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申辩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434052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6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格拉底的申辩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苏格拉底的申辩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苏格拉底的申辩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苏格拉底的申辩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苏格拉底的申辩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格拉底的申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格拉底的申辩(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格拉底的申辩,潘宇娇 张金,作者及人物的介绍,柏拉图,柏拉图(Plato, 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另有其他概念包括: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含义。,人物生平 家庭环境 学术生活 思想来源 主要著作 思想概述 教育观 影响 爱情观,家庭环境 一般推测柏拉图出生的年份应该是在公元前427年或前428年的5月或12月(如同其他早期的西方哲学家,他的出生日期也依然未知)。柏拉图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阿里斯通(Ariston)、母亲是

2、克里提俄涅(Perictione),他在家中排行老四。他的家庭宣称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柯里西亚斯(Critias)的侄子,不过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仍有争议。依据后来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说法,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来因为他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但第欧根尼也提起了其他的说法,柏拉图这个名字也可能是来自他流畅宽广(platuts)的口才、或因为他拥有宽广的前额。由于柏拉图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华,古希腊人还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并称在柏拉图还是婴儿的时候曾有蜜蜂停留在他的嘴唇上,才会使他口才如

3、此甜蜜流畅。,学术生活 柏拉图起初打算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但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雅典民主制失利,随即“三十僭主”上台执政。“三十僭主”转而又被新的代议制政府取代。在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他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德米创立了自己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阿卡德米坐落于一处曾为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

4、斯(Academus)住所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学院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很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据说,柏拉图在学园门口立了块碑:“不懂几何者不准入内”。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思想来源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哥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著作的三个阶段 柏拉图的著作主

5、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阶段,“苏格拉底”的对话; 2成熟期的对话,包括理想国; 3后期的对话,包括法律篇。,思想概述 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教育观 柏拉图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

6、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中年开始从事教育研究活动。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

7、世界。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影响 柏拉图的理论,被1949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对西方哲学的启蒙作用被普遍认可,也因为他卓越的人格而备受尊重。,柏拉图式的爱情,苏格拉底,苏格拉底( );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

8、教育人们了。,苏格拉底的罪名 表面上看,雅典民主派控告苏格拉底的原因,是担心苏格拉底对民主制造成威胁。因为民主派的敌人阿尔喀比亚德、克罗提亚等人受到苏格拉底的很大影响,而苏格拉底又曾表示过对民主制的不满;实际上并不是苏格拉底威胁到了雅典的政治生活,而是他威胁到了雅典民主派的代表阿奴图斯和莫勒图斯的政治名望和尊严。因此,阿努图斯与莫勒图斯对苏格拉底起诉了两项罪名:败坏青年和不虔敬。,从根本上讲,教育和哲学的目的是一样的,因为教育属于哲学活动的一个部分,既然苏格拉底是哲学家,那么他也就是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不是把某些观念灌输给人们,而是激发人们关爱自己的灵魂。然而,这种伟大的自由教育也蕴藏着很多危

9、险,比如他能教出柏拉图和色诺芬这样的好弟子,门下也会出现阿尔喀比亚德、克罗提亚、卡尔米德这类不被雅典人认可的罪人。而这些“不肖子弟”正是他被起诉的理由,因为他们在希腊与斯巴达的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不但没有参战,反而站在了斯巴达这边,雅典被打败后政治制度顺应了斯巴达的寡头制(三十僭主制),后来斯巴达国王普雷斯托安那克斯与雅典将军尼西阿斯协议签订了尼西阿斯和约,他们又回到了雅典,自然就成了雅典城邦的罪人。莫勒图斯还说他唆使他们不信神,而不是教育他们航海术和医术等,这些就是所谓的败坏青年。,苏格拉底之死 事实上苏格拉底完全可以选择不死的。他有着一大批热爱他的学生。而这些学生中也有很多有钱有势的达

10、官贵人。他的其中一个学生曾经买通看守牢房的,默许苏格拉底的离开。狱卒打开牢门,苏格拉底死前问狱卒我可以出去走走吗?狱卒内心窃喜。可是没想到苏格拉底两小时后又回来了。原来他是去向他热爱的城邦告别! 苏格拉底热爱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理想有丝毫的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选择死亡。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他相信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万事万物都是神有意识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他没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对他的召唤,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也许人们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顽固,执迷不悟,但是惟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内心世界的人,才会为他的智慧与忠诚所折服:智慧使他看到并一直紧紧关注着

11、的众人未曾察觉的美德,忠诚的是于他自己热爱的城邦,于他一生遵从的法律,于他永恒不变的理想,“稍有价值的人不会计较生命的安危,他唯一顾虑的也不是行为的善与恶” 如忒提斯之子一样拥有不肯受辱藐视生命危险的气概 坚守岗位,不辞行险,不顾一切不顾生命安危,宁死勿辱,冒死守职,一生从事爱智之学,检查自己检查他人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十分忠诚的人。,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

12、师。,苏格拉底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等等。他认为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我一生,总是这样一个人:不曾背义而对任何人让步,不论诽谤我的人所指为我的弟子或其他人,我不曾为任何人之师,如有人,无论老少,愿听我谈论并执行使命,我不拒绝,我与人接谈不收费不去报酬,不论贫富一体效劳,我发问,愿者答,听我讲,其中有人变好与否,不应要我负责,因为我不曾应许传授什么东西给任何人,如有人说从我吃私下处

13、学会或听到他人所不曾学,不曾听的东西,请认清他说的不是实话。”,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自己知道自己无知。 ”他以自己的无知而自豪,并认为人人都应承认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认为很多人都是无知而自命有知的,“不智而自命为智,因其以所不知为知”他认为,他智过于人,也就在于,他不自命之知。,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然而,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阅读P233第四段 为法律为公道而冒险一切(维持公道,无私) 不作任何背义慢神的事(忠诚于神) 不怕死,宁死不屈(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