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规范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67680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规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规范为全面实现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建设总目标,督促社区工作者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居民群众满意度,结合当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实际,制定本规范。一、接待来访(一)来访1、居民来访时,社区工作者应主动问候,问清来访事由,做好办理、答复事宜,并做好相关记录。2、对待居民来访必须做到有问必答,接待的行为按照岗位行为规范的要求执行。(二)来电1、应在来电响3声以内接起电话,耐心回答咨询。2、应答要求按照岗位行为规范要求执行。(三)来信1、居民来信包括普通信件、e-mail、网络留言等。2、普通信件应在接收后3日内回复

2、,e-mail、网络留言应及时回复。3、如遇不能办理的信件应及时汇报,并做好反馈。(四)走访1、社区工作者应明确各自的走访责任区域,对责任区域的网格长小组长、楼道长和积极分子等要做到情况清楚,应主动配合其他社区工作者做好责任区内的居民事务。2、社区工作者应及时向责任区内的居民宣传贯彻党的主张和政府的各项政策,介绍社区工作的重点,虚心听取居民对社区工作、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记好社区工作者日志。对居民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3、社区工作者全年平均每月走访不少于30户居民,每年对自己责任区域内的所有居民住户必须上门走访一次。对责任区域内的特殊人员的家庭每月

3、至少联系一次,及时了解情况。对困难家庭或需要帮助的家庭应重点帮扶。二、办事规则(一)首问责任1、凡第一位接待居民的社区工作者为首问责任人。2、首问责任人有责任对居民提出的问题及求助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3、属首问责任人办理的事项,必须按照工作程序为居民办理,暂不能办理或无法办理的事项,应耐心解释说明原因。4、不属首问责任人办理的事项,应指明承办人员,给予引导或帮助联系落实责任人,如特殊原因,一时无法联系上,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提供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二)办事时限1、社区工作者要向居民承诺办事时限。2、对手续齐全、资料完整上门办事的居民要做到即到即办,急事急办。3、对当场不能办结的事项,应及时

4、向居民告知不能办结原因。4、对需上报街道(乡镇)和上级部门处理的事项应尽快上报,并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规定的承诺办理时间告知居民。三、行为规范社区工作者应仪表端庄,仪容得体,言行举止文明,精神饱满,严格遵守服务纪律,体现社区工作者良好的素质和职业修养。(一)仪容仪表1、社区工作者应穿戴整洁,朴素大方,端庄得体。凡有统一制服的社区,上班期间应按规定着装。2、除手表、戒纸外,不得佩戴其它饰物。3、不留奇型怪发,提倡女性化淡妆上岗。4、不准穿拖鞋上班。(二)行为举止1、言行举止要和善、谦恭、庄重、得体,坐姿要端正,站姿要挺立。2、微笑热情服务:面对服务对象时应面带微笑,自然真诚。3、有声服务:服务对象来

5、时有迎声,询问有答声,离开有送声。4、做到五个一样:受理、咨询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来早、来晚一样接待。5、不准在办公场所吸烟;不准酒后上班。6、回答问题时,应有礼有节、落落大方、全面解释,不得语气生硬、粗鲁傲慢; 7、服务对象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耐心听讲、不卑不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8、出现误解、误会时,要做好宣传和解释,不争辩、不争吵。矛盾确定无法消除时,应立即报告社区负责人。9、走访居民家时,应首先按门铃,若无门铃,轻轻敲三下,自报身份、工作原由,并在征得居民同意后方可入户,入户时应自带鞋套。(三)文明用语1、与服务对象交谈时须口齿清楚、

6、条理清晰、态度和蔼、用语文明,提倡讲普通话。2、接听或拨打服务对象电话时,应使用“您好,这里是XXX社区,请讲”,“您有什么事”,“请稍等一下”,“请您再说一遍”,“您好,我找XXX”等文明用语。接听电话时应问清对方单位或姓名、事由,以正确的姓名或头衔称呼对方,仔细听讲,不随意打断对方讲话,准确完整地记录通话要点,简要复述要点,并负责做好转达。禁止强行中止或挂断电话。不得使用可能激化矛盾、损害形象的服务“忌语”。3、接待、走访服务对象时,应使用“您好,您要办什么事情”,“您需要帮忙吗?”等文明用语。(四)服务纪律1、准时上下班,未经批准不得离岗,事假、病假等假期应提前报批。2、妥善保管资料,不

7、得擅自将资料带出社区,不得将保密资料传送上网,防止泄密事件发生。3、严格落实印章管理使用规定,规范地为社区群众出具相关证明。4、认真执行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不得接受申请人的宴请,不得收受任何礼品和有价证券,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按有关规定上交。5、妥善化解、解决矛盾,避免直接与服务对象发生争执。6、工作时间不准吃零食,严禁玩电脑游戏、炒股。7、工作时间不扯闲言,保持办公场所的安静,不随意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若遇外出开会或走访居民等情况要告知社区负责人,并在社区“社工去向指示牌”的在岗、开会、外出、走访、休息等栏上及时标明。(五)岗位要求1、值班人员至少提前十分钟到岗,负责清扫公共卫生。2、服务台面和办公桌面保持清洁,办公用品摆放整齐,所有资料分类存放,及时进柜,慎防遗失。3、便民服务指南等公开资料要指定专人管理,不得缺少,应及时更换。4、社区办事大厅等电子显示屏要即时公布有关信息。5、下班时,要关闭线路电源。值班人员负责巡查,负责关闭公共电源和门窗,做好安全保卫和消防防范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