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知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444746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知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导论1、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出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2、农业生产活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技术活动、经济活动。3、技术的含义:广义的技术泛指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劳动方法和技能的总称。4、技术的属性: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多元化属性(有形技术与无形技术)和中介属性。 5、技术进步的作用:在经济增长中,硬技术的投入往往以(资金量)的大小表示。而软技术的投入主要以(劳动力数量)表示。6、技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微观问题和宏观问题7、农业技术经济学三要素:技术、经济、计量。8、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在性质上是(经济科学),但其结构特征则表现为学科间的

2、相互渗透,有很强的(综合性)。9、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分类:(1)广义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技术、经济、生态、社会以及价值系统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 狭义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技术经济系统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2)宏观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国际、国家水平的农业技术经济学问题。中观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部门、地区水平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微观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企业、事业单位水平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3)狭义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分类 理论农业技术经济学包括的内容:农业技术经济模型、技术经济方法、技术经济史、技术经济学说史。应用农业技术经济学有:种植业技术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林业技术经济学等。10、领会: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

3、要特征:综合性(研究技术与经济的关系问题)、系统性(系统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数量性(以量的分析为主,进行定量计算)、比较性、预测性、决策性、优选性。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劳动消耗:包括物化劳动消耗是指农业生产资料的消耗(包括种子、肥料、水、电、农机具、仓库、建筑物等)和活劳动消耗(指掌握一定生产技能或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的人实际消耗的劳动量);且活劳动只能消耗,不能占用。2、经济效果:是对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经济上合乎目的性程度的评价。包括社会劳动节约程度、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利用程度。(识记)经济效果是经济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是经济效果的延伸和扩展。3、技

4、术效果包括:中间效果和终极效果。(只有自然属性不具有经济属性)评价技术中间效果的指标:研究肥料利用率,全价饲料配合比例,种子发芽率,农机作业合格率。特点是没有劳动产品。评价技术终极效果的指标:。单位肥料增产粮食;全价饲料转化效率。特点是有产品。4、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关系:一致性、矛盾性5、农业经济效果的特点:相关性、持续性、综合性、多样性、不稳定性。6、经济效益临界=(所得所费)或(产出投入)0(领会) =(所得/所费)或(产出/投入)17、经济临界点:是标志着经济效益发展变化的极限,是在经济上引起质变的地方,也称盈亏点或转折点。8、经济最佳值:是可行性区间内最符合经济目标的某一具体数值,可

5、以是最高产值,最大值,或最大纯收入等,是可行性方案的最佳选择。9、提高经济效果的五种可能:经济效果=劳动效果/劳动耗费。(1)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同时增加,劳动成果的增加量大于劳动耗费的增加量;(2)在劳动成果一定的情况下,减少劳动耗费;(3)在劳动耗费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劳动成果量;(4)在劳动成果增加的同时,劳动耗费量减少;(5)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同时减少,劳动成果的减少量小于劳动耗费的减少量。10、木桶效应:一只木桶的盛水量与组成木桶的最短一块桶板之间的制约关系。即是:一个经济总体的整体功能水平不是决定于总体中最强一部分的能力值,也不是决定于总体各部分的平均能力值,而是决定于最弱一部分的能力

6、值。最弱的这一部分就构成了总体的“最小构成因子”,是“最大限制因素”。11、高低差=最大能力值要素的能力值最小能力值要素的能力值12、农业生产资源: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识记)13、农业生产资源的性质:可控性与不可控性、贮藏性与流失性、互补性与互代性、再生性与相对性。14、边际:相对意义上的最后一次。并不是指最终停止增加的那一次,而是增加过程中每一次相对于增加前的一次而言。增加量,可以是正数、负数、有时也可能为零。(领会)15、边际成本:投入资源的单价乘以边际投入;边际收益:产品单价乘以边际产量16、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变动规律:资源报酬固定形态是指随着某项资源投入的增加,产出相应地成比例

7、增加;资源报酬递增形态是指边际投入一定时,边际产品是不断增加的,是下凹的曲线;资源报酬递减形态是资源边际投入一定时,边际产品是不断减少的,是上凸状的曲线。17、农业生产资源报酬递减及其原因:(1)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劳动对象是土地,而生物体和土地在一定条件下,都客观存在着容纳度的界限,追加投资超过土壤和生物的容度便不起作用。造成资源报酬递减。 (2)农田是以土地为主的综合体,在这一综合体中各种生产要素存在着不平衡,有的资源多、有的资源过剩,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客观上存在着生产要素投入的盲目性。 (3)在农业生产中任何一种生产要素都必须和其他生产要素相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在实践中,很难做

8、到生产要素最佳配合。(领会)第三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第一节 制定研究计划1、选好课题项目:是衡量农业技术经济研究工作成果是否有推广价值的先决条件。2、确定课题项目应注意的原则:(领会)(1)选择农业生产中带有关键性的技术项目;(2)优先选择其产品对国计民生有较大影响,并且产品的社会需要量大的项目;(3)优先选择政府和农民最需要解决问题的技术项目;(4)选择难易适当的项目;(5)优先选择成果可以计量,完成时间可以界定,责任可以明确的项目。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1、 农业技术经济资料收集的内容:(1)研究对象的劳动消耗方面的资料;(2)研究对象的劳动成果方面的资料(3)研究对象的技术

9、效果方面的资料;(4)研究对象的可行性方面的资料2、农业技术资料收集的方法:(识记)(1)调查法:实地调查(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通讯调查和报表调查。全面调查:即全面调查是对某项技术经济效果的多方面的表现和各种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范围进行全面的调查。抽样调查:即根据同等可能性原则,选择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单位或项目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然后据以推断全体。可分为随机抽样、机械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等方式。(2)实验法:比调查法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3、总量指标:是说明研究对象所达到的规模和总量水平。是计算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基础。4、平均指标:反映被研究对象的某一数量方面一般水平的综合

10、指标。(P59)第三节 综合评价与方案优选1、农业技术经济的评价内容:技术评价、生态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领会)2、农业技术方案评价的标准与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可行第四章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作用及设置原则(领会)1、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与应注意的问题(1)设置原则:科学、实用;系统、全面;简便、易行(2)应注意问题:复杂问题简单化;缺乏科学态度,存在主观随意性;指标繁琐,主次不分;或零星分散,内容杂乱,缺乏简明适用性;指标含义不明确,计量的内容不一致,尺度不统一。第二节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分类与构成:掌握指标归属。(识记)(1)农业技术

11、经济效果衡量指标:又称主体指标。反映了技术应用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常用指标有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成本、收益与利润等。(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指标:又称辅助指标。反映影响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诸因素的作用及其程度。又可分为:经济分析指标(水平分析指标:劳动成果指标如产量、产值等;劳动消耗指标如工时消耗、用种量、生产成本等。结构分析指标:作物结构、利润结构)技术效果分析指标:常用指标有农作物品种的抗逆性、种子的发芽率、牲畜的产仔率、造林的成活率、农药的杀虫率。生态效果分析指标:常用指标有森林覆盖率指标、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指标、土壤肥力和水土流失指标、自然灾害发生率指标和生态资源动态指标等

12、。(3)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目的指标:反映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指标。主要有产量(产值、利润)计划完成率、人均占有农产品数量、人均收入水平、农产品商品率、农业劳动力人均供养非农业人口数等。第三节 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与应用1、主要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含义及计算(应用)单选(含计算)、判改、名词(1)土地生产率:是反映土地投入量与产品产出量的比例关系。是衡量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公式:土地生产率=产品量或产值量/土地面积 单位土地面值产量或产值指标=产量或产值/土地面积 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指标=(农产品产值-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土地面积 单位土地面积纯收益=(农产品产值-生产成本)/土地面

13、积(2)劳动生产率:反映了产品产量与劳动消耗的比例关系。实际上是指活劳动生产率。 公式:劳动生产率=产量或产值/(活劳动时间+物化劳动时间)(3)资金生产率:是指在生产投入的资产与生产成果的比率。(4)基建投资效果指标:公式:基本建设投资回收期(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年平均利润增加额(或年平均成本节约额) 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系数=年利润增加额(或年成本节约额)/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投资效果系数通常大于零而小于1。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经济效果越好。投资总收益率:=【(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投资年收益额)/投资总额】100%含义:是指新增加的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年收益总额与投资总额之比。 投资年利润率=(年平

14、均利润增加额/投资总额)100% K1 K2 追加投资回收期=( K1K2)/ C2C1)注:K表示投资总额,C表示成本总额货或利润总额追加投资回收期指标只能用以衡量投资方案的相对经济性,而不能指出投资方案的优劣程度的绝对数,因而追加投资回收期是一个相对的投资效果指标。2、选用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遵循的原则:(1)根据评价对象的内容选用指标。(2)根据评价要求选用指标。农业技术措施分为以下三类:不需要追加费用支出就能增产的措施,如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配种等。需要追加日常性费用才能增产的措施,如增加施肥、增加标准饲料等。除了追加日常性费用外,还需要采取基本建设投资的措施。如兴修农田水利、购置

15、农业机械等(3)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选用指标。第五章 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一般分析方法第一节 一般分析方法概述 我国研究农业技术经济问题一般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试算分析法、连环代替法、综合评分法等。 (1)比较分析法:将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指标、目的指标或分析指标分列出来,进行对比,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2)试算分析法:对未实施的方案估算它们的经济效果,进行对比选优。(3)连环代替法:从技术方案内部找出影响或制约经济效果的主要因素的方法。(4)综合评分法:是解决多方案、多指标的优选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一般分析方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方法。以上四种分析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初等数学。第二节 比较分析法1、比较分析方法的原则:劳动对象可比性、资源可比性、技术功能的可比性(如,犁耕、机耕)、消耗费用的可比性、价格指标的可比性、时间的可比性、空间的可比性、特定因素的可比性(领会)2、比较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农业生产的规模、水平、速度、结构和效益等有关指标对比和评价(领会)3、比较分析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