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验分析中的小经验与小技巧分享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468050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检验分析中的小经验与小技巧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在检验分析中的小经验与小技巧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在检验分析中的小经验与小技巧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在检验分析中的小经验与小技巧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在检验分析中的小经验与小技巧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检验分析中的小经验与小技巧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检验分析中的小经验与小技巧分享(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检验吲哒帕胺片的含量测定时,采用超声波超声可使片剂更易分散,主成分溶解完全,没有浪费,与研磨转移方法比较,对含量均匀度测定没有影响,且简单方便且更合理。2、乙醇溶解主成分后,不能溶解辅料,需要过滤。采用离心方法使辅料沉淀,取上清夜。(注意,有很多离心管不具塞子,可用柔软的塑料薄膜袋扎橡皮筋做塞子。没有塞子离心,偏差可达5),与薄膜过滤法比较,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而且,如果过滤法操作不够快速,乙醇挥发,易影响测定结果。3、在做中药材的浸出物的检测时,一定要按标准控制好溶剂的浓度(如乙醇等),否则检验结果会差异很大。4、当液相鉴别中供试品与对照品出峰时间不一致,无法判断是否合格时,可用对照品

2、与供试品各半配成混合溶液后进样,若峰宽未变宽,未出现驼峰,即可判断为合格。5、做原料残留物检测的时候,如果主药对杂质有干扰,现有方法无法检出,需要自己建方法的话,要优先考虑利用理化性质将杂质分离出来再进行测定。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6、在药材薄层色谱鉴别时应该考虑一下展开剂的温度与配制顺序,有时会影响色谱的结果。7、做药品有机溶剂残留量检查时,可以不拘泥于规定的色谱柱, 通常的DB-624可以满足要求, 取样量也可以灵活调整, 标准溶液浓度根据限度做相应调整就可以了。8、薄层色谱鉴别时饱和时间一定要够。9、在采用HPLC法测物质含量时,如若流动相中用了缓冲盐,一定要注意其pH值,放置过程中可能

3、会产生变化,而某些药物对这种变化很敏感。10、用HPLC法测物质含量时,温度的控制极其重要,最好用有柱温箱的,如果没有就要装空调保持恒温后再测定,否则会出现基线飘移,结果不准确。11、有些品种温度的影响非常大,我遇到一个品种.对照品溶液不能放在冰箱中,放在液相室内还开着空调,第二天才能做,否则第二天的对照品到中午也不能用。12、在使用微量移液枪时,要注意重压轻打,加液会更家准确。13、在做一些乳膏的含量测定时,往往会使用提取分液,在分液时如两相的分界不清,可加少量的饱和氯化钠。分层处会比较明显。14、呋喃唑酮溶解很慢,溶解时间一定要长一点。15、用HPLC法测物质含量时,样品最好用流动相溶解,

4、否则容易产生干扰峰,影响结果,特别有可能出现倒峰,一定要注意。16、使用含有缓冲盐的流动相,容易堵塞管路和柱子,甚至检测器,如果检测器堵了,最好先不要拆,使用10%甲醇水超声加热一下作为流动相,慢慢小流量冲洗。效果很明显。17、在温度低的环境下做一些中药制剂的萃取时,往往会出现乳化现象,即两相不容易分层,这时可加入少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或者用电吹风对分液漏斗加温或用热抹布敷,可以加速其分层。18、非水滴定中,试剂的含水量对结果有较大影响,如更换不同厂家的冰醋酸,试验结果会出现不同结果。19、中药制剂的溶液(比较稠或量少)要用滤纸过滤时,可以先通过离心的方法使之分层,再去过滤。这样可以加快过滤,减

5、少有机溶剂的挥发(环境温度高时)。20、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人参、麻黄的含量时因检测波长为边缘波长(203、207nm)往往一次不能成功,特别是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检测器。可卸掉色谱柱,直接连接检测器,用0.1%的盐酸清洗检测池4小时,效果会好些。21、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含量时,用色谱纯试剂处理对照品和样品,可减少误差。22、HPLC检测中,梯度条件容易产生干扰峰,可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规避:1:使用重蒸后的水或用市售的纯净水(乐百氏的比较好)2:尽量选用高波长下检测3:梯度程序尽量平缓4:样品浓度选用线性范围内的最高点23、在作澄明度检查、可见异物或者不溶性微粒检查时,不可以用超声波助溶的,否

6、则有些东西就被分解了,什么也查不到,和粉末药品的工艺有关。24、在做片剂或胶囊剂的溶出度实验时,规定药液需经0.8U的滤膜滤过,但采用液相检测时,进柱前样品还要经0.45U的滤膜,此时,可以省略第一步过滤,直接做进柱前的样品过滤,否则滤膜会对样品产生吸附,使检测结果偏低。另外不同生产厂家的滤膜对样品的吸附不同,在检测时一定要要注意,可用对照品先做一个过滤前后的对比试验,检查滤膜的吸附。25、在做有机溶剂残留市要注意载气流速一般柱流速在1-3ml较好,太大样品重复性不好,尾吹气流量也需注意。26、在检验纯化水硝酸盐项目时一定要冰浴,加硫酸的速度也要控制不能快(快了会使对照和样品的颜色都很深)也不

7、能太慢(不能让试液冷却),要趁热拿去水浴加热。27、使用HPLC的过滤装置时 ,一定要注意虑膜的材质,如果是“羟甲基纤维素”不可以过滤含有机相的液体,否则就溶解了,有机相过滤要使用聚四氟乙烯的。28、在做不溶性微粒的时候是可以进行超声的,药典也有要求,可以进行30秒的超声.特别是象冻干粉针这样的品种,进行超声或者放置可以使不溶性微粒的数值减小,大家可以实验一下,放置后数据明显降低。29、当做高效液相测定肽类时,使用梯度条件情况下,在做第一针样品前,最好走一个空梯度,这样保留时间会一致些。30、分析盐酸金刚烷胺片含量时,加溶剂后最好在的水浴中加热溶解,因为金刚烷胺溶解度受温度影响。31、在做实验

8、前,要对你做的实验的安全性,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对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更要做好一切准备,像防火,防爆炸等。化学实验毕竟是有危险的,要时时注意特别要规范操作 在没有弄明白之前,最好不要轻易动手。32、一个同事用烧瓶提取中药的时候加了塞,并特意未将塞子盖紧,以为可以放气,结果由于无法放气导致爆沸,里面的药液全部冲到天花板上,还好旁边没人哦。所以做实验室且不可大意,还是小心谨慎为好。33、在作中药材薄层层析时,很多药材因为含有羧基或者氨基会造成跑板拖尾现象或者重叠,这将难以和标准品比对。建议大家汉羧基的药可在展开剂里面加少量羧酸,含氨基的药可以在展开剂里面加少量三乙胺。34、检测

9、红景天苷时,温浸2h的样品含量比超声30min的样品含量高,虽然杂峰较多,保留温浸法检测比较准确。35、做油性基质提取时,由于受温度影响严重,常出现乳化现象,分层时间长,可上离心机只要几分钟。36、做片剂的溶出度试验时(如红霉素、阿齐等)用硫酸一定要临用新配,否则硫酸吸水后会使结果偏低。37、中药做薄层鉴别时,需要检测的主要成分,其性质应该与提取方法、展开剂极性、显色条件相适应。比如生物碱类成分,多显碱性,因此提取方法多为碱性氯仿回流,展开剂中肯定有浓氨或二乙胺,显色用碘化铋钾试液。再如黄酮类,不论是黄酮苷还是苷元,分子结构中都有酚羟基而显酸性,所以提取方法多为用乙酸乙酯在酸水中萃取,展开剂多

10、用甲苯-乙酸乙酯-甲酸 系列,显色剂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或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另外,做薄层时,建议用甲醇处理一份供试品溶液备用,他的内容囊括了你需要检验的所有成分,如果某个薄层你做不出来,就可以用这份供试品溶液复核,如果有斑点,改进一下你的制备方法就可以了;如果还没有,就考虑是你样品的问题了。38、作中药槟榔的薄层鉴别时,用浓氨试液调PH一定要准确,否则无斑点出现。39、有人误将浓硝酸(在空气中有“发烟”现象)作为“发烟硝酸”使用,进行托哌生物碱药物的硝化氢氧化钾呈色鉴别反应,结果不能得到正确的颜色反应,造成假阴性结果。该呈色反应的机理为利用样品的水解产物莨菪酸,经发烟硝酸加热硝化为三硝基衍

11、生物,在氢氧化钾的醇溶液中形成醌型化合物而呈色。“发烟硝酸”是指含HNO3达8697.5%以上的浓硝酸。而“浓硝酸”虽有发烟现象,但其HNO3仅为69%71%,用于上述呈色反应,会因为硝酸浓度不足而使反应不完全,形成假阴性结果。40、一般的盐溶解,可采用超声波加快溶解速度.尤其对一些需要加热再冷却的样品!41、做薄层鉴别方法研究时,有时候对照品斑点与样品相应斑点位置不一致,可以在样品点上加点对照品,注意点圆心要重合等,在相同方法展开,如果在相应位置上没有出现两个斑点,则认为是同样的物质斑点。42、在用HPLC做定量检测时,柱温和流动相的比例要尽量保持一致,否则,保留时间和积分面积会发生变化,影

12、响最终的检测结果。43、超声溶解难溶盐类,可加快溶解速度. 特别对一些不适合加热的样品。44、看到美国药典的对照品干燥通常规定具体时间3到5小时,我们也应该采用这种方法而不是干燥到恒重。45、做薄层分析时,最好将薄层板两边的硅胶层切掉2mm,这样,在展开时可以消除边缘效应,使展开效果更好。46、在做HPLC时,假如发生重叠峰的现象,通常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1、改变流动相成分,如乙腈相改为甲醇相;2、调整流动相比例;3、调整流动相PH值;4、梯度洗脱;5、其他。47、做含量测定时,若对照品规定干燥时,一定要照规定方法干燥,否则测出的含量会差别很大,若没规定干燥时,参照2005年版凡例应用五氧化

13、二磷干燥,否则测出的含量也会差别很大,别认为是刚从省所买的就忽视这一点,随便试几个对照品就知道了,结果差很多的。48、高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比如0.5M)在使用过程中,桶底的部分往往会浓度变高,一般十升的溶液,最下面的一升就不能用了,否则会给滴定结果带来很大的偏差,尤其是夏天。49、做滴定液标定时,最好使用两个厂家的基准试剂同时标定三个样。50、当液相鉴别中供试品与对照品出峰时间不一致,无法判断是否合格时,可用对照品与供试品各半配成混合溶液后进样,若峰宽未变宽,未出现驼峰,即可判断为合格。51、点样之前先将薄层板活化一下,能够使结果更加优化,我通常放在烘箱里烤5分钟,再取出放冷。另外,展开

14、剂应尽量精确,尤其是比例比较接近的。52、用HPLC法测定酚酸等不稳定成分时,可将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调成酸性(可用磷酸等),这样即不会影响测定结果,而且样品也比较稳定,保存时间比较长.PH值一般调到2.左右即可!53、在进行HPLC测定时,所用的水最好是双蒸水,这样对测定结果干扰少,而且要勤换,如果通道生霉,可用异丙醇冲洗通道.有机相如已腈最好滤一下,即使是进口色谱纯溶剂。54、薄层鉴别的层析板可进行预洗,这样的板分离效果好。55、骨碎补原药材检验含量一般都合格.但提取后一般都不合格,是因为提取的方法不对.记得一个朋友好像说是应该用沙热炒。56、样品为西林瓶装的粉针剂在做无菌实验时,往往由

15、于压力很难吸出来,但在加入无菌注射用水之前,先用无菌注射器推入少许空气,再加注射用水,就很容易用无菌注射器将样品溶液吸出来。57、做微生物检查时,我曾经遇到过一件事,发现移液管中有干热灭菌法杀灭不了的细菌,我们对微生物检查的各个环节做了对照,才发现的,后来就改用一次性注射器了,虽然浪费了点,但是这种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58、做红霉素片释放度时,酸度对释放度的影响不小,能差57个百分点,要及时更换硫酸,否则可能会影响释放度结果。59、曾经做过一次微生物检查的验证,细菌一般培养48小时,霉菌72小时,其实在细菌20个小时,霉菌40个小时左右的结果和最终的结果很相近的,如果不是在边缘,完全可以在很着

16、急的情况下下结论。60、采用薄层法进行检测时,可在展开前在展开室四周用略低于展开室高度的滤纸贴在内壁,使展开剂充分预饱和,这样可取得较好的展开效果。61、做格列吡嗪片含量时对照品不容易溶解,可在溶剂里面少加一点0.1mol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对照品溶解后再定溶。62、高效液相色谱柱的维护:a使用预柱保护分析柱(硅胶在极性流动相/离子性流动相中有一定的溶解度);b大多数反相色谱柱的pH稳定范围是27.5,尽量不超过该色谱柱的pH范围;c避免流动相组成及极性的剧烈变化;d流动相使用前必须经脱气和过滤处理;e如果使用极性或离子性的缓冲溶液作流动相,应在实验完毕柱子冲洗干净,并保存于甲醇或乙腈中;f氯化物的溶剂对其有一定的腐蚀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