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中心建设标准(DOC)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65792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控中心建设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监控中心建设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监控中心建设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监控中心建设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监控中心建设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控中心建设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中心建设标准(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各级环境监控中心建设标准(试行)山东省环境保护局二七年八月一日目录前言.1 基本功能要求.2 建设原则和依据.3 系统架构示意图.4 建设标准.5 机构设置.6 附:系统架构示意图.7 附表:各级环境监控中心基本配置要求.8 附表:各级环境监控中心基本配置技术要求.前言环境监控中心是指建立在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实施自动监控的职能机构和必需的软硬件设施等。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各级环境监控中心的建设。1 基本功能要求1.1能够对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源排污情况及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实施24小时监控。1.2能够自动采集传输数据、自动处理及处理及自动分析数据,实现数字化环境管理。1

2、.3 具有海量数据的存储、备份功能,能自动处理和分析数据。1.4 具有报警和对现场自动监测仪器设备进行远程网络控制的功能。1.5 能够为区域环境质量考核、污染物减排、环境应急等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2 建设原则和依据2.1 建设原则2.1.1 统一规划原则。充分体现全省在自动监测系统联网、数据交换和监控中心建设的统一设计、统一配置、统一技术标准的原则;同时根据省市县不同的特点和业务量以及区域间的差别进行了分类处理。2.1.2 互联互通原则。通过建立无线和有线传输网络,达到各级环境监控中心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各类资源的共享。2.1.3 先进实用原则。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指标确保在一定使其

3、内不落后;结合环保改造的市级和特点,确保系统功能完备、使用简便。2.1.4 灵活扩展原则。具有灵活的可扩展功能,支持其他监测业务系统的信息传输和实时监控,支持与投诉受理、环境应急指挥等业务的进一步整合、集成和其他业务的拓展应用。2.1.5 安全可靠原则。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和相关规定,具有较高的安全保密性,强化存储备份确保可靠稳定运行。2.2 依据2.2.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标准(暂行)2.2.2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山东省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设运营的管理意见(鲁环发200794号)3 系统架构示意图系统架构示意图见附图。4 建设标准监控中心包括基础硬件设施、应用

4、系统平台、监控端专用设备、显示系统环境、网络及安全系统、数据存储备份主、监控中心应用软件等七个组成部分。4.1省级环境监控中心组成部分 4.1.1基础硬件设施服务器12台,监控终端PC15台,台式和笔记本PC各20台。(1)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服务器2台:配置A类服务器,部署自动监控通讯服务系统,接收现场机发送污染源监测数据包、对数据包进行解析、上报数据。(2)应用服务器4台:配置A类服务器,分别部署环境监控基础数据库系统、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公众监督与现场执法管理系统3个系统。(3)自动监控GIS服务器2台:配置A类服务器,保证50G数据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保证足够的访问

5、量。(4)数据库服务器2台:配置A类服务器,至少保证3000个监控点的数据量交互,同时还能够满足其他方面的数据访问要求。(5)域服务器1台:配置A类服务器,对网络中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管理。(6)网络防病毒服务器、备份域控制服务器1台:配置A类服务器,部署存储备份软件。同时承担防病毒服务功能,部署网络版防病毒软件,保证服务器和客户端安全。(7)监控终端PC15台:配置A类监控终端,其中13台作为监控中心终端计算机,2台作为公众监督与现场执法管理系统专用计算机。(8) 台式和笔记本PC各20台:配置A类台式和笔记本PC,用于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和便携管理用。4.1.2应用系统环境根据各种服务器、监控终

6、端PC机的数量和配置种类决定配备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的数量。(1)服务器操作系统16套,其中6套企业版,10套标准版。(2)监控终端操作系统15套,配备标准版。(3)数据库系统1套,使用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强安全性、可伸缩性和可用性,能够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分析,能够提供全面的报表解决方案,能够在多个平台、应用程序和设备之间共享数据,更易于连接内部和外部系统。易于创建、部署和管理。(4)GIS系统软件1套,保证大数据量的GIS数据的发布、创建GIS数据库,支持GIS功能的二次开发,支持大型地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5)存储备份软件1套,保证数据流不再经过网络

7、而直接从磁盘阵列传到磁带库内,无需点用网络带宽。4.1.3监控中心应用软件(1)污染源监控基础数据库系统1套:建立统一格式的国家、省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的基本信息、生产工艺、污染治理设施、排污状况、排污数据等数据库,加入实时监控数据,形成动态的、全国(全省)联网的污染源排污情况和环境质量监控台帐,在统一采集的基础上,统一核定排污数据和环境质量,为减排考核服务,为环境质量管理服务。(2)环境自动监控系统1套:按照总局和省局的标准规范(数据传输协议和数据交换标准规范),实现所有排污口和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控数据传输到各级监控中心,使环境自动监控系统直接起到监控、报警、处置的作用,同时保证实

8、时监控数据按总局和省局的格式记入自动监测库。(3)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公众监督与现场执法管理系统1套:利用12369全国统一呼叫号码,建立公众举报数据库,将各种公众举报、投诉和日常执法监察信息,纳入统一联网管理。及时发现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和其他排污单位的违法排污情况,并与污染源基础数据库、在线监测数据库、执法监察数据库、行政处罚数据库、公众举报数据库关联,及时进行现场检查,记录现场执法信息,形成执法数据报告,实现数据上传,满足国家对重点监控企业的动态管理。4.1.4监控端专用设备(1)自动监控系统专用接入设备1套:用于与排污企业现场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实时通讯,确保传输链路正常稳定连接。同时,企业端口

9、也必须能响应监控中心对数据采集的要求。(2)监控端CTI语音专用交换机1套:至少支持8路外线,8路内线,可脱离计算机或服务器独立工作,至少满足30000小时录音记录要求,具备转接、三方通话等功能,支持传真、短信功能,支持人工值班和电脑值班。IVR及座席软件必须与国家统一开发核配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公众监督与现场执法管理系统”配套。(3)实时报警接收设备1套:能够与企业端现场监控设备联网,实时接收企业端发送的报警数据包,同时满足接收现场设备报警信息的需要。4.1.5显示系统环境(1)投影单元:配置A类投影单元。(2)控制系统1套:配置A类投影控制系统。(3)矩阵切换系统1套:配置A类矩阵切换系统

10、。(4)音响系统1套:包括4个音箱、调音台、无线麦克、DVD机等。上述设备配置详细性能参数参看附表一。4.1.6网络及安全系统(1)路由器1个:配置A类路由器。(2)核心交换机1台:配置A类核心交换机。(3)网络交换机2台:配置B类网络交换机。(4)硬件防火墙1台:配置A类硬件防火墙。(5)防病毒网关1台:配置A类防病毒网关。(6)网络防病毒软件1套:配置A类网络防病毒软件。(7)KVM切换器1个:配置A类KVM切换器。(8)UPS电源1个:配置A类UPS电源。4.1.7数据存储备份系统(1)小型计算机2台:配置A类小型计算机。(2)光纤交换机2台:配置A类光纤交换机。(3)磁盘阵列柜1个:可

11、扩至40T,配置16T。(4)磁带机/存储设备1台:配置A类磁带库。(5)负载均衡器2台:配置B类负载均衡器。(6)机柜4个:42U标准机柜。4.1.8工作和业务用车工作和业务用车:配置A类工作和业务用车。上述设备配置详细性能参数参看附表一。4.2市级环境监控中心组成部分 4.2.1基础硬件设施服务器12台,监控终端PC9台,台式和笔记本PC各15台。(1)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服务器2台:配置B类服务器,部署自动监控通讯服务系统,接收现场机发送污染源监测数据包、对数据包进行解析、上报数据。(2)应用服务器4台:配置B类服务器,分别部署环境监控基础数据库系统、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公众监

12、督与现场执法管理系统3个系统。(3)自动监控GIS服务器2台:配置B类服务器,保证20G数据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保证足够的访问量。(4)数据库服务器2台:配置B类服务器,至少保证1500个监控点的数据量交互,同时还能够满足其他方面的数据访问要求。(5)域服务器1台:配置B类服务器,对网络中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管理。(6)网络防病毒服务器、备份域控制服务器1台:配置B类服务器,部署存储备份软件。同时承担防病毒服务功能,部署网络版防病毒软件,保证服务器和客户端安全。(7)监控终端PC9台:配置A类监控终端,其中13台作为监控中心终端计算机,2台作为公众监督与现场执法管理系统专用计算机。(8

13、) 台式和笔记本PC各15台:配置A类台式和笔记本PC,用于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和便携管理用。4.2.2应用系统环境根据各种服务器、监控终端PC机的数量和配置种类决定配备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的数量。(1)服务器操作系统18套,其中6套企业版,12套标准版。(2)监控终端操作系统9套,配备标准版。(3)数据库系统1套,使用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强安全性、可伸缩性和可用性,能够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分析,能够提供全面的报表解决方案,能够在多个平台、应用程序和设备之间共享数据,更易于连接内部和外部系统。易于创建、部署和管理。(4)GIS系统软件1套,保证大数据量的GIS数据的发布、创建GIS数据

14、库,支持GIS功能的二次开发,支持大型地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5)存储备份软件1套,保证数据流不再经过网络而直接从磁盘阵列传到磁带库内,无需点用网络带宽。4.2.3监控中心应用软件(1)污染源监控基础数据库系统1套:建立统一格式的国家、省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的基本信息、生产工艺、污染治理设施、排污状况、排污数据等数据库,加入实时监控数据,形成动态的、全国(全省)联网的污染源排污情况和环境质量监控台帐,在统一采集的基础上,统一核定排污数据和环境质量,为减排考核服务,为环境质量管理服务。(2)环境自动监控系统1套:按照总局和省局的标准规范(数据传输协议和数据交换标准规范),实现所有排污口和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控数据传输到各级监控中心,使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