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8届广西省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90475815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8届广西省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00所名校】2018届广西省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00所名校】2018届广西省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00所名校】2018届广西省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00所名校】2018届广西省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8届广西省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8届广西省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届广西省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三5月月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流传至今的彭氏家训说:“孝始于事亲,忠始于报国。士农工商,各勤其事。冠婚丧祭,必循

2、乎礼务勤俭而兴家庭,务谦厚而处乡里。”据此可知古代宗族管理的主要价值是( )A保证宗族内部团结B规范血缘伦理关系C维系家国社会稳定D传承家族礼仪文化2下表是汉高祖刘邦在位时期的诸侯王,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汉高祖时期( )A有效防止割据分裂因素B剪除异姓王加强了集权C大封同姓王以屏藩朝廷D皇权存在新的潜在威胁3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渊中。”这客观上有利于( )A行省制度的推行B民族的平等交流C丝绸之路的复兴D西欧城市的兴起4雍正元年上谕各省官员:“国家之设关税,所以通商,而非以累商”,“胥役于中,未免高下其手,任意勒索”,“应报税者,纳税即放,

3、不得任胥役作弊,勒索阻滞,以副朕通商便民之意。”在这里,雍正皇帝( )A批评官吏盘剥B主张取消海禁C提出加重赋税D反对重农抑商5孙中山领导推翻满清统治,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但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地追随着康有为和梁启超。但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也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的失败B孙中山的思想根本转变C中华民族危机加深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6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丛编载,1937年8月26日,海关总税务司FWMaze致国府行政院长孔祥熙电:“应付日(本)庚(子赔)教及善后结款,为保持海关完整、维护税收计,仍应暂予

4、照付,以全债信而免纠纷。”27日孔祥熙回电:“宥电悉。月款可照议暂付。”由此可见( )A国民党军消极抗日积极B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C列强积极在中日间和平斡旋D国民政府力避涉日外交纷争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者开始探讨专制主义、封建特权、世袭制等问题,其中以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探讨影响最大。可知( )A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必要性B根除封建主义的残余势力C回归历史研究的本来轨道D进行政治改革是当务之急82017年6月7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下图),中国2016年对外投资飙升44%,达到1830亿美元,这是中国在该报告中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5、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处于第三位,流入量为1340亿美元,同比小幅下滑1%。这反映出中国( )A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B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C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D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9在伯里克利时期,所有官员和议事会议员都必须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和卸任后的账目审计,陪审法庭还有权审查官员的任内表现。这说明,在当时的雅典( )A陪审法庭拥有监察权B陪审法庭主导城邦事务C公民参政权受到限制D分权制衡机制得到完善10列宁通过新经济政策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时期,它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这一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

6、( )A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前提B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近代化C为落后国家走向近代化提供经验D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11在西欧某一历史时期,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音乐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音乐家也由受雇于宫廷的奴仆变成了为争取个人的成功而创作和演奏的艺术家。适应了这些变化而盛行的音乐流派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民族主义D现代主义121960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70年代初,政府向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这有利于( )A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B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C加快城乡一体化

7、进程D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以前,中国人只知有朝廷,有天下。19世纪中叶后才逐渐接受“国家”这一近代概念。1900年,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将造成当时“老大中国”之责归罪于一班“老朽之人”。海内外遂涌现出“少年中国之革命军”、少年中国晨报等团体及刊物。由于进化论风靡,少年必然代表未来的希望似乎成为一种常识,甚至“青年”尚嫌不够,还要冠之以“新”,但在建构“少年中国”过程中,国人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和“制度认同”出现危机:要复兴民族,却要抛弃传统;痛恨帝国主义,却又对其文化情有独钟。在“少年中国”旗号下,聚集着持各种不同乃至相对

8、立的观点、主义的知识分子。更加复杂的问题是,到底该由谁来担纲建设“少年中国”的责任。“少年中国”始终是一个虚幻的理想。时人对这一概念的珍爱,恰恰映衬出内心的无所皈依。摘编自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复旦大学历史系编)材料二 美国的国家认同并非世人熟知的“美国信念”,而是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定居者的盎格鲁新教文化,其核心元素包括:英语;起源于英国的法治理念、统治者的责任理念和个人权利理念;敢于持异议的新教价值观,如工作道德以及相信人有能力和义务创造人间天堂。但是从20世纪后期开始,盎格鲁新教文化的重要地位和实质内容受到了诸多挑战,包括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移民浪潮、学界和政界流行的文化多元主

9、义、以族群和性别为核心的身份认同,以及精英人士日益强调的跨国身份认同等等。与此同时,在美国人看来,全球霸权已经成为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最重要特质之一,不是世界第一的美国就不是美国。摘编自谢韬美国国家认同的危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少年中国”之说出现的背景,并分析“少年中国”在当时无法成为一种国家认同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后期美国国家认同发生的变化及原因。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国家认同的理解。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区主要货币表(部分)1 1931年鄂东银行贰串文券,正面印着马克思像,背面印有“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拥护工农兵苏维

10、埃政府!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农民银行!”等口号。 2 1931年江西工农银行银元券壹元券,正面左右印有马克思和列宁头像,右侧印有“增加工农生产”,左侧印有“发展社会经济”口号。 3 1934年川陕省工农银行铜元票三串文券,正面印有“土地归农民”,“政权归苏维埃”口号。背面印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坚决保卫赤区”口号和列宁像。 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文化“给力”革命斗争的现象透析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战国时期魏之所以能“强匡天下,威行四邻”,乃是因为李悝“务尽地力”和“撰次诸国法,著法

11、经”的结果。李悝的法经,今虽不传,但从晋书刑法志中可以得知其内容分为盗法、戏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李悝“以为王者之政,奠急于盗贼”,因而把惩罚“盗”贼”作为封建统治的首要任务,把盗法、贼法列为法经之首。李悝认为“盗贼须劾捕,故著因(原误作”网”)、捕二篇。“杂法包括惩罚”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六种违法行为的条文,规定了对于淫乱、赌博、盗窃官府印信、贪污贿赂以及僭越逾制和议论政府法令等的惩治办法。具法是“以其律具其加减”,就是根据不同情况,对于犯法者加重或减刑的规定。这部法经“商君受之以相秦”;“汉相萧何,更加悝所造,谓九章之律”;“魏因汉律,为一十八篇”隋因北齐

12、唐圆于隋,相承不改”。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所著法经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悝所著法经的影响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3年10月,美、英、苏3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为3国首脑的会晤做准备。会议准备就成立战后国际组织问题发表一个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认为,除美、英、苏3国外,还应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但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对此持冷淡态度,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则认为,中国外长没有参加会议,会议的宣言自然是3国宣言,不能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赫尔强调:“为了维护联合国家统一的精神,把中国包括在

13、内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将在战争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国排除在外,则对联合国家的统一将产生极为有害的心理效应”:而且“我国政府认为,如果在宣言问题上由美、英、苏3国将中国摒弃,那就极有可能在太平洋地区在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都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最后,英国和苏联方面同意。10月30日,中、美、英、苏4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4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该宣言第一次正式宣告4大国一致赞成战后成立一个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摘编自傅秉常日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坚持将中国作为原始签字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签订的影响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当时的日本地狭人稀,内战频仍。起初充当海寇的武士以为和中国海盗(十多个有力量的中国船主以武力作为后盾充当了东南沿海走私贸易的仲裁者,逐渐成了海盗的头目。他们和当地的士绅互相勾结)的联合军事行动可以迫使中国政府开放对外贸易,但总督胡宗宪为邀功,谤(招安)杀这些海盗头目,这种措置激起了更大规模的来犯。到16世纪中叶,倭寇的势力大张,屡次攻破了被视为固若金汤的东南海防,并且长驱直入,视守军为无物面对这样令人焦虑的局面,戚继光着手组织他的新军,兵源是在浙江省内地招募的志愿兵,且只收农民。在训练时,要求士兵一丝不苟,强调小部队中各种武器的协同配合,并以一体赏罚(连坐)来作纪律上

15、的保证。临战前,他习惯于把各种条件以及可能发生的情况反复斟酌,而临阵前的两三天,则要求侦察连每隔两小时报告一次敌情。在一个以文人治国的农业国家,戚继光之所以能够一帆风顺,功成名遂,离不开福建巡抚谭纶和中枢重臣张居正的赏识。摘编自黄仁字万历十五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倭患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戚继光抗倭取得巨大功绩的原因。2018届广西省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三5月月考历 史 答 案1C【解析】根据“士农工商,各勤其事。冠婚丧祭,必循乎礼务勤俭而兴家庭,务谦厚而处乡里”可知,彭氏家训强调勤恳做事、重视家庭和谐、邻里关系,有利于维系家国社会稳定,C正确;A表述太绝对,错误;B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