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云南省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90474631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云南省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云南省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云南省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云南省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云南省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云南省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云南省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云南省昆明第一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选题1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句的有

2、关说法错误的是A. 王安石诗句“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雷雨天实现了大气中氮的固定B. 于谦诗句“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乌金”指的是石油C. 赵孟頫诗句“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灿烂的烟花与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D.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存在游离态,可用物理方法获得22017年8月3日,中国科学家在Nature杂志发表论文,合成了一种代号为ICM-101的高能量密度材料。合成该高能物质的主要原料为草酰二肼,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草酰二肼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可由草酸(HOOC-COOH)和肼(H2N-NH2)发生酯

3、化反应制备B. 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 与联二脲(H2NCONHNHCONH2)互为同分异构体D. 分子中最多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已知NH3分子构型为三角锥)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在盛番茄汤的玻璃杯中加入适量植物油,充分搅拌、静置上层液体颜色比下层液体深番茄色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植物油中的大B向Na2SiO3溶液中加入12滴酚酞溶液,再逐渐滴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有透明的凝胶产生制得了硅酸胶体C向盛有10mL水的锥形瓶中,小心滴入SOCl2液体剧烈反应,液面有白雾形成,并有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

4、OCl2与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析出白色沉淀,溶液红色褪去氯化钡溶液显酸性4某研究性小组为了探究石蜡油(液态烷烃混合物)的分解产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不含烷烃B. 试管乙、丙中溶液均褪色,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C. 碎瓷片有催化和积蓄热量的作用D. 结束反应时,为防止倒吸,先撤出导管,再停止加热5电解硫酸钠溶液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中间隔室的Na+、SO42-可分别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5、 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B. c为阳离子交换膜,d为阴离子交换膜C. 气体乙为O2,产物丁为硫酸D. 若撤去离子交换膜c、d再电解硫酸钠溶液,则不能制得硫酸和烧碱6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存在4原子核18电子的氢化物分子,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Z与W同主族,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半径:WXYZB.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WC. X2W、YZ均为离子化合物D. W、X、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显酸性7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亚硒酸(H2SeO3)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

6、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Ka1(H2SeO3)的数量级为10-7B. 曲线M表示pH与lgc(SeO32-)c(HSeO3-)的变化关系C. NaHSeO3溶液中c(OH-)c(H+)D. 混合溶液中:lgc(HSeO3-)c(H2SeO3)- lgc(SeO32-)c(HSeO3-)=lgKa1(H2SeO3)-lgKa2(H2SeO3)=4二、实验题8亚硝酸钠被称为工业盐,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小组制备亚硝酸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2NO+Na2O2=2NaNO2、2NaNO2+O2=2NaNO33NaNO2+3HCl=3NaCl+HNO3+2NO

7、+H2O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前需先打开弹簧夹,通入氮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原因是_。(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为_,铜片逐渐溶解并有气泡产生。(3)若省略装置C,则装置D中的固体产物除NaNO2、NaOH外,还有_、_(填化学式)。检验产物中含有NaNO2的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_,则说明产物中含有NaNO2。(4)装置E的作用是_。(5)NaNO2有像食盐一样的咸味,但能引起中毒。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根据上述反应,可以用试剂和生活

8、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进行实验时,除样品外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填标号)。a.白酒 b.碘化钾、淀粉溶液 c.白醋 d.白糖(6)充分反应后,该小组设计实验检测产物中NaNO2的含量。称取装置D中固体2.3000g,完全溶解配制成溶液l00mL,取出25.00mL溶液用0.100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杂质不与KMnO4反应),三次滴定平均消耗KMnO4溶液30.00mL,则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已知:NaNO2的摩尔质量为69gmol-1)三、综合题9我国科研人员在探究如何降低大气中氮氧化物与碳氧化物的含量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9、。(1)反应2NO(g)+2CO(g)2CO2(g)+N2(g) HH,原因是_。298K时,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_(用含e的指数表示,列出计算式即可)。10硫酸铅可用于铅蓄电池、纤维增重剂、涂料分析试剂。工业上通常用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生产硫酸铅。工艺流程如下:已知:25,Ksp(PbS)=1.010-28,Ksp(PbCl2)=1.610-5PbCl2(s)+2Cl-(aq)PbCl42-(aq) H0Fe3+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时的pH值为1.9(1)由于Ksp(PbS)Ksp(PbCl2),PbS+2HClPbCl2+H2S的反应程度很小,加入FeCl3能增大反应程度,原因

10、是_;步骤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有淡黄色固体生成,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该步骤需控制溶液的pH1.9,主要目的是_。(2)步骤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3)步骤中滤液A经过蒸发浓缩、用冰水浴冷却结晶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填操作名称)。(4)步骤中,若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悬浊液中c(Cl-)=1.0molL-1,则c(SO42-)=_Ksp(PbSO4)=1.610-8。步骤中滤液B用适量试剂X处理后可循环利用,试剂X应选用下列中的_(填标号)。a.HNO3 b.Cl2 c.H2O2 d.铁粉(5)炼铅和用铅都会使水体因重金属铅的含量增大而造成严重污染。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

11、b(OH)+、Pb(OH)2、Pb(OH)3-、Pb(OH)42-。各形态的铅浓度分数x与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探究Pb2+的性质:向含Pb2+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后先变浑浊,继续滴加NaOH溶液又变澄清,pH为1314时,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除去溶液中的Pb2+:科研小组用一种新型试剂(DH)“捕捉”金属离子,从而去除水中的痕量铅和其他杂质离子,实验结果记录如下:离子Pb2+Ca2+Fe3+Mn2+处理前浓度/(mgL-l)0.10029.80.120.087处理后浓度/(mg L-1)0.00422.60.040.053若新型试剂(DH)在脱铅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2DH(s)+Pb2+(aq)D2Pb(s)+2H+(aq),则脱铅时最合适的pH约为_。该实验中铅的脱除率为_。11中国炼丹家约在唐代或五代时期掌握了以炉甘石点化鍮石(即鍮石金)的技艺: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800左右可制得与黄金相似的鍮石金。回答下列问题:(1)锌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