1868188818961906191318681888189619061913英国33.424.021.118.416.561.818.18.65.64.1日本3.64.68.214.320.41.33.98.714.116.2美国1.12.55.610.46.09.59.78.510.99.3俄国0.10.41.10.13.81.27.911.47.911.1法国-1.00.9-10.710.1德国-4.04.8-2.44.2其它各国2.85.57.18.38.17.717.517.510.712.

5、3A. 英国所占比面下降反映出英国失去世界求霸主地位B. 日本所占比重上升主要源于辛丑条约的签订C. 美俄法对华贸易逆差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D. 各国对华贸易比重的变化实际反映了实力的消长6清朝灭亡之际,无论满汉官僚士庶,几乎无人为清朝政府殉节自杀,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 革命党人长期深人细致的反满宣传B. 西方文化传播改变了传统道德观念C. 马关条约使清廷的合法性丧失D. 中华民国的建立符合世界历史潮流71926年12月国民党广东省执行委员会各部工作报告显示,当年广东省国民党党员中农民党员约占40%,工人占23%学生占25%,商人不足10%。这表明A. 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

6、性转变B. 国民党获得了劳苦大众的有力支持C. 广东省是开展国民革命的中心地带D. 扶助农工政策在广东取得明显效果8下图的漫画反映了湖州特区创立时社会上比较普遍的一种看法: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特区不又成租界了么?这种情况表明A. 经济特区实际是租界的翻版B. 世界局势变动影响改革开放C. 改革开放需要加强思想解放D.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91851年,一位意大利贵族告诉英国经济学家纳索西尼尔,“当我阅读西塞罗的书信时,我以为是在读你们的一位政治家的书信,因为所有的思想、情感和几乎所有的表达方式都是英国式的”,这反映了A. 英国的历史由罗马的先例决定B. 英国代议制借鉴了古罗马

7、政体C. 古罗马文化深刻影响英国政治D. 罗马政治理论开创了欧洲传统10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其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说:法国大革命前,“作为政治制度而言,封建制度已经消亡了,不过它依然是最庞大的民事制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 大革命前的法国已不存在封建制度B. 封建制度深刻影响了法国社会生活C. 启蒙运动未完成大革命的思想发动D. 封建制度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1著名喜剧大而卓别林曾在一次宴会上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当时人们不理解爱因斯坦主要是因为A. 他利用量子理论解释光电效应B. 他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 相对论

8、无法通过实验予以证实D. 相对论的观点违背人们的常识121947年,新任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伟大学毕业典礼上闸述他的欧洲复兴计划:“我们的政策不是针对国家或主义而言的,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而言。”这表明马歇尔计划A. 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B. 完全超越了意识形态范畴C. 促进了美苏缓和紧张关系D. 主要目的是控制西欧国家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基督教在西欧建立了神权统治。随着西欧经济的复苏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在14世纪城市经济比较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基督教文化的反抗,兴起了文

9、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从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开始,薄伽丘的十日谈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十日谈虽然讴歌了人性,但主要集中在人性中的本能方面。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是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他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整理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別

10、概括薄伽丘和莎士比亚人文王义思想产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伽丘和莎士比亚人文主文思想的异同,并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钱移穆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英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围绕材料,请结合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

11、革回眸】材料20世纪20年代末在中国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其初起时是乡村教育运动,主要参与者有美国归来的中国留学生,大专院校以及从事职业教育和平民教育的教育家和团体。由于中国农村经济的衰败,乡村教育运动很快转向乡村建设。1930年后,各种乡村建设试验区在各地涌现。乡村建设工作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国民党中央的重视。1932年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决定建立“县政建设试验区”,将民间的乡村建设和官方的地方自治相会合,1933年,乡村建设协进会的召开,使各地分散的乡村建设运动走向合作。虽然乡村建设运动在提高教育水平、改良农业、移风易俗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最终并未实现复兴农村经济的目的。不过乡村建设运动中广大

12、知识分子“深入民间”,走与农民相结合的道路,其历史意义应于以充分肯定。整理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乡村建设运动发展演变所体现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进行了闪电式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发动进攻。至10日战争结束,史称“六五战争”,即第三次中东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共占领了约6.5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确立了以色列在战略上的优势。但是,战争并未带来人们所期盼的和平,反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巴勒斯坦难民

13、问题、约旦河西岸问题、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以及戈兰高地问题等,都由于各方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牵涉到政治、宗教、民族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而久拖未决。以色列战后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等地修建犹太人定居点和检查站等举动,激化了与当地巴勒斯坦人的矛盾,引发巴民众对以色列占领的更多暴力反抗。此外,地区极端势力的抬头也使有关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化。整理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概括第三次中东战争的特点及结果。(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六五战争”对中东局势的影响。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夫纲纪本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其所依托以表现者,实为有形之社会制度,而经济制度尤其最

14、要者。近数十年来,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会经济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纲纪之说,无所依凭,不待外来学说之掊击,而已消沉沦丧于不知觉之间”陈寅恪并非历史悲观主义者,但他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中,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失落不仅是由于其自身的停滞不前,也是由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造成的。他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试图以自己的研究,为中国文化的再建与辉煌,寻找可行的途径。而隋唐和明清之交,恰是两个为传统文化带来不同发展状况的时代,一为繁荣,一为衰败。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该是相当清楚了。摘编自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1)根据材料,概括陈寅恪认为中国文化在近代落后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寅格学术研究的特点。2018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3月月考历 史 答 案1D【解析】材料“夫生法者,君也”可以得出当时所指的法律实质是君主意志的体现,由此可知,当时的法实质上是君主进行统治的工具,D正确;材料中也涉及对官员的约束,A不全面;君主是法律的制定者,君主被排斥在法治之外,享有特权,B不正确;C与材料无关。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所守之法为君主之法,由此得出其实质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