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人(定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439399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的主人(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黄河的主人(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黄河的主人(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黄河的主人(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黄河的主人(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河的主人(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的主人(定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的主人(定稿)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语感,并领会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以及他那高超的驾驶技术。 4.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明白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激发学生勇于挑战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成为生活和学习上的主人。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体会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词析句,使学生明白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1、 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图片欣赏。

2、师点: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有一条大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被誉为“母亲河”,它就是黄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的主人,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全班交流。2、 学习新课 1、请孩子们带着问题自由通读全文,浏览旁批,寻找答案。学生交流读课文、读旁批的发现。 2、细读第一段,理解感悟黄河的磅礴气势,总结学法。 (1)过渡:黄河到底是怎样的呢?课文是如何用语言文字描写的?略读课文,找出描写黄河的语句,再读读旁批,说说你的收获。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全班交流体会。大屏幕展示第一自然段,男生读,交流体会。课文是抓住什么来批注的?从批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还可以抓住哪些词语来批注?近义

3、词理解“胆战心惊”(心惊胆战、心惊肉跳)相机板书:黄河这样的黄河应该怎么读?引导再次感情朗读。回忆旁批方法(抓重点词句感悟批注)这节课将继续用抓重点词句感悟批注的方法进行批注学习。大屏幕展示具体方法:(读、找、悟、批、)3、师:黄河水波涛汹涌,让人胆战心惊。可是课文中却这样写到:(女生读)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1)反馈交流: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感受、体会)相机板书词语: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还想知道什么?“如履平地”是什么意思呢?(如同在平地上行走一样)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4、你能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

4、、镇静和机敏呢?请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阅读27自然段,用勾出相关的词句,并写下你的体会。课件展示批读方法。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反馈交流(1)、认识“羊皮筏子”。你最关注的是哪些词句?(选读交流)从这些词句你体会到了什么?(羊皮筏子小、轻,在黄河上行走十分危险)相机板书:羊皮筏子出示: 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他整个儿吞没。 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止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羊皮筏子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

5、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2)、(小组读)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声,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谈笑风生是什么意思呢?这么大的风浪,他们竟是如此的悠闲,竟有心思浏览风景,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她们面对黄河的勇气和对艄公的信任)相机板书:乘客。 (3)、出示句子:(小组读)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进。你是抓住哪些词语来感悟批注的?(撑、注视、破浪前进)(专心致志、小心、大胆)这是抓住艄公的动作和神态来描写,结合旁批你从这些词语能体会到什么?写下来。(艄公技术高超,沉着,智慧)句中“小心、大胆”,在这里是否矛盾?“小心”是指他注意水势,看

6、清楚前进的方向,体现了他的镇静、智慧。而“大胆”是指他在合适的时候,赶紧前进,能更快的到达对岸,保障乘客的安全。体现了他的勇敢、机敏。 展开想象:巨浪滔天时,艄公( )漩涡突现时,艄公( )浪势较小时,艄公( ),加深理解“小心”与“大胆”。 5、此时再读,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赞美地语气齐读)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此时,你最想对艄公说什么?课件出示:以“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呀,我敬仰你”为开头说一段话。可以选用书上的词句,更可以说你自己此时的感受。我们感受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正是有了这份从容与大气,才有了“黄河的主人”的赞

7、誉。此时,你是如何理解“主人”的?交流。 6、写作特色:课文的题目是黄河的主人,课文有对艄公的直接描写,但同时也描写的是黄河的险恶、羊皮筏子的小、险和乘客的从容,这是为什么?(板书: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衬托了艄公的品质,突出了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齐读中心句,感悟。 三、拓展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也非常的精彩,你们凭借敏捷的思维、大胆的发言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到这儿我想把爱迪生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请看大屏幕,齐读: “坚强者在命运风暴里奋斗。爱迪生” 相信同学们在今后也一定能像艄公那样凭借自己的勇敢与智慧演绎人生的精彩,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命运的主人! 四、推荐书目 推荐

8、读大森林的主人。相信你会有新的收获,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来交流。 附1:板书 31 黄河的主人 勇敢、智慧 黄河 艄公 羊皮筏子 镇静、机敏 乘客 正面 侧面附2:教学反思 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本篇课文主要通过对羊皮筏子、艄公、乘客的描写,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被誉为“黄河的主人”。根据新课改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两个方面:首先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其次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那么怎样让学生体会黄河的气势和艄公的品质呢?我在教学中大胆取舍文本,体现“球形教学特色”。本文“

9、球心”是体会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教学中紧紧扣住文中的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然后由这个重点总领全文,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的惊险,乘客的谈笑风生等方面来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课文的关键之一就是通过反复的阅读来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的阅读,我们除了感受到羊皮筏子上的艄公的高贵品质,还深刻的体会出了“我”对于羊皮筏子上的艄公的热情洋溢的赞美和佩服之情。

10、在教学中,考虑到本文的性质(批读课文),因此,在朗读感受黄河的气势时,我引导学生边学边总结批读方法,接着运用这种方法自读自悟感受艄公的品质,然后全班交流感受并相机指导有感情地阅读,在不同方式的朗读中感悟体会。但在教学中,自己感到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首先在理解感悟黄河的磅礴气势时,是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语言文字,并大胆想象黄河的样子后再出示图片,这样就留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学生就有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被一张张图片先入为主,这样可能每位学生脑海里就会出现不同样的画面吧。其二、在本堂课上,学生的朗读训练也有指导不到位之处。由于时间紧迫,在指导阅读羊皮筏子的相关句子时不

11、够充分,如果可以放手让学生阅读,从读中去感受羊皮筏子的小、轻以及在黄河上行走的险。第3、 课堂上,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还很欠缺。比如在感受黄河之后,可以说说你还能用哪些语言文字来形容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波涛汹涌、水流湍急、汹涌奔腾)以及黄河带给你的感受(心惊胆战、心惊肉跳、面入土色、魂飞魄散)。这样,既让学生深刻体会了黄河的气势,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还有在点明什么是“主人”之后,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哪些人凭借什么也成为了“主人”,既加深了对“主人”一词的理解,又开发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新课程理念如何转入课堂实践,我们的教师关注点是什么,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我对此又有了

12、新的认识。新课程的教学需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才能达成有效结果。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只有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体现出来。语文教学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本身,更是活动的过程、方法,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和运用,这是动态的、鲜活的、富于变化的过程。教师要敢于摆脱教材和预设教案的束缚,明确自己的引导、启发、点拨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而不是设置圈套,变相牵引,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深入研讨课文、全面筛选资料、细致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考虑“一种”或“几种”教学思路,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组织教学。这也是我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奋斗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