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资料(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30745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资料(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资料(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资料(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资料(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资料(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资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资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由一栋办公楼和购物中心组成,其中办公楼部分高度为25层,购物中心部分主体为3层,局部5层,地上总建筑面积为73892.97平方米;地下建两层停车库,总建筑面积为21374.8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为21374.80平方米。弱电机房、信息机房均设在地下一层。二、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汽车库、停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智能建

2、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 -200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0 -9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5 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4-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 -200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 -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6 -200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建筑设计图纸及资料三、设计内容 本方案设计包括以下十个系统:1)综合线槽2)综合布线系

3、统3)语音通讯系统4)计算机网络系统5)有线电视系统6)安全防范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7)信息发布系统8)无线对讲系统9)公共广播系统10)电梯五方对讲系统11)远程抄表系统12)机房工程四、综合线槽弱电系统设置一套200mm*100mm的水平线槽,地下一层水平线槽互通,主干线槽设置为400mm*100mm,地下一层从各个弱电竖井至通信机房设置为400mm*100mm。供电部分在地下一层从信息机房到各个弱电竖井设置一套100mm*100mm的水平线槽,用于敷设220V电源电缆,实现弱电设备的UPS集中供电。主干线槽设置为100mm*100mm。远程抄表

4、系统从弱电竖井到本层电表房(或强电竖井)设置一套100mm*50mm的水平线槽。公共广播系统在地下一层从消防控制室到各弱电竖井敷设一套50*50的线槽。电缆线槽、桥架敷设宜高出地面2.2m以上。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30mm;在过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得小于50mm。水平线路(除图中注明外)均采用沿吊顶内金属线槽敷设,无线槽处穿钢管敷设到位。线槽穿墙及楼板处,电缆井、管道井与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应用防火材料密闭封堵。五、综合布线系统本系统将语音和数据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系统为开放式网络平台,方便用户在需要时,形成各自独立的子系统。本系统由市政引来通讯光缆进入地下一层的通信机房。系统包括

5、外网(语音点、数据点、无线网络点)和设备网(视频监控点,LED信息屏点)2套物理隔离的网络。系统设计在商业和办公部分每户设置1个弱电箱,箱内安装数据、语音、电视各一个信息点,电话网络插座的设置由二次装修布置。根据TIA/EIA568-A水平线独立应用的原则,布线系统共设计容量为1167个信息点。语音信息点354个、数据信息点381个、无线AP点46个、视频监控点410个、LED显示屏10个。布线系统垂直干线采用光缆和大对数电缆,5层影院机房预留2根6芯多模光缆,水平配线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电缆,水平布线长度不应超过90m。根据信息点分布和信息机房位置,系统共设置13个管理间,管理附近区域的信息点

6、,系统设备间设置在B1层信息机房内。六、固定语音通信系统本系统在商业办公部分设置10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满足物业使用。 程控电话交换机设置在地下一层通信机房布线系统机柜内。 七、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共设置2个网,物理分离为办公外网、设备网。每套数据网络总体上考虑采用二层、星型的全冗余路由拓扑结构,即:核心层、接入层。便于网络的可靠运行、高效管理和业务扩展,并为今后日常化经营建立坚实的数据通信平台。设备网采用双核心结构,接入层交换机光纤双上联核心交换机。系统在商业部分设置了无线接入设备,以无线的方式为这些区域提供信息接入服务。八、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信号接自市政有线电视网,采用邻频传输,用户电平要

7、求644dB。图象清晰度在四级以上。电视信号经过放大、处理,传输至各用户。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分配、分支网络,干线电缆选用SYWV-75-9,支线电缆选用SYWV-75-5。竖井内电视分支分配器箱底距地1.4m明装。竖井以外的分支分配器箱安装在吊顶上50mm.此处吊顶应预留检修口。无吊顶处距顶板300mm。主干电缆在竖井内沿金属桥架敷设。系统共设置354个终端。九、安全防范系统 9.1视频监控系统系统采用数字监控技术,在监控现场设置130万像素数字摄像机,数字视频及控制信号传输至楼层弱电竖井接入以太网交换机,控制中心位于地下一层,存储设备、控制设备、管理设备及显示设备接入核心层交换机。在地下车库、

8、地下及裙楼电梯厅和楼梯厅、大楼主要出入口设置具有红外功能的数字枪式摄像机,在大厦周边、裙楼开放区域设置具有红外动能的快球摄像机,在办公区楼道设置具有红外功能的数字半球摄像机,在电梯轿厢内设置小半球摄像机,共设置摄像机403台。 系统通讯采用双核心网络,核心交换机采用千兆光纤接口与接入交换机互联,接入交换机提供百兆电接口连接摄像机,核心交换机提供千兆电接口和光纤接口连接控制设备及存储设备。本网络主要用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网,同时可以为其他智能化系统提供传输平台。系统由控制中心的UPS集中供电,摄像机采取POE供电方式。系统配置管理服务器及工作站,采用集中存储模式,把所有录像按照25帧/路/秒、4M

9、码流存储30天,显示系统采用8块46寸LCD屏幕无缝拼接。9.2入侵报警系统系统采用现场总线通讯模式,由报警主机及周边设备、防区扩展设备、现场探测设备组成。在大楼的主要出入口、所有楼梯/电梯口设置被动红外探测器,共计设置探测器171台,每台探测器为一个独立防区。在楼层弱电竖井设置8防区扩展模块,用于连接现场探测器。在控制中心设置大型报警主机,可单机扩展至250个防区,采用操作键盘和图形工作站双重管理。由于每台探测器的安装位置附近都设计了摄像机,本系统可与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联动,当有报警发生时,控制中心的监视器上会自动弹出现场图像。系统由控制中心UPS集中供电。4.3电子巡更系统系统采用离线式管理

10、模式,在大楼各层的公共区域设置巡更点,保证巡更线路可以覆盖大楼所有重要区域,共计设置巡更点134个。系统采用图形工作站管理巡更记录。9.3停车场管理系统 本项目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RS485+TCP/IP的通讯模式,保证高效的传输速率;同时可以在停车场内部墙壁上设置手机二维码,利用手机网络接入到相应服务器,调用当前停车场内部分布图,查询自己车的所在位置。系统采用网络架构,可以随时进行局部扩容,为将来的空间发展带来便利。停车场管理系统分为三部分:停车场出入口管理、车位引导与显示、中央收费管理。 停车场出入口管理:在商业中心的地下停车场的两个通道处各自设置一套出入口道闸,进行车辆的出入管理,实现每个

11、车辆出入口都能够同时进出车辆,并配置远距离读卡器、临时卡吞吐机,供散户与长期租户使用。在每个通道上方设置车牌自动识别仪,用于进行车牌识别,智能化图像对比,免除人工对比查看的繁琐。 车位引导与显示:在广场地下停车场内部每个车位上方设置超声波车位探测器与车位指示灯、出入口处设置LED显示屏;其中车位引导单元与车位探测器、指示灯通过RS485协议,连接入车位引导单元(控制器)。按照地下防火分区内车位实际数量,每个区域设置两台车位引导单元(控制器),实时显示车位的详细信息,及时为车主和管理人员提供相关信息。车位引导单元(控制器)上行信号采用TCP/IP协议,汇入每层弱电井接入到计算机网络,传递相关数据

12、到该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存储、显示等。其中车位引导单元完全可脱使用,及时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数据显示仍然能够正常运转。 中央收费管理:在停车场内部,设置中心管理收费站,便于缓解传统出入口处车辆拥堵的现象,车主在停车场内部缴纳费用后可自行离开,在内部车辆较多时刻,还可采用手持收费机,缓解客流的高峰。其中中央收费出放置出入口管理 十、信息显示及多媒体查询系统在大楼外墙影院区域设置一台15米*10米的全彩LED显示屏,用于发布建筑相关信息,管理主机设置在弱电机房。大屏采用挂墙安装方式。在每个商业主出入口的两侧各放置一台触摸查询机,管理服务器设置在弱电机房。每个出入口处布设两个数据信息点用于系统

13、通讯。十一、无线对讲系统 无线对讲系统采用400兆数字无线对讲系统,覆盖范围包括赛格广场地下室和地面各楼层。 系统设置1台数字中转台及室内覆盖设备, 20台带屏数字常规无线对讲机,用于物业、安保、清洁等部门,满足有关岗位人员移动通信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及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系统基站机房设置在地下一层通信机房。室内天线吸顶安装。系统覆盖率95以上(含对应的地下室,重点机房、重点区域必须100%覆盖)。 覆盖区域内场强信号大于35vu/m,建筑红线外小于33vu/m(或按项目当地规定要求); 十二、公共广播系统 本套公共广播系统功能包含背景音乐、公共广播、紧急广播。采用 智能化公共广播主机,模块化设

14、计,系统可以随时进行扩容。 本套公共广播系统按照楼层及其现有消防分区进行划分共计划分为三十九个分区:其中写字楼每个楼层一个分区,商业楼融合消防分区进行划分,公共广播主机房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其中写字楼六层以上共计20个分区,商业楼11个分区,地下停车场8个分区。 扬声器:在写字楼、商业楼等有吊顶处采用3W的吸顶喇叭、每隔6到8米布放一只喇叭;在无吊顶处的长直走廊处,采用3W的壁挂喇叭;在大厅等大空间室内范围采用6W的壁挂喇叭;在地下停车场内部采用指向性强的30W号角扬声器。 音源:由呼叫话筒,远程呼叫站、CD播放机、录音底座、数字调谐器组成。 功率放大器:根据需要采用八通道60W功率放大器(内含

15、一路备用功放模块)、与双通道120W、250W功率放大器,主功放与备用功放之间采用主备功放切换器进行连接,可实现自动/手动切换,防止功放损坏时,造成音源传输不必要的延迟。 广播主机:采用模块化智能广播主机,自带四十路广播分区矩阵模块;四十路消防信号输入,一路输出信号;含有定时、强切等模块,可全区寻呼、自选寻呼、编组寻呼等。十三、电梯五方对讲系统 在弱电控制室和者值班室设置对讲主机,供值班人员使用;在每个电梯机房内部设置对讲分机、分机电话,对讲分机到电梯内部设置轿厢通话器、紧急按钮、电梯底部设置底坑通话器、顶部设置轿顶通话器。线缆使用电梯随行线缆对讲主机到各分机之间采用无线数字技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对讲主机与分机发射天线,统一放在室外,便于信号的接收,避免了以往的繁琐布线,系统可以随时进行扩容。十四、远程抄表系统 远程抄表系统主要由电表,数据采集器、集中器、管理主机等组成。 根据建筑物的各部分的用途,裙楼部分电表设置在电表房、办公部分电表设置在强电竖井。每个楼层设置一台数据采集器(四、五、六层公用一台),通过分线制连接各个采集器。采集器数据汇入集中器,最终汇入到管理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