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468511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绪论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 化规律的科学。(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律性) (2)主要研究内容: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市场空间、社会空 间和感应空间等;城市问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城市交通、 城市住宅、城市贫困;新方法、新技术和新领域。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2、城市的概念及本质特征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非农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及一

2、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其本质特征是密集性、中心性、系统性、高效性、多元性。3、界定城镇的标准(城镇与乡村的基本差别) 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为主,在职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人口聚居规模大于乡村,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高于乡村,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具有较好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另外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4、城市地域类型 行政地域指市政府管辖的城市范围。是各国按城镇界定标准确定的城镇地域。随着城市 建制的设立就明确划定。 实体地域指城市座落在

3、地表的实际范围。相当于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建筑物组成的建成 区。是完全不同于乡村景观的城镇聚落实体。又称景观地域。 功能地域体现城市人口居住、就业、购物、医疗、文教、娱乐等城市基本功能所涉及的 地域范围。(大都市区、大都市带)5、城市人口指哪些人?城镇人口也称驻地人口。应指占用城镇生活空间,并享受城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体,包括城镇实体地域内的常住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居住满6个月或1年以上的人口。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6、影响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1)生产力因素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生产力水平决定城市的发展水平机器大工业替代

4、工场手工业,掀起城镇化的世界浪潮。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城市在许多方面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2)自然条件因素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地形条件(海拔、地势) 城市选址:平坦的地形;平原(丘陵);河谷盆地;两种地形交汇处;高平原(热带地区); 城市形态:随地形展开 地质条件 地质承载力;地下水:水位,储量;地震:裂度。 气候条件(气温、降水) 城市选址:温暖湿润,水热条件组合好 气温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降水城市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河流与城市区位 a.供水: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b.运输:起点和终点(货物转运);河流汇合处(人流物流集聚中转);河口(河运与海运

5、的中转站) c.军事防卫 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城市产生、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城市结构形态 土地资源:城市规模、用地选择 水资源:选址、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等 (3)位置与交通条件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中心和重心位置 中心位置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则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 重心位置城市偏于区域的一方。也具有总联系距离最短的效果。 邻接和门户位置: 邻接位置,即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偏在吸引范围的某一侧。 门户位置(出入口位置):城市位于区域对外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交通地理位置 a.交通条件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城市分布:向交通便利地集中 b.交通地理位

6、置具有动态性 (4)政治文化等因素 政治因素;文化活动;宗教活动。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与城市化进程(重点)7、城市化的概念(必考) 城市化是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以及城市因素在地域上不断增大、扩散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包括以下涵义: 人口的转变(人口); 二、三产业的集聚发展(经济); 城市景观的地域扩展(景观); 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文化)。8、城市化的类型 (1)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关系划分 同步城市化 (Synchrourbanization) 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 。 过度城市化 (Overur

7、banization) 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模式。 滞后城市化(Underurbanization) 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2)按城乡关系空间格局变化和人口与非农经济的不同划分 集中型城市化: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从农村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分散型城市化: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基本功能从中心区向外围扩散,将其周边的非城市地域 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就地型城市化:资源开发型;对外交通枢纽型;产业结构升级型 (3)按与城市中心的空间关系划分 向心型城市化;离心型城市化 (4)按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划分 自上而下型 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

8、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 行政指向型;重点项目带动型;大城市扩散带动型 自下而上型 指以乡村集体或个人为投资主体,通过乡村工业化实现乡村城市化。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 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 城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 外力推动型 指在外资、外贸、旅游等外向型经济带动下形成的城市化过程。 外资带动型;边贸激发型;旅游促动型9、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 人口指标法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土地利用指标法 统计一定时间内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比率。 复合指标法 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

9、析,以考察城市化水平。10、城市化动力机制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 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资金;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11、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一)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诺瑟姆(Ray M.Northam, 1979)发现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轨迹 是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 城市化进程的三阶段论: 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或称起步阶段,发展速度缓慢; Initial Stage; 在30%-70%为中期,或称加速阶段,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Accelerate Stag

10、e; 在70%以上为后期,或称高级阶段,发展速度再次趋缓,直至基本停滞。 Terminal Stage. (二)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 在城市化进程的一定阶段内,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 为核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 (三)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规律 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12、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一)城市化进程加快:进程普遍加快 (二)区域差异明显 城市化水平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速度和规模差异:城市化的重点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三)大都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区数量增加 (四)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 概念:由在地域上集中分布有

11、密切联系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形成的多核心、多层次 的庞大城市群体,是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体,是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一种地域空 间组织形式。 特征:1)都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政治经济上的中枢作用; 3)多核心带状、网络结构; 4)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高级化; 5)大规模高密度的人口; (五)发达国家出现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原因: 中产阶级逃离环境、社会问题丛生的中心市区(需要) 家庭小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完善(可能) 政府的政策支持(鼓励铲除郊区破旧住宅、低息住房贷款) (六)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中初级阶段),出现过度城市化和

12、乡村城市化 原因: 人口爆炸,劳动力增长快; 城乡收入差异大; 经济过度集中少数大城市; 工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少。 后果:城市非正式就业,城市社会问题。13、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一)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 (二)城市化水平低,但城市人口总体规模大 (三)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落差减小 曾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四)城市规模体系动态变动加速 (五)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显著 (六)动力机制趋于多元化,出现多种区域城市化模式 (七)1990年代以来,出现了郊区化现象 (八)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区域14、郊区化的概念 人口、就业岗位和产业部门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15、逆城市化的概念 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人口从大城市和大都市区向小城市或小的都市区甚至乡村迁移的分散化过程。16、再城市化的概念 概念:1980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深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维持和加强城市的中心地位,促进城市进一步繁荣而采取了积极开发市中心区的政策,并吸引人口迁回城市中心区,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回升。17、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