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高效安全环保施工关键技术与应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52552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高效安全环保施工关键技术与应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高效安全环保施工关键技术与应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高效安全环保施工关键技术与应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高效安全环保施工关键技术与应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高效安全环保施工关键技术与应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高效安全环保施工关键技术与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高效安全环保施工关键技术与应(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高效安全环保施工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公示一、项目名称: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高效安全环保施工关键技术与应用二、推荐单位: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三、项目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兴建的大型水电站多采用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开发方式,龙滩、小湾、三峡、彭水、构皮滩、溪洛渡、向家坝、锦屏一级等水电站的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全球建造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工程最多、施工难度最大、技术水平领先的国家。特大型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由引水、厂房、尾水三大系统的洞室群组成,主要洞室跨度超过30m,边墙开挖高度超过70m,在不到1km2的区域内由发电厂房、主变压器室、尾水调压室、

2、平洞、斜井、竖井等百余条洞室组成,布置密集,纵横交错,地质环境复杂,工作条件恶劣,安全风险极高。水电水利特大地下洞室群施工为当今地下工程中最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地下工程结构建造技术的最高集成。项目研究以实现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高效、安全、环保施工为目标,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组织产学研用9家单位联合攻关,深入研究并形成了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快速施工、安全施工、施工通风、施工安全评估、绿色施工、施工控制技术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溪洛渡、向家坝、锦屏一级等水电站的多座特大地下洞室群施工实践,取得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提出了以“先洞后墙、先软后硬、薄层开挖、随层支

3、护”为核心的特大地下洞室群安全优质高效建设施工技术体系;发明了上置式针梁钢模、曲线隧洞混凝土衬砌组合钢模板等混凝土衬砌施工成套技术;形成了13项国家级工法,解决了大直径调压井穹顶及多岔口等复杂结构以及岩溶、突水突泥、高地应力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施工难题。(2)创建了地下洞室群风流场数值模型和网络解算混合模型,提出了多洞全过程通风设计方法体系,研制了尾气净化、除尘装备,首次编制了绿色施工行业标准并形成了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3)建立了基于统计分析和反馈分析的围岩变形失稳联合预测模型,形成了具有互证和互补特点的施工期围岩变形安全快速评估技术;提出了围岩块体失稳预测、加固决策的快速化方法;构建了

4、围岩失稳综合预警指标体系,提出了确定预警值的预测修正法,研发了特大地下洞室群施工安全预警预报系统。(4)提出了耦合结构安全控制的施工进度仿真与控制方法,构建了具有施工信息采集和传输交互、施工通风分析、施工进度仿真和安全控制、预警预报以及决策支持等功能的集成平台。主要成果获国家级工法13项、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编制行业标准6项、专著2部、论文78篇,并获得2013年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等多个省部级奖项,在水电站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工程中广泛应用,创造了15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效益,为我国水电清洁能源利用做出巨大贡献,社会效益显著,并可在采矿、交通、城市

5、地下空间开发、石油及天然气储存洞库等地下工程施工领域中推广应用,市场前景广阔。四、主要完成人及技术贡献:和孙文,排名:1,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的总体规划及方案设计主要负责人之一,制定项目总体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主持项目的总体研究工作,对创新点一、二、三、四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发明专利“一种隧洞混凝土衬砌模板装置”(授权号:ZL200810029062.X)主要完成人之一;国家一级工法“岩壁吊车梁镜面混凝土施工工法”(工法编号:GJYJGF099-2012)的第1完成人;主持完成水工建筑物地下工程开挖施工技术规范和特大

6、地下洞室群绿色施工技术标准等多项行业标准的编写;主持编写中国水利水电地下工程施工(2011年出版)专著;撰写水利水电地下工程若干问题浅议、龙滩水电站大跨度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技术等多篇论文。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70%。厉建平,排名:2,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项目总体方案研究和实施计划的制定,在本项目的科研及实施过程中,进行组织、协调及关键技术的决策,对创新点一、二、三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大地下洞室群绿色施工技术标准行业标准的第二编写人;撰写溪洛渡水电站左岸导流洞施工管理经验等论文。在该

7、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向建,排名:3,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项目研究方案规划、实施组织及研究成果分析,负责组织、协调及关键技术的决策,对创新点一、三、四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实用新型专利“斜面液压自行式隐轨拖模”(授权号:ZL 2012 1 0242834.X)主要完成人之一。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陈茂,排名:4,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关键技术方案论证、攻关组织

8、工作,对创新点一、二做出了重大贡献。国家二级工法“无衬砌气垫式调压室施工工法”(工法编号:YJGF317-2006)的第一完成人。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沈益源,排名:5,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项目总体研究方案的制定,对创新点一、三做出创造性贡献。参与构建包括变形量、变形速率及变形速率变化率三类预警指标与三级预警值的围岩失稳综合预警指标体系。在该项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60%。王鹏禹,排名:6,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

9、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项目研究方案规划、实施组织及研究成果分析,对创新点一、二做出创新性贡献。国家二级工法“斜井开挖激光导向施工工法”(工法编号:YJGF263-2006)的第一完成人,发明专利“一种摄像定位分段爆破处理堵井的方法”(授权号:ZL201210410605.9)的主要完成人。在该项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张社荣,排名:7,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天津大学。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针对技术难点和创新点进行技术攻关、实施方案的研究、拟定,对通风设计方法体系,具有施工信息采集和传输交互、施工通风分析、施工进度仿真和安全控制、预警预报以及决

10、策支持等功能的集成平台等创新点进行研究,对创新点二、四做出创造性贡献。软件著作权地下洞室施工进度和围岩稳定实时在线安全分析及预警系统的著作人。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真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排名第二,证书编号2007-J-222-2-04-R02;2、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建模与分析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排名第六,证书编号2007-J-222-2-01-R06;3、2010年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心墙堆石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关键技术及工

11、程应用,排名第四,证书编号2010KC080-R-004;4、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时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排名第五,证书编号2011-J-222-2-01-R05;5、2011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型水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研究,排名第五,证书编号2011KC182-R-005。肖明,排名:8,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武汉大学。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针对技术难点进行技术攻关、实施方案的研究、拟定,对大直径调压井穹顶及多岔口等复杂结构以及岩溶、突水突泥、高地应力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施工难题等创新点进行研究,对创新点一、四做出创造性贡献。软件著作权损

12、伤与各向异性岩体三维有限元计算软件的著作人。在该项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60%。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复杂岩体多场广义耦合理论及工程应用,排名第二,证书编号2006-J-222-2-02-R02。徐磊,排名:9,技术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河海大学。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针对施工期围岩变形安全快速评估技术等创新点进行研究,对创新点三、四做出创造性贡献。软件著作权地下洞室工程施工反馈分析软件、地下洞室工程施工期智能反馈与预警软件、地下工程施工期自动化反馈与预警预报系统的著作人。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段汝

13、健,排名:10,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具体技术方案的研究及组织工作,对创新点一、三作出重要贡献。实用新型专利“带尾气净化装置的装载机”(授权号:ZL200920107629.0)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杨成文,排名:11,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具体技术方案的研究及组织工作,对创新点一、三作出重要贡献。参与水电水利工程岩壁梁施工规程行业标准的编写。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

14、人同期工作总量的50%。吴旭,排名:12,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技术方案的编制和审定,对主要技术的创新点进行攻关,对创新点一、二作出重要贡献。发明专利“曲线隧洞混凝土衬砌组合钢模板”(授权号:ZL201010128337.2)主要完成人之一。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50%。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龙滩200米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关键施工技术,排名第三,证书编号2010-J-222-2-04-R03。吴方明,排名:13,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水利水

15、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特大地下洞室群安全优质高效建设施工技术体系的研究,对创新点一作出重要贡献,是实用新型专利“模块式滑模”(授权号:ZL 2011 2 0217597.7)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50%。方浩,排名:14,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施工期围岩变形安全快速评估技术的研究,对创新点一、三作出重要贡献。参与提出岩壁吊车梁精细化控制、顶拱标准化定位导向等特殊部位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50%。魏勇

16、,排名:15,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特大地下洞室群安全优质高效建设施工技术体系的研究,对创新点一作出重要贡献。参与创建“治水优先、逐层回填、适时封堵”的跨岩溶技术和“报、避、排、堵”防止涌水涌砂的富水区施工技术。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40%。五、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1)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第1完成单位。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提出项目整体研究思路,主持项目的全面研究工作,提出项目整体研究方案,主持项目全面研究工作。提出了“先洞后墙、先软后硬、薄层开挖、随层支护”的安全建设技术,形成了平面多工序、立体多层次快速施工技术,形成了地下工程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标准和系列工法;首次集成应用锚索张拉吨位控制、水泥药卷张拉锚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