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诗词选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430704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淮河诗词选摘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秦淮河诗词选摘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秦淮河诗词选摘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秦淮河诗词选摘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秦淮河诗词选摘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淮河诗词选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淮河诗词选摘(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淮河诗词选摘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金陵凤凰台之名最早见于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据至正金陵新志载,在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年),有三只头小足高、五颜六色、叫声悦耳,状如孔雀的大鸟,飞到了秣陵永昌里(今南京城南花露岗一带)王恺家的花园中,停在李树上鸣叫不已。这三只美丽的大鸟招来了一大群各种鸟类,跟随这三只大鸟比翼而飞,当时人们就认为,这三只鸟就是百鸟之王凤凰。各种鸟类随凤凰翔集就是“百鸟朝凤”,被认为是太平盛世的象征。因此,扬州刺

2、史、彭城王义康就将百鸟翔集的永昌里改名为凤凰里,在附近保宁寺后的山上建楼筑台,并命名为凤凰台,所在之山更名为凤台山,保宁寺更名为凤游寺,相邻的街道名改为来凤街等等。凤台山在南京中华门内西南隅,地势高耸,是观赏“大江前绕,鹭洲中分”景点的最佳处。唐朝诗人李白曾登监眺望,留下了不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篇。明初筑城时,由于城垣高崇,景点才被城垣所掩。金陵凤凰台从得名至今已一千五百多年,在改朝换代的沧桑巨变中,凤凰台也几度兴衰,历代文人骚客登台抒怀,写下无数的诗词文赋,怀古论今。世事变迁,古凤凰台已难寻其迹。 长干行(李白)长 干 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3、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长干行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诗人摘取商妇生活中几个典型片断,表达商妇对丈夫的思念爱恋,情感真切,表达细腻,“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也因此成为男女从小相悦的代词。全诗写女子与丈夫离别后的深刻思念,都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真诚平等的相爱和对爱情幸福的热烈追求和向往。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

4、今甘肃省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石头城(刘禹锡) 石 头 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此诗选取了山水明月加以拟人化的描写,在低徊感叹中充满了对兴亡变化的无限沉思。诗中“淮水”指秦淮河。 石头城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关于石头城的由来,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公元前333年楚国灭了越国,楚威王设置金陵邑,并在今清凉山上筑城。 公元前223年

5、,楚国灭亡,秦改金陵邑为秣陵县。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破曹大计途经秣陵县时,特地骑马到石头山观察山川形势。他看到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般蜿蜒蟠伏于东南,而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滨,于是发出了“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并向孙权建议迁都秣陵。孙权在赤壁之战后,迁移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称秣陵为建业。第二年就在清凉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当时长江就从清凉山下流过,因而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此处也一直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 据地质学研究,石头城的岩层是距今大约1亿年到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的浦口组地层,

6、在清凉门到草场门之间的城墙下面,有一块突出的椭圆形石壁,长约6米,宽3米,因为长年风化,砾石剥落,坑坑洼洼,斑斑点点,中间还杂有紫黑相间的岩块,怪石嶙峋,远看隐约可见耳目口鼻,酷似一副狰狞的鬼脸,被称为“鬼脸城”。 乌衣巷(刘禹锡)乌 衣 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首苍凉深沉的怀古诗,诗人通过描写乌衣巷的今昔变化,巧妙地写出了历史的变迁和豪门贵族的兴衰。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另有因东吴乌衣营驻地得名之说)。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

7、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石头城和乌衣巷是刘禹锡金陵五题中的两首,其他三首分别是:金陵五题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金陵五题江令宅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金陵五题生公讲堂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泊秦淮(杜 牧)泊 秦 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当晚唐王朝忧患交迫之时,豪门贵族依然过着

8、醉生梦死的生活,作者对此发出无限感慨。 “商女”,一说为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一说为商人妇。“后庭花”,即乐曲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最为有名,常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旧唐书音乐志引杜淹对唐太宗语:“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齐将亡也,而为伴侣曲。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现存诗二百多首,他的近体诗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尤其七言绝句更是名篇迭出,如过华清宫绝句、赤壁、泊秦淮、江南春等,历代传诵,家喻户晓。赏心亭(张 耒)赏 心 亭 楫迎桃叶家何处,桨送莫愁人已非。 独立东风今古恨,春江无语又

9、斜晖。诗人借桃叶与莫愁的故事,抒发了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感慨。 张耒(1054-1114) ,北宋,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人。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诗学白居易、张籍。凤凰台次李太白韵凤凰台次李太白韵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催行棹,湖拥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郭祥正,字功父,北宋,时人称其诗颇似李白。南京是六朝故都,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诗中用吴国、晋朝之典

10、,而郭祥正用南北朝陈朝亡国之典,颇有现实意义。登赏心亭(陆 游)登 赏 心 亭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陆游(11251210),南宋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 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 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赏心亭再题(范成大)赏心亭再题 天险东南重,兵雄百二尊。 拂云千雉绕,截水万崖奔。

11、 赤日吴波动,苍烟楚树昏。 向无形胜地,何以控乾坤。 范成大,字致能,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人。他晚年居住在苏州石湖别墅之地,自号石湖居士,人称范石湖。他一生创作诗歌数量很多,现还留存于世的有一千九百多首。他对诗歌的艺术追求也很执著,总体风格呈清新自然,而且富于变化。入朝曲(谢 眺)入 朝 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舟。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谢眺(464-499年),南朝齐人,字玄晖,是新体诗的开创者之一。谢眺主张“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他的诗也确如其言。他和沈约等人共同开创了讲究诗歌韵律的“永明体”,在形式上

12、注意声律和对仗,文体一般比较短小。“永明体”促使我国诗歌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 公元490年,时年27岁的谢眺,即将陪同藩王萧子隆前往荆州赴任。他满怀激情,登上紫金山,俯瞰金陵城。那富丽堂皇、气宇非凡的帝都气象,使他感慨万千,挥笔写下此诗。长干曲四首(崔颢)其 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其 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其 三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其 四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崔颢(704 754年),汴州(今开封)人,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世仅四十

13、余首。 “长干”,地名,在南京市南雨花台到长干桥一带,相传在古代,人们送友人出南京,便以送到长干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赠,表达依依不舍的情谊。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横塘”,地名,大概是指今“内秦淮”的中华门到水西门段的秦淮河两岸,这里是建业最繁华的商业区。南京的莫愁湖在六朝时还是长江的一部分,唐时叫横塘,后来由于长江和秦淮河的河道变迁而逐渐形成了湖泊。“九江”,古人说长江下游有九条支流,这里泛指长江下游。) 长干行这是对唱的民歌式的诗,表达了一对同乡青年男女在长江上游偶然相遇的浓郁故乡情结,诗意自然而亲切。登凤凰台(杨万里)登 凤 凰 台 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

14、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 杨万里(1127一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世称诚斋先生,吉州吉水(属今江西)人。绍兴进士,曾任秘书监,官至宝谟阁学士。主张抗金,遭排斥,忧闷而死。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者仅为其一部分。有诚斋集,对理学亦颇多造诣,著诚斋易传。游赏心亭(王 圭)游 赏 心 亭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此诗意境苍凉,寓意隐曲,描写了诗人登赏心亭所见,内心感慨,同时对前代历史教训的深深思索

15、。 作者王圭的资料一时没有查到,哪位朋友若是清楚,请帮助补充。金陵晚眺(傅若金)金 陵 晚 眺 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 白日余孤塔,青山见六朝。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 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 这首诗描写了元朝统治稳定之后,金陵渐趋安定繁荣,吟咏了黄昏时分金陵和秦淮山水之美,表过了诗人向往和平的心情。 傅若金(1303-1342),元代,字与励,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年二十出游,湖南宣慰使阿荣招延为宾客,荐为岳麓书院直学。不久弃去。至顺三年游京师。顺帝时奉命随使臣出使安南,以功得授广州路儒学教授,暴病卒,著有傅与励诗文集。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