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精)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67650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一、居家养老的概念和现实意义(一居家养老的概念居家养老的意义在于老年人养老的场所是在自己家中, 除需要家庭照料外,还依靠社会帮助。它强调了社区照顾在 养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老年人开展日常照料、生活 护理、精神慰藉等多种形式,建立起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二开展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1、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 活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对社区服务 的需求逐渐增加,对社区的依附性越来越强。依托社区构筑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仅具有方便易行、针对性强、参与面 广等特点,而且还能给老人带来认同感和

2、归宿感。我国传统 的大家庭,正在或者已经被核心家庭取代,老年人和子女分 开居住已经相当普遍,“空巢”家庭增多,这给老人的生活 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照料方面都带来诸多不便。对众多独 生子女来说, 将来对老人的赡养、 照料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提供照顾所带来的经济、身体和精神等负担或压力以及照 顾与工作之间的冲突等。因此,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居家养 老是城市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 观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2、在排除子女后顾之忧的同时,维护老年人与其子女 双方的自尊心。中国传统文化中,乌雀尚能反哺,靠子女养老的做法自 古以来就被视为天经地义。但是在现代高节奏的生活状态面 前,时

3、间地域等的限制使得完全靠子女在身边尽孝的选择越 来越变为一种奢求。一方面,子女在亲情上割舍不开、不愿 父母离开,另一方面从社会舆论上更难以接受背负不赡养老 人的骂名,可是自身的工作不允许长期分心,自己的体力也 不允许兼顾老人和事业,往往是病榻上老人身体未好,病榻 前的子女已累倒。实行社区居家养老,子女以赎买劳务的方 式使得老人得到妥善的照料,也可以减轻自己的双重压力,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闲暇之余,仍可以陪伴父母生活 在一起,增强感情。作为老人来说,既不再感到自己是子女 的负担与拖累,又可以很好地生活在子女的关怀和社区护理 员的帮助之下,在解除了子女后顾之忧的同时,也维护了老 年人和子女双

4、方的自尊心。这种养老模式可以缓解社会养老 的压力,减轻政府的负担。3、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家庭和社区是老年人的基本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 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及对社 区的依附性越来越强。依托社区进行居家养老不仅具有方便 易行、针对性强、参与面广等特点,而且还能给老人带来认 同感和归宿感。现代社会家庭,老年人和子女分开居住已经 相当普遍,“空巢”家庭增多,这给老人的生活照顾、医疗 保健及精神慰藉方面都带来诸多不便。实行社区居家养老是 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提高老年人 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4、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要求。基于对我国国情的考虑

5、,单一依靠政府财政进行社会养 老福利事业显然无法适应需要,同时还会对国家财政造成巨 大压力,居家养老体系建设过程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 稳定提供了有益的尝试,也是社会结构转变的必由之路。 二、居家养老的现状分析及问题分析西宁路街道第十四社区居委会成立于 2006年 3月,管 辖美林花园、 众鑫花园两个小区有居民楼 108撞, 总户数 3584户 8238人,为进一步摸清十四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特别是 “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情况,今年 5月,我们对社区老人进行了清查,共统计辖区老人 165人,其中 60岁以上的老 人 76人,占老人人口 46.06%, 70岁以上老人 76人,占老 人人口 46

6、.06%, 80岁以上老人 14人, 占老人人口 8.48%。 并通过入户,对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家庭人均收入、生活自 理情况、现实生活照料情况以及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五个方面 调查,为党和政府决策老龄工作当参谋和助手,现将调研情 况报告如下。(一社区老龄人口现状1、男、女调查人数比例及生活自理情况分析、统计表 参加此次调查的 165名老人中,男性 81人,占调查数 的 49.09%,女性 84人,占 50.91%;老人生活完全能够自理 的有 158人, 占调查数的 95.76%, 部分自理的 6人, 占 3.63%, 不能自理,依靠照顾的 2人,占 1.21%;有子女的有 72,子 女生活在本区的

7、有 40人,子女长期居住在外地的有 2人, 子女愿意赡养父母的有 140人,子女不赡养的有 4人。 2、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照料老人情况:子女照料的 72人,占调查数的 43.63%,亲属照顾的 5人,占 3.03%,邻居 帮忙照料的 2人,占 1.21%,请钟点工照顾自己的为 0%。 3、对当前老年人是否愿意入住老年公寓的情况,我们 也进行了调查,有 10人愿意入住老年公寓,占调查数的6.06%,不愿意入住的有 32人,占 19.39%,这说明大多数老 年人受传统观念约束,比较认同居家养老。4、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情况:要求提供医疗服务 的有 10人,占调查数的 6.06%,有文化娱乐方面要

8、求的有 11人,占 6.66%,需要生活照料服务的有 6人,占 3.63%, 要求得到精神慰藉的有 15人, 占 9.09%, 想日托老年人的有 6人,占 3.63%,需要家政服务的有 12人,占 7.27%,对社 区提供的服务愿意自己买单的有 5人,占 3.03%。在我们的调查中,许多老年人及其子女对居家养老工作 寄予厚望。不少老年人表示,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很难 挤出时间来陪父母,单纯指望他们陪伴自己安度晚年恐怕不 太现实,一些年轻人则说,现在不少家庭是一对年轻夫妇在 赡养 4个老人, 靠夫妻俩根本无法承担照顾4个老人的任务。 他们也特别希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广泛推行,(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9、当前,居家养老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老年服务内容单 一、功能单一,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实际需求不吻合。 相关居家养老的法制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无法有效满足老年 人需要。主要表现在:1、宣传舆论有待加强。对于居家养老工作的重要性在 认识上存在不足,致使目前居家养老工作处于自发状态,没 有建立起相关社会舆论氛围,直接导致广大群众参与居家养 老的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运行机制有待健全。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缺 乏完善的运行机制。现有的居家养老方式是由民政部门牵头 主导,相关卫生、体育等部门共同参与,目前来看,各部门 没有充分整合自身优势,难以形成工作合力。责任主体不明 确,相关问题协调力度不

10、够。 3、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对老年人居家养老管理缺乏专 业性培训。队伍整体素质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相关 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物质服务上,而 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求,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家养老工作 的开展和服务内涵的延伸。 4、专业人才稀缺,满足老人综合需求难。目前,社会 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而且真正愿 意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员不多,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 多元化养老需求,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 量的提高。 三、居家养老工作对策和建议 1、政府主导,发挥“驱动器”作用。社区居家养老是 一项利国利民的实事工程,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

11、过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出台扶持和 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 政府要在服务机制建设、政策、财力、物力、协调等方面充 分发挥“驱动器”作用,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在规划、发动、 组织等各个环节和过程都能顺利实施。政府可通过完善机 制、加强考核,普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逐步建立和完善 社区服务站的上门服务制度、 志愿者服务制度、 奖励制度等, 加强标准化管理。 2、加强培训,建设“专业型”队伍。加强社区居家养 老服务人员的培养,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对居家养老服务 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考试合格颁发职业 资格证书,通过有计划的培训,建设一支具备

12、家政服务、康 复护理等专业知识的专业化服务队伍。 3、社区养老服务网络,采取有偿服务的形式,以服务 报酬作为护理人员的一部分的开支,不需要或仅需要少量资 金投入, 即能加以启动。 政府不必花费大量资金兴建养老院、 购臵养老设施。体现了政府购买服务、养护员提供服务、老 年人享受服务、货币化养老的改革精神。从而节省了大量资 金, 缓解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过快而带来的诸多问题。 同时, 由于养老服务大多是由劳务人员以体力劳动或只是技能的 付出来解决老人生活上的困难,收费不会很高,也不会更多 的增加老人家庭的经济负担,转而变相的增加社会保障的支 出。 4、亲情关怀,倡导“社会化”养老。在完善机制、加 强

13、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弘扬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舆论宣 传。强化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在全社 会确立养老敬老的良好氛围。同时,对那些遗弃甚至虐待老 人的个例,要通过媒体予以揭露,使其受到舆论的谴责,对 触犯刑律的,要依法予以追究。 综上所述,实行社区居家养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 势,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和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的有效途径。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社会工程,实行居家养老 不仅需要政府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而且还需要充分发挥 社区服务功能,不断优化老龄服务,切实满足老年人日益增 长的服务需求,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有效化解社会转型、 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