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概要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42494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概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2002年浙江省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入世和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在“就业优先原则”的前提下,基本上形成了就业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态势,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面对取得的成绩,客观、公正而又冷静地分析浙江省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做好浙江省2003年及今后更远时期的劳动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浙江省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 1、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为我省就业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根本

2、的条件。 (1)我省GDP的快速增长,对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横向上看,我省GDP增长为2002年上半年列全国前茅。据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02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长为7.8%,北京市GDP增长9.1%,广东省GDP增长10.7%,上海市GDP增长10%,江苏省GDP增长11.2%。浙江省GDP增长为1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2个百分点,且高于经济经济发展较快的上述省、市。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快增长促进了劳动力的有效需求。1998年全省从业人数为2612.54万人,到2001年为2796.65万人,年平均增长2.3%。近三年来,我省在企业改制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中,虽然国有企业、

3、城镇集体企业平均每年减少44万人,但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和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却平均每年增加65万人。 (2)投资、出口、消费需求拉动了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消费需求上,2002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工12.3%,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在出口上,2002年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直接影响全省劳动力需求的提高及其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1998年到2001年全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由42.4:32.7:24.9调整到35.4:32.2:32.4,城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308万人增加到363万

4、人,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仅由238万人增加到256万人。 (3)财政收支增长较快,百姓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需求不断增长。财政收入在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较快的增长。2002年上半年,全省政府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582.9亿元和28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4%和20.9%。居民工收入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2002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28元,同比实际增长19.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960元,同比实际增长8.8%。与此同时,劳动力需求明显上升。2002年上半年劳动力景气指数达110.4,为1998年来的最高点,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提高7.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

5、业企业2002年5月末从业人员增长8.7%。 2、就业模式得到根本转变,劳动力市场逐步成熟,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影响我省劳动力平等就业的种种壁垒开始打破。一是户籍制度壁垒的消除进一步打破了劳动力的城乡二元分割和地域分割。户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大大促进了劳动力在我省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劳动力的择业权在空间上得到解放,农村劳动力的择业机会大大增加,城镇劳动力流动日趋频繁,劳动者依法享受的平等就业权进一步得以实现。据统计,目前外省流入我省就业的劳动力近370万人,浙江省流到省外的劳动力有280多万人,我省劳动力在省内不同地区间流动的达680余万人。二是社会保险的全面实施畅通了不同所有制企业间

6、的劳动力流动。2002年我省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和劳动法的执法力度,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社会保险逐步向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延伸,截至2002年9月末,全省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由1998年的378万人增加到目前的668万人,全省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为375万人,全省已有73个统筹地区启动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达到407万人。同时,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不断健全。三是劳动者的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彻底打破,劳动力流动的身份壁垒逐步消失。一方面,劳动合同制的全面实施,企业内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被彻底打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在企业统称为员工。另

7、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得到较好实施。从农村劳动力的使用上看,机关、事业单位已不再把劳动力拒之门外。 (2)市场化就业机制进一步得到确立。一是单位用人和劳动者求职找市场的氛围逐步形成。一方面市场主体的发育不断成熟。从用人单位上看,“用工市场化、失业显现化”已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就业找市场”的择业观已深入人心,“一职定终身”既不为企业所赞成,更不为劳动者所接受。就业无贵贱,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就是实现价值的观念已经形成。二是劳动力市场价格引导机制得到进一步确立并不断完善。从总的情况看

8、,目前我省除丽水市外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发布机制都已建立。其中宁波市从工种、专业技术等级、登记注册类型、学历等4个不同角度公布了2002年市属企业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经济越发达的沿海地区,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指导性越强,分类越细化,覆盖的范围越广。从劳动力市场上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除了反映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外,更反映了劳动力的资本存量与劳动报酬的关系,呈现劳动报酬与劳动力资本存量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专业技术等级越高,劳动报酬越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学历越高劳动报酬越高。三是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的复杂化以及就业观念的更新,就业形式呈现日趋灵活多样化。人才柔

9、性流动是一种充分发挥优秀劳动力共享的就业形式。各类人才通过“柔性流动”的方式,可以不迁户口、不转劳动人事关系,但劳动报酬、住房、职称晋升、子女教育等各方面与在职职工和常住户口人员享受同等待遇。2001年我省通过“柔性流动”引进各类人才15381名。人才租赁为一些企业用人单位提供了方便。据统计,目前我省登记注册从事人才租赁的中介机构有70多家。农村劳动力阶梯性转移已成为农民致富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阶梯性转移的表现形式为偏远山区的农民到集镇落户,集镇上的农民到市区发展就业。独立于单位就业之外的就业形式蓬勃发展。其中包括自主型就业,如律师、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服务型就业,如家庭小时工、

10、街头小贩和其他类型的打零工者;自雇型就业,如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者。 (3)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成本,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动态灵活性。就业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高科技的运用,不断提高就业服务工作的节奏和工作效率,提高服务的社会化程度。目前全省已有各级各类职业介绍服务机构1762家,1998年到2001年,累计为694万名城乡求职者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其中有441万人走上了就业岗位,职业介绍成功率达64%。与市场化相适应,近年来,我省努力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制度并轨,根据浙江实际,规定从2001年

11、开始,企业新的减员不再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截至2002年9月底,全省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已从1998年底最高峰时的30.4万人下降到0.53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从15.4万人下降到0.47万人;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由3422个减少到96个。到2002年底,我省所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基本停止运作。 3、以个私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 (1)从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上看,以个私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我省个体经济户数从1995年的1543449户上升到2001年的1580315户,从业人员从1995年的541275人上升到2001年的2773251人,总产

12、值从1995年的2324.78亿元上升到2001年的5748.87亿元。私营经济户数从1995年的71556户上升到2001年的208826户,从业人员从1995年的1053253人上升到2001年的3471061人,总产值从1995年的1134.78亿元上升到2001年的5828.88亿元。 (2)从全社会从业人员上看,以个私经济为主的非公有制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从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从业人员变动情况看,个私经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快速增强。国有经济的从业人员比例从1990年的11.0%下降到2001年的6.6%,城镇集体经济从业人员的比例从1990年的7.4%下降到2001年的1.5%,而城镇

13、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比例从1990年的1.2%上升到2001年的8.4%。从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趋向上看,个私经济成为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主渠道。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去向1990年国有经济单位为12.57万人,到2001年下降到1.92 万人,而城镇个私经济1990年为2.81万人,到2001年迅速上升到27.94万人。 (3)从不同产业看,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扩大就业主方向。我省第三产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经营方式灵活、吸纳劳动力强的优点得到迅速发展。2002年上半年,全省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9%,其中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邮电通信业、社会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增加值

14、分别增长13.0%、14.8%和12%。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变化情况看,第三产业从1990年的433.79万人迅速增加到2001年的905.92万人,其比例从17.0%迅速上升到32.4%;第三产业城镇从业人员从1990年的224.47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363.09万人,其比例从44.4%上升到58.3%。 (4)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我省的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有益岗位。 我省乡镇企业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异军突起后,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多元产权、多业并举”的发展方针指引下,进行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了乡镇企业产权流动重组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同时引进高素质的劳动力,

15、大大促进了企业产品调整和技术含量的提高。从乡镇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上看,近3年来,全省乡镇企业提高新增职工115.8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8.6万人,成为吸纳城乡劳动力最多的时期。据统计,目前进入乡镇企业就业的员工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比重已达到42.83%,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于乡镇企业,在20-40岁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务工经商的达78%左右。同时,我省乡镇企业通过创办工业园区充分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目前全省已有900个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入园企业24571家,创造就业岗位120多万个。如我省市场经济活跃的义乌市相继建成7个工业园区,不仅有力地带动了城市化进程,而且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

16、。另外,还有乡镇企业在县城以上城市开办的专卖店、连锁店、经营服务部及科研开发中心超过20万个,合资或独资兴建的星级宾馆、饭店30多所。目前全省乡镇企业从事交通运输、商品流通、饮食及其他服务业的职工达85.4万人。 二、浙江省就业存在的问题 1、我省劳动力资源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较为突出 从我省劳动力的供给上看,目前劳动力资源供给压力主要来源于四条“洪流”的汇聚:一是下岗失业流。从下岗人员情况看,随着我省下岗职工出中心和失业保险并轨步伐的加快,到2002年9月末,全省城镇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总量继续减少,但失业人员迅速增加,到2002年9月底,我省求职人员中属于就业转失业人数为112081人,新成长失业青年45903人,其他失业人员25598人。据测算,“十五”期间我省城镇每年结转失业和当年转失业的人数为50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