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90475960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宜昌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阅读“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如图),图中的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

2、A. 天子B. 诸侯C. 士D. 卿2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某政治制度“十分独特,因为存在着政治组织从属于家族祭祀,战争职能与宗教职能不分的密切关系。”该政治制度A. 与古希腊政治文明大同小异B. 与早期国家的起源一致C. 具有着鲜明的血缘政治特色D. 有效地强化了中央集权3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 )A. 皇帝制 B. 三公九卿 C. 郡县制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4王夫之指出:“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袭诸侯之权,刺史牧督司方伯之任,虽有元德显功,而无所庇其不令之

3、子孙。”这主要是说( )A. 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分封制下地方分离倾向严重C. 封建制被分封制破坏 D. 郡守县令的职位不能传给子孙5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A. 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B. 完全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C. 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力D. 实现了民主政治的最初创建6如下图所示,汉武帝这一规定A. 使相权得到了进一步削弱B. 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C. 使许多皇室宗亲离心离德D.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

4、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 皇权渐趋衰弱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8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中的“府”指的是()A军机处 B内阁C唐中书省 D宋提点刑狱司9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地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A. 民主的广泛性B. 决策的科学性C. 程序的复杂性D. 公民集体参政10梭伦改革规定,立遗嘱人可以把财产留给氏族成员,也可以不留给氏族成员。这项改革措施A. 削弱了贵族权威B. 取消了债务奴隶C. 消除了社会不公D

5、. 捍卫了氏族制度11法学总论规定:“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万民法出现于A. 罗马共和国时期B. 罗马帝国时期C. 西罗马帝国时期D. 东罗马帝国时期12某历史研究小组为了研究英国的政治制度,做了下面的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了近代英国A. 君主立宪政体的特点B. 首相可以独揽国家大权C. 国王受到内阁的监督D. 责任内阁制已得到完善131710-1714年间,为尽快结束长期战争,英国安妮女王先后罢免内阁中不愿停战的辉格党人,建立起托利党的一党制内阁。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B. 国王掌握着国家大权C. 政党受到了国王控制D. 责任内

6、阁制尚未完善14表1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妥协让步,产生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宪法。这反映了1787年美国宪法代表土地投机者高利贷者工商航运者持大量公债者奴隶主人数1424124015表1A. 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B. 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C. 强调实际的集团利益 D. 协调了各阶层间矛盾151875年1月30日,法国国民会议以一票的的多数通过了大学教师瓦隆提出的政权组织法,间接承认法国为共和国,而当时738名代表中仅有200人赞成民主制。反映了A. 共和政体的确立艰难曲折B. 民主政治是发展潮流C. 保皇派在斗争中彻底失败D. 法国政体极不完善16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

7、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这表明A. 当时德意志统一尚未真正完成B. 德国国家结构呈现联邦制特征C. 德意志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D. 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受到遏制17有学者认为,发生在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贵族的一次妥协。对此解释合理的是英国A. 光荣革命终止了国王的权力B. 政治妥协是阶级斗争的最好方式C. 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D. 代议制民主是王权加强的产物18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但关于财政法案应先在众议院提出并通过。此

8、规定的意义在于A. 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 摒弃了传统封建财政制度C. 平民可直选法国的议员 D. 体现立法机构内相互制约19容克贵族俾斯麦完成了资产阶级没有完成的伟业,从而确立了俾斯麦在德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这里的“伟业”主要是A. 制定民主宪法B. 赋予人民选举权C. 实现德国统一D. 镇压了工人运动20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A. 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B.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C. 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D. 维护了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21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规

9、定:“将以前被充公的天主教产赔还”,“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这些规定A. 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B. 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C. 为列强在华建立租界提供依据D. 便利了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22学者方之光指出,洪秀全“虽犯了这样那样的甚至严重的错误”/仍不愧为近代历史上伟大的农民革命家。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洪秀全A. 制定了反映农民要求平等的纲领B. 大力借助西方宗教思想C. 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D. 将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23太平天国“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了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为此,它颁布了A. 资政新篇B. 天朝田亩制度C. 土地法令D. 中

10、国土地法大纲24秦朝中央官制中,“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是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治粟内史25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A. 外国商品开始流人中国B.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C. 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回答问题:(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3)图四

11、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其主要职能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材料二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

12、;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材料三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

13、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主要不同。2017-2018学年湖北省宜昌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 史 答 案1B【解析】试题分析:“诸侯”的大宗不可能是天子,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诸侯的爵位,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

14、故B项正确;“诸侯”的大宗不可能是士,故C项错误;“诸侯”的小宗是“卿”,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名师点睛】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比较项目分封制宗法制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内容特点(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2)诸侯义务:服从周王、镇守边疆、随从作战、纳贡述职(1)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2)确定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作用(1)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王朝延续数百年(2)开拓了疆域(1)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2)有利于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关系宗法孩子、分封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辅之以礼乐制度,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结构2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因为存在着政治组织从属于家族祭祀,战争职能与宗教职能不分的密切关系”,可得出这反映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强调的是血缘关系,C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