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阶段提升练(十四)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460592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阶段提升练(十四)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阶段提升练(十四)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阶段提升练(十四)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阶段提升练(十四)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阶段提升练(十四)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阶段提升练(十四)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阶段提升练(十四)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提升练(十四) (时间:40 分钟 满分:85 分) 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题号 十月革命的背景 1 二月革命爆发的偶然性 2 四月提纲发表前后的俄国局势 3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本质和特点 4 新经济政策 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影响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5 苏联农业集体化存在急躁冒进的现象 6 1933 年中国对苏联实行五年计划的态度 7 斯大林模式 苏联重视调整经济结构 8 经济危机胡佛举措为罗斯福提供经验 9 罗斯福新政的货币政策 10 罗斯福新政的世界意义 11 罗斯福新政 二战使美国真正渡过危机 12 综合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

2、下表整理自试析十月革命胜利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文,反映的是俄、德、美 三国在一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工人占国家全部工厂工人数的比重情况。材料 意在说明十月革命时( ) 国家俄国德国美国 年份 190219071909 比重 47.8%15%17% A.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 B.国际工人阶级走向联合 C.俄国无产阶级战斗力更易发挥 D.国际工人援助了十月革命 解析:C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资本主义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发展缓慢,是帝 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故 A 项错误;国际工人阶级走向联合材料体现不出, 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俄国工人比较集中,无产阶级战斗力更易发挥,故 C 项正确;材

3、料无法体现国际工人援助十月革命,故 D 项错误。 2.二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党(同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一起)“提心吊胆地” 决定支持罢工运动,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可能发生的革命会如此临近” 。这说明( ) A.二月革命条件并不成熟 B.当时的各政治党派害怕革命 C.当时的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D.二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解析:D 依据所学可知二月革命前夕,俄国国内各种矛盾十分尖锐,第一次世界 大战又激化了各种矛盾,二月革命条件已经成熟,且从材料中革命爆发也可知条 件已成熟,故 A 项错误;布尔什维克党“提心吊胆”是怕运动不成功,不是害怕革 命,故 B 项错误;虽然当时矛盾尖锐,但不是材料的核心

4、意思,故 C 项错误;据材料 可知二月革命没想到这么快爆发、这么临近,所以说具有偶然性,故 D 项正确。 3.列宁曾经这样概括俄国某一时期的阶段特点:“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 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 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 ) A.二月革命时期 B.四月提纲发表前后 C.攻占冬宫之后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前后 解析:B 依据题干中“资本家政府” “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可知是在二月革命 推翻沙皇政府后,七月事件镇压工人和士兵游行前,应是四月提纲发表前后, A、C、D 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B 项正确。

5、 4.“1917 年的俄国革命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当国内有数百万人处于贫困状况时, 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如果你们不进行内科治疗,那么更激进的力量 就会到来,他们将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材料中的“外科手术的方 法”是指( ) A.迅速发展俄国资本主义经济 B.临时政府反击德国侵略者 C.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D.人民起来推翻沙皇政权 解析:C 材料中的“不进行内科治疗”是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能满足人民 “和平”和“面包”的要求,拒绝进行社会改革;“更激进的力量”指布尔什维 克党,“外科手术的方法”指的是无产阶级发动十月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 5.(2017

6、湖南长沙模拟)1924 年前,苏俄(联)政府与外国企业签订的租让合同有 91 份,但实际履行的很少。1926 年后有 60 多家外资企业开工,但到 1929 年,租 让给外资的企业产值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0.6%。这表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依然盛行 B.战争环境不利于政策推行 C.新经济政策背离了国情 D.意识形态的矛盾依然尖锐 解析:D 材料体现苏俄(联)政府引进外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属于新经济政策 的内容,故 A 项错误;19241929 年国内战争已结束,并非战争环境,故 B 项错误; 在苏俄(联)经济凋敝的情况下,新经济政策引进外资,发展私营企业符合国情,故 C 项错误;材

7、料中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俄(联)政府同外国企业签订的租让合同实 际履行很少,且到 1929 年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基本停止实施,说明苏俄(联)在 经济建设上排斥资本主义,反映了意识形态的矛盾尖锐,故 D 项正确。 6.(2017山东淄博二模)下表是苏联农业集体化资料统计表 年份 19181929193019341937 集体农庄(单位:千个) 1.657.085.9233.3243.7 集体化比重(占农户 总数百分比) 0.13.923.671.4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不详 4.933.687.499.1 上表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 ) A.解决了苏联的粮食危机B.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C

8、.存在着急躁冒进的现象D.有效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解析:C 表格中强调的集体农庄的个数与集体化程度,并未说明解决粮食危机的 问题,故 A 项错误。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工业化,且集体农 庄下,损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故 B 项错误。表格呈现的 数据表明,19181937 年,不到 20 年的时间,集体农庄数量猛增,苏联“完成全盘 集体化”目标基本实现,联系所学可知这其中出现抢时间、争速度、强迫命令的 现象,说明存在急躁冒进的特点,故 C 项正确;农业集体化不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 极性,因此不利于巩固工农联盟,故 D 项错误。 7. 1933 年 8 月,中国东方杂

9、志发表的风靡世界的经济统制论写道:“苏 联的五年计划上的新生活,不单是该国的一大经济的试验,实在是人类全体的经 济生活之一大社会主义试验。 ”此言论( ) A.表明学习苏联成为了世界潮流 B.肯定“五年计划”试验的价值 C.揭示了计划经济适合人类全体 D.说明了自由主义经济已被摒弃 解析:B A 项错在“世界潮流”,不符合史实;材料时间为 1933 年,处于经济大危 机时期,根据材料“五年计划上一大社会主义试验”,这是对苏联“五年计 划”成果的认同,故答案为 B 项;材料只是认为苏联五年计划是人类全体的经济 生活之一大社会主义“试验”,没有说试验的推广范围,故 C 项不准确;材料未提 及自由主

10、义经济,故 D 项排除。 8.(2017黑龙江大庆质检)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曾规定:“19331937 年间, 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 13.2%提高到 18.5%,同一时期 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则由 40.1%降低为 14.5%。 ”这说明当时( ) A.苏联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重视调整经济结构 C.苏联更加重视轻工业发展 D.苏联否定斯大林模式 解析:B 材料规定降低重工业增长率,提高轻工业增速,表明苏联政府有意调整 轻、重工业比例,调整经济结构,故 B 项正确;苏联经济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故 A、C 两项排除;苏联“二五计划”是斯大林模式实践的表现,故 D 项

11、排除。 9.以当代美国罗斯巴德为首的新的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 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 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 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 推断( ) A.罗斯福新政是对胡佛做法的全面否定 B.胡佛的举措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 C.胡佛对经济危机爆发负主要责任 D.胡佛开创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解析:B 材料表明胡佛政府对经济危机采取过干预措施,但其干涉不当,再加上 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了经济形势的恶化,这给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

12、教训, 故 B 项正确,A 项错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故 C 项错误;开创了美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是罗斯福新政,故 D 项错误。 10.1933 年 10 月,罗斯福政府将长期以来法定的每盎司黄金等于 20. 67 美元改 为 31. 26 美元。1934 年 1 月又定为每盎司等于 35 美元,并以国家债券为担保, 增发 30 亿美元通货。这表明罗斯福政府急需( ) A.提高商品价格 B.缓解债务危机 C.恢复银行信用 D.促进工业复兴 解析: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应对大危机期间物价下跌的局面,罗 斯福政府放弃金本位制,减少美元的黄金含量,实行美元贬

13、值,并增发货币,这势 必造成物价上涨,A 项正确。美国当时并不存在债务危机,B 项错误;C 项是银行休 业整顿的结果;D 项主要是罗斯福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的结果。 11.(2018河南安阳摸底)罗斯福新政一开始就引起中国政论界的关注,有人指 出:“此项试验如能成功,则非特美国之经济组织将有极重要之转变,即世界各国 之经济政策亦必受其影响。 ”这一评论( ) A.认为新政不能取得成功B.预见到新政的世界意义 C.未看到新政的久远效果D.担心经济危机蔓延中国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有识之士在罗斯福新政伊始就已经预见到了其可 能产生的世界影响,故答案为 B 项。 12.(2017福建泉

14、州一模)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中写道:“大萧条之 前美国的失业率是 3%左右,1931 年是 15.9%,到 1939 年仍停留在 17.2%。1943 年,美国的失业现象基本消失。 ”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新政调整工业生产B.新政调节农业生产 C.政府兴办公共工程D.二战需求的刺激 解析:D 调整工业生产有利于缓解失业,但到 1939 年失业率仍然很高,可见不是 主要原因,故 A 项错误;调节农业生产与缓解工人失业关系不大,故 B 项错误;政 府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失业,但到 1939 年失业率仍然很高, 可见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1943 年处于二战

15、期间,二战需求的刺激创造出巨 大的人员需求,从而使“失业现象基本消失”,故 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其中 13 题 25 分,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 么深,一个原因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苏联人的衣 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 象。反映在一党制政治结构中的个人自由缺乏、工会受束缚、教育受统一管理 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同样使他们感到震惊。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 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

16、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 园。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反应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苏联是一个在 30 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 国家。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 尽管大多数民族最近已赢得政治独立,但他们还没有获得经济独立。因此,他们 是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他们不太注意苏联人缺乏 个人自由这一点,因为这些人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通常还享受不到这样的自由。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 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10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中国家“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 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的原因。(5 分) (3)依据材料一、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苏联认识 不同的原因。(10 分) 解析:第(1)问,大多数西方人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