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盖板预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47355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涵洞盖板预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涵洞盖板预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涵洞盖板预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涵洞盖板预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涵洞盖板预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涵洞盖板预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涵洞盖板预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涵洞盖板预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涵洞盖板预制采用集中拌合、自动计量搅拌设备,在预制场施工。涵洞盖板预制方法预制场内施工的所有混凝土预制构件均在硬化后的专用预制平台上进行,平台硬化过程中根据所预制构件具体情况布设22的预埋钢筋,露出平台部分为20cm,作为立模固定装置。一、模板工程预制涵洞盖板时采用大面积组合钢模,钢模在浇筑平台现场拼装就位;模板安装要稳固牢靠,拉杆、撑杆上足,所用模板施工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保证混凝土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3、按缝严密不漏浆,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便

2、于拆卸和多次使用。4、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要平整光滑,涂刷脱模剂要均匀,钢模板所使用的脱模剂同时要具有防锈作用。5、钢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要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组合钢模板技术规则(TBJ212)的要求。二、钢筋工程预制构件所需钢筋网或骨架均由生产车间加工成型后,运至浇筑平台安装就位。1、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使用的钢筋要符合设计及现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国家标准。2、预制场要按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0-2001)第4.2节的规定对运进场和钢筋进行检验,作为使用本批钢筋的依据。3、经检验合格的

3、钢筋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如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时,要作化学成分分析,未出结果不得使用。4、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I级热轧光圆钢筋制作。5、钢筋在运输、贮存过程中,防止锈蚀、污染和避免压弯。钢筋在装卸搬运过程中,采用机械或人工将钢筋抬起运送至指定地点,严禁抛掷和长距离拖拉。在工地存放时,钢筋(含加工完毕待安装的钢筋)要按厂名、级别、规格分批架空堆置在仓库(棚)内,分类立标牌,并注明数量,不得混淆。在仓库、料棚四周,要有一定排水坡度以利于排水。钢筋堆放时距地面要有一定高度(不小于20cm),并防止与酸、盐及油料等物品存放一处,以免污染腐蚀钢筋。6、预制

4、构件钢筋的加工是指对所用钢筋进行除锈、调直、切断弯曲和接长等工序。a、钢筋除锈:钢筋在使用前主要是采用人工除锈。即用钢丝刷、砂盘等工具清除浮皮、铁锈和油污。b、钢筋调直: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对于成盘的钢筋或发生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后方可使用。钢筋调直分人工调直和机械调直。人工调直常采用横口扳手和大锤敲击等方法。机械调直常采用的有钢筋调直机和卷扬机拉伸调直。当采用卷扬机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级钢筋不得大于1%。钢筋加工后,其表面上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积的伤痕。否则不得使用或经试验后降级使用。c、钢筋切断:钢筋切断应采用常温切断,不得用加热切断。钢筋切断有机械切断和人工切

5、断两种。断口与轴线垂直,不得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现象,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切断钢筋时力求长度准确,偏差限制在5mm以内。断料前要复核配料单,然后根据配料单下料。要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下长料后下短料,尽量减少接头,降低损耗。d、钢筋弯曲:钢筋弯曲应在常温下进行,不允许加热弯曲,也不得采用锤击弯折。钢筋弯折点不得有裂缝,弯曲形状不应在平面上发生翘曲现象。弯制钢筋时宜以中部开始逐步弯曲两端,弯勾必须一次弯成,不得反复弯折,加工完毕后的钢筋,应放置在棚内的架垫上,避免锈蚀及污染。e、钢筋接头:钢筋接头主要以绑扎接头和焊接接头为主。、绑扎接头是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及两端位置用铁丝绑扎结实。绑扎钢筋接

6、头其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10d;受拉区域内,级钢筋的绑扎接头未端应做成弯钩,其余情况可不做弯钩。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级钢筋受拉区30d,受压区20d;级钢筋受拉区35d,受压区25d。、电焊接头:本工程除设计要求采用焊接外,对于直径在14mm及以上设计未作要求的钢筋,均以电弧焊为主,电弧焊是利用电弧机使焊条与被焊钢筋间产生高温电弧,将钢筋局部溶化成溶池,烛条金属溶化进入溶池,冷却后溶化的焊条将钢筋焊接在一起,形成焊接接头。电弧焊接接头形式采用双面焊缝搭接焊。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要预弯,搭接后的钢筋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其搭接接头的长度和焊缝质量满足设计及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

7、工程施工规范(TB1020-2001)的相关规定。7、预制构件钢筋的安装满足设计及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0-2001)第4.34.5节的相关规定。当专业施工规范无规定时,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要符合4-2表的规定:序号名 称允许偏差1钢筋总截面面积的偏差(指更换钢筋规格时)-2%2双排钢筋,其排与排间距的局部偏差5mm3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的局部偏差板、墙、大体积20mm柱、梁10mm4分布钢筋间距20mm5箍筋间距绑扎骨架20mm焊接骨架10mm6弯起点的偏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30mm7保护层厚度(c)c35mm10mm25mmc35mm5mmc25mm3mm三、

8、混凝土工程1、 普通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合,由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若运至浇筑地点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加水。混凝土浇筑前以及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加以检查。检查的内容有模板的位置及截面尺寸,模板支撑的可靠程度。浇筑前将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予以堵塞,不得漏浆。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大于2米时,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浇筑;浇筑时分层进行,分层厚度宜为25cm左右。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混凝土

9、内的深度控制在510cm;表面式振捣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浮浆状为度。混凝土浇筑时应有技术人员旁站记录。混凝土浇筑的允许偏差如下: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边翼墙设计中心线尺寸20测量检查2墙顶顶面高程153孔径20尺量检查4孔壁厚度钢筋混凝土+10,-5混凝土155涵身接头错牙106钢筋混凝土盖板厚度+10,-52、普通、蒸汽等养护涵洞盖板混凝土预制构件在自然养生基础上还可考虑塑料薄膜覆盖提高养生效益,缩短预制周期。如果进度要求较快,可以结合蒸汽养生。蒸汽养生:用2台0.4

10、T/H常压蒸汽锅炉供气,可单独开关的汽管多排并列通过预制构件钢模;养护时根据测温反馈,调节汽管阀门,保持足够的养护温度和湿度;按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步骤进行加热养护,升降温时间均为24h,温度曲线见温度曲线 图43。降温结束前,检验同条件下养护的试件,确定是否可以起吊脱模。设备设施情况:蒸汽养生棚采用钢筋焊接活动屋架型式,骨加上面采用塑料薄膜封盖严密,底脚用铁件打入地下固定。在预制场内设置蒸汽锅炉室一间,室内安装0.4T /h蒸汽锅炉两台。汽热通过钻眼无缝钢管输送至预制平台。蒸汽养生操作工艺:为加快施工进度,砼带模蒸养,蒸养结束后拆模。蒸汽养生分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控制。升温阶段从送

11、汽开始至恒温开始,此期间通过调节送汽量及汽温,控制升温速度每小时不超过15。恒温阶段从棚内温度上升至55开始,使棚内环境温度保持在55左右,湿度保持在90%以上,随时通过开关调节送汽量来控制温度、湿度。经恒温养生812小时结束。降温阶段从恒温结束开始,通过调节送汽量或暂时关闭阀门逐渐降至室温,控制降温速度在每小时10,当棚内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在15时降温阶段结束。蒸养过程中安排测温人员随时监测养生棚温度,在升降温期间每1小时作一次检测并做好记录,在恒温期间每2小时检测一次并做好记录。温度计放在送汽管末端1/3处。降温后拆除养生棚时,棚内外温差以15为宜,最大不得超过20,否则要继续等待降温。升

12、降温程序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表面来往行人。定期记录恒温养生时间与规程相对照,确定蒸养结束时间。养生棚拆除后,即可进行下一轮作业,拆模、清理、搬运砼构件、立模浇筑砼。拆模:预制构件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要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0-2001)第5.13节的规定。拆模时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要轻放,并及时处理干净,涂刷脱模剂,以备再用。四、预制构件的吊装、运输和存放预制构件起吊时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

13、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0%,且吊点位置要通过计算确定;起吊绳索与构件水平面所成的角度不得小于450;起吊过程中要轻起轻落,不得发生碰撞。预制构件运输时的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吊装所要求的强度;构件运输时的支点和支承方法,必须考虑混凝土不得发生超应力或构件受到损伤;构件装运时绑扎牢固,与装运设施和绑扎器材相接触磨擦处,要加衬垫保护。预制构件的存放场地要平整坚实,并有防、排水设施;存放时根据构件的刚度及受力情况确定存放方式。最下层构件与地面间要留有一定空隙;分层存放时的高度要根据构件强度及码垛的稳定性确定。层与层之间垫木隔开,垫木放在规定支点处,并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构件预制完毕后,立即在每个构件上写明型号、规格、制作日期和编号。对上下面难于分辨或安装部位容易混淆的构件,要分别作出不同标记。构件运输仅允许处于一定位置时,还要用箭头或文字标明。预制构件在运输、安装过程中要有防碰撞破坏具体措施,吊装时安排专人指挥,以防发生事故。盖板安装接触面应凿毛,刷洗干净(不含沉降缝处)在安装时应浇水湿润,并用高于M10的水泥砂浆填塞。中铁十九局洛湛指二工区2006年2月18日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