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领导干部怎样看财务报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440412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25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领导干部怎样看财务报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企业领导干部怎样看财务报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企业领导干部怎样看财务报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企业领导干部怎样看财务报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企业领导干部怎样看财务报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领导干部怎样看财务报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领导干部怎样看财务报表(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干部怎样看财务报表于久红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北京经理学院、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财务系教师于久红。为大家讲解的课程是领导干部怎样看财务报表。第一部分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第二部分 资产负债表分析;第三部分 利润表分析;第四部分 现金流量表分析;第五部分 财务比率分析;第六部分 财务报表综合案例分析。1.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本章的学习要求有六点:一、了解财务报表分析有哪些需求者以及他们分别需要哪些信息。二、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主要原则、使用资料和范围。三、一般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四、一般掌握财务报表分析及其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性。五、一般掌握财务报表附注和决策的相关性。六、重点

2、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1.1 财务报表的含义财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文件。包括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 。1.2 财务报告的构成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利润分配表;5)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6)会计报表附注。1.3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告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的系统认识企业的过程。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的起点是阅读会计报表,终点是做出某种判断,包括诊断、评

3、价和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中间的分析过程有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分析和综合等认识事物的步骤和方法组成。其中,分析与综合是两种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因此,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所谓分析就是从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认识企业活动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1.4企业的三种基本活动企业的基本活动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三类。筹资活动是指筹集企业投资和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发行股票和债券、取得借款,以及用其它方式筹集资金等。投资活动是指将所筹集到的资金分配于资产项目,包括购置各种有价证券、固定资产和无形资

4、产及其对上述资产的处置活动。投资是企业基本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营活动是指在必要的筹资和投资前提下,运用资产赚取收益的活动,它至少包括研究与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五项活动。经营活动是企业收益的主要来源。企业的三项基本活动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1.5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财务报表的使用人有许多种,包括权益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员、政府机构和其它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人士。他们出于不同的目的使用财务报表,需要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分析程序。1)债权人。债权人是指借款给企业并得到企业还款承诺的人。债权人关心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债权人可以分为,短期债权人和长期债权人。债权人的主要决

5、策是决定是否给企业提供信用以及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债权。他们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为了回答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公司为什么需要额外筹集资金。2公司还本付息所需要的资金可能的来源是什么。3公司对于以前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是否能按时足额偿还。4公司将来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借款。2)投资人。投资人是指公司的权益投资人,即普通股东。普通股东投资于公司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财富,他们所关心的,包括偿债能力、收益能力以及风险等。权益投资人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为了回答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公司当前和长期的收益水平高低,以及公司收益是否容易受重大变动的影响。2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何,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风险和报酬如何。3与其它竞争

6、者相比,公司处于何种地位。3)企业管理层也称经理人员。是指被所有者聘用的、对公司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的个人组成的团体,有时称之为“管理当局”。经理人员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经理人员可以获取外部使用人无法得到的内部信息,他们分析报表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报表。4)政府机构有关人士。政府机构也是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人,包括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如国资委等)、证券管理机构(如证监会)、会计监管机构和社会保障部门等,他们使用财务报表是为了履行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责。1.6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报表分析和能力分析。其中,报表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分析、

7、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股东权益变动表分析四个方面。企业能力分析包括六项内容: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分析、获利能力分析、投资报酬分析、现金流动分析。这些能力分析往往是以比率分析的形式进行的。这六个能力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公司偿债能力很差,收益能力也不会好。收益能力很差,偿债能力也不会好。提高资产运用效率有利于改善偿债能力和收益能力。偿债能力和收益能力下降必然表现为现金流动状况的恶化。1.7 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是指各类报表使用人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遵循的一般规范,可以概括为:目的明确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全面分析原则;系统分析原则;动态分析原则;定量分析

8、与定性分析结合原则;成本效益原则。1.8 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步骤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七步:1)明确分析目的2)设计分析程序3)收集有关信息4)将整体分为各个部分5)研究各个部分的特殊本质6)研究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7)得出分析结论1.9 财务报表分析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和原因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按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进一步分类。1按比较对象的不同,其比较的方法有1与本企业不同时期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又称趋势分析。趋势分析就是分析期与前期或连续数期项目金额的对比,这种对财务报表项目纵向分析的方法,是一种动

9、态的分析。通过分析前期与当期(如上月、上季、上年同期与本月、本季、本年同期)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金额的对比,可以从差异中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改进工作。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项目的比较,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发展动态,以揭示当期财务状况和营业情况增减变化,判断引起变动的主要项目是什么,这种变化的性质是有利还是不利,发现问题并评价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2与同类企业或行业平均数进行比较,又称横向分析。将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与同行业的平均指标或同行业中先进企业指标对比,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成绩。与行业平均指标的对比,可以分析判断该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和先进企业的指标对比,有

10、利于吸收先进经验,克服本企业的缺点。3与预算或计划进行比较,又称预算差异分析。将分析期的预算数额作为比较的标准,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距就能反映完成预算的程度,可以给进一步分析和寻找企业潜力提供方向。2按比较内容的不同,其比较的方法有:1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如总资产、净资产或净利润),分析研究其成长能力。2比较结构百分比(如将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转换成结构百分比报表,以分析发现有问题的项目,揭示进一步分析的方向。)3比较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是用倍数或比例表示的分数式,它反映各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代表了企业某一方面的特征、属性或能力。财务比率的比较是最重要的比较。它们是相对数,排除

11、了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对象建立起可比性,因此广泛用于历史比较、同业比较和预算比较。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有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某一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具体有: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两种。1连环替代法。依次用实际值替代标准值,以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2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因素的实际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的方法。1.10 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要求根据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第十九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应当满足以下要求:第十二条客观性原则。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

12、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它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第十三条相关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第十四条清晰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第十五条可比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

13、相互可比。第十六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第十七条重要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第十八条谨慎性原则。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第十九条及时性原则。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1.11 财务分析所使用的资料1)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应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

14、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它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该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资产负债表是指反应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利润表是指反应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指反应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2)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附注应当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相关信息应当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

1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附注一般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披露。1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2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3 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等。4 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包括下一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重大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5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6 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终止经营税后利润的金额及其构成情况等。7 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提议或宣布发放的股利总额和每股股利金额(或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总额)。3)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有密切关系,财务分析人员必须注意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有关审计报告。1财务报表审计。按照我国现行规定,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国有控股或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要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