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4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90475817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4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4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4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4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4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4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所名校】2017-2018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4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4月调研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说法正确的是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系交战各国都

2、是非正义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一战的爆发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A. B. C. D. 21914年8月3日,德军进攻比利时,遭比利时人民顽强抵抗。德军在付出伤亡3万人代价后,侵占比利时全境。以下关于比利时抗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给德军以沉重打击,令德军的进攻计划受挫B. 体现了比利时人不惧残暴、勇于抗争的精神C. 打乱了德军作战部署,“施里芬计划”破产D. 为英法的军事准备提供了时间3根据有关材料统计: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美国华尔街的银行给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则只有

3、2700万美元。上述材料表明美国借战争之机同交战双方做生意美国参战前实行中立政策美国参战前就已倾向协约国集团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了美国A. B. C. D. 4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A. 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B. 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 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 力图保护东亚和平5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缩影,下列说法不能从图中得出的是A. 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B. 体现了战争的特点之一是阵地战C.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D. 一战改

4、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6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 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 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和约签订前, 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 但遭拒绝, 因此不得不( )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A. B. C. D.7凡尔赛和约明确规定: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这规定A. 使德国及同盟国得到应有的惩罚B. 使德国受到最大限度制裁和宰割C. 明显有“成王败寇”的特点D. 是最公正的战争判决书881920年1月10日,美国总统威尔逊主持了国联的成立大会,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并没有加入国联。美国没有加入国联的原因

5、不包括A. 凡尔赛体系没有在最大限度上符合美国利益B. 美国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C. 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D. 国际联盟在当时未能发挥任何作用9下列关于华盛顿会议召开时国际形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美、英、日海军军备竞赛激烈B. 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尖锐C. 日本利用战争时机独霸中国D. 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1019211929年期间,法、德、英等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4%、7.1%和3.2%,发展速度较快。这主要是因为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成熟的影响B. 凡尔赛体系使欧洲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局面C. 战胜国从战败国手中获得了大量的赔款D. 帝国主义列强

6、之间的矛盾完全消失11被认为为1924年至1930年期间西欧各国关系之改善奠定基础的是A. 凡尔赛和约B. 洛桑条约C. 洛迦诺公约D. 非战公约12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下,法西斯势力在德、日分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日本法西斯专政有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是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上台建立起一党独裁专政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利用了阶级矛盾异常激化的有利时机A. B. C. D. 13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首相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行动提出疑问:“这是旧的冒险行动的终结呢,还是新的冒险行动的开端?这是武力征服世界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吗?”这段材料()A表明张伯伦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B

7、说明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C反映出英德矛盾趋于激化D表明张伯伦仍然顽固地坚持绥靖政策14下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A. 三国轴心最终形成B. 德国吞并了奥地利C. 慕尼黑协定的后果D. 德国即将进攻波兰15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A. 通过了新的中立法B. 通过了租借法C. 与英国共同发表了大西洋宪章D. 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6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

8、丘吉尔A. 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B. 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C. 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D. 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171943年11月28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其间以政治收获为第一,军事次之,经济又次之,然皆获得相当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政治成就应是( )A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B中国正式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C中国与美、英、苏等国筹划成立联合国D美国修改“中立法”,开始援助中国抗战1818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A. 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B. 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C. 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D. 促

9、进了世界政治经济制度化进程19雅尔塔体制的确立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该体制主要由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协议构成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在20世纪50年代初演变的特点是逐渐形成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为美苏冷战的展开奠定了基础A. B. C. D. 20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演变的特点是A. 逐渐形成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B. 逐渐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C. 美国开始推行对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D. 大国间利益争夺和意识形态问题交织在一起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21列举第一次世

10、界大战的影响22列举美苏争霸的阶段及其特征二、材料解析题(40分)关键环节考核题组:获取和解读历史材料是历史学科高考考查的基本能力,它要求考生在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的基础上,阅读下列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按规定及重要程度分条列出,多答无效。三、非选择题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一、二、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四、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根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书社)目录摘编(1)材料一列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科技和思想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对其再补充两项,并说明补充理由。(请按要求的角度作答)材料二结束第

11、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同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所有这些都促使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材料二中的凡尔赛和约对战争的责任是怎样认定的?这一认定是否公平?谈谈你的看法。(个人看法请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材料三而在同一年(1917年)的早些时候,4月1日的夜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忧心忡忡地向世界日报的柯布尔先生讲了下面的一番话:“战争会使我们所知道的世界翻身。只要我们不参加战争,则

12、中立主义还可以有优势地位,假使我们加入了协约国方面,则世界就会离开了和平的基础,而进入了战争的基础了。那就是说我们也和旁人一样的丧失了头脑,不再有是非的考虑,那也就是说这个地球上的大多数人民都会发了战争狂,放弃了冷静的思考,而集中其精力来从事于毁灭。”威尔逊又说美国的宣战,其意义即等于德国已经被击败了,而且是相当的惨败,所以结果将是一个指定的和平和胜利的和平。威尔逊的这种矛盾的心理,没有能挡住美国公众对惩罚德国的义愤,美国终于参战了。不过,欧洲的政治家们不是像威尔逊总统一样,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称为“胜利的和平”或“指定的和平”,而是尖锐地指出:欧洲失去了无胜利有和平的机会,得到了有胜利而无

13、和平的结局。摘编自王苏波恶魔在徘徊对20世纪战争的回顾与反思(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威尔逊的矛盾心理。(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人“得到了有胜利而无和平的结局”的理解。(联系教材的前后章节进行作答)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美国在二战期间大事年表1939年11月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并确定“先欧后亚”战略1941年8月9月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苏美英达成军事协议1941年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1942年1月1日美国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6月美日中途岛海战1942年11月1945年4月美英:“两栖登陆”;西西里岛登陆;“诺曼底登陆”美苏

14、:易北河会师1943年11月1945年7月先后召开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分别投下一颗原子弹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具体分析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影响。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6年5月3日,德国境内美国军政府的长官卢修斯D.克莱将军通知柏林盟国管制委员会里他的俄国同事说:除业已商定的“先期赔偿”外,美国占领区内德国剩余的主要设备将停止递交,直到俄国人同意把德国作为一个经济单位来管理,并且同意对俄国占领区内业已拿去的赔偿制定一份清单后,再行恢复。这是美国人第一次带头反对俄国人的要求。克莱的行动在俄国报纸上引起了喧噪的激烈抗议,美国政策第一次遭到俄国宣传机器的大声抨击。1946年7月13日,美国国会最后批准给予英国一笔三十七亿五千万美元贷款的决议,且不提这笔贷款对英国的重大的经济意义,它和随之而来的辩论的重要性在于它确保了英美在战后世界上的政治团结。它还把美国人恢复正常的那个宏大的美梦展延到无限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