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专业杭州苏州上海实习调研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30596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专业杭州苏州上海实习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景观专业杭州苏州上海实习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景观专业杭州苏州上海实习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景观专业杭州苏州上海实习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景观专业杭州苏州上海实习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观专业杭州苏州上海实习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专业杭州苏州上海实习调研(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林理工大学景观学专业景观环境测绘、构成、设计实习报告 姓 名:黄春萍 专业班级:景观学10-2班 学 号:3100949230 指导老师:康秀琴、巫柳兰、 李剑云、赵燕 前言 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掌握课程知识。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系领导的统筹安排以及带队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于2012年6月18日拉开了景观专业杭苏沪实习的帷幕。通过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践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在实践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巩固和运用已学的知识,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基础。 实习杭州为第一站,为期3天;苏州为第二站,为期2天;上海为第三站,为期4天。主要以实地

2、考察、实地测量、老师讲解和速写等方式进行。通过各个项目的参观学习,记录笔记,分析思考,完成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此次是历届实习时间跨度大,任务量繁重,给带队老师强大的精神压力以及学生极大的体力考验。本实习报告是作者结合课本所学与实习内容,参照笔记与相关网络资料,总结完成的,由于个人水平等相关原因,报告内容可能有所疏漏偏差,望批评指正。目录第一部分:实习概况 实习地点4 实习时间4 实习形式4 实习小组信息4 实习指导老师4 实习时间、景点安排4 实习指导思想5 实习目的与要求5第二部分:实习内容 实习课程内容5 参观内容5-16 第一站:杭州5-8 第二站:苏州8-13 第三站:上海13-16

3、第三部分:案例分析16-18第四部分:实习总结18-19第一部分:实习概况1、 实习地点:杭州、苏州、上海2、 实习时间:2012年6月18日至2012年6月28日3、 实习形式:专业老师带队,专业集体出动4、 实习小组信息:组长:倪妮组员:刘秋叶、李孟秋、李翔、黄春萍5、 实习指导老师:康秀琴、巫柳兰、李剑云、赵燕6、 实习时间、景点安排:地点/景点实习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备注 杭州(19-21)19号:太子湾公园20号:西湖、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南宋御街21号:西湖、南宋御街18号晚学校出发,19号中午到杭州苏州(22-23)22号:虎丘、拙政园、石路步行街23号:留园、苏州博物

4、馆、金鸡湖公园、观钱街、七里山塘22号早上杭州出发至苏州。上海(24-27)24号:同济大学四平校区、世纪公园25号:崇明岛东滩湿地公园、外滩夜景26号:上海后滩公园、城隍庙27号:南京步行街、上海火车南站24号早苏州至上海,27号乘车返校7、 实习指导思想: 景观环境测绘、构成、设计实习是我们景观学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入门学习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我们认识和了解景观专业的一个重要过程。通过认知实习,我们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专业服务方向以及本专业毕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使我们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的动力。 1、通过参观实习、实地考察、分析讨论,学习和掌握

5、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和造园艺术手法。学习和掌握我国现代城市园林的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内容、形式、规划和特点。了解了湿地的作用及其保护。2、学习现代城市各类公园的规划设计内容、特点,包括公园内容,功能分区,出入口位置,道路和河湖系统规划,种植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园林设施,掌握现代城市各类公园规划布局原则、尺度、比例和方法。3、分析苏沪杭等地城市各类公园的规划布局和绿化设计的优缺点,比较我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造园艺术、布局原则等方面的异同点。八、实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实地参观走访杭苏沪三市,学习和总结我国具有代表性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城市园林的先进经验和成就,进一步掌握和扩大园

6、林专业,了解景观工作的意义和承担的责任,为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从事景观设计及景观工程的思路提供感性认识和经验教训。与此同时,学习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吸取现代园林景观和风景名胜规划设计的先进理念,收集有关景观案例的素材和资料,丰富感性认识,并对参观的景观案例作出全面的分析评价,收获实习的学习心得并认真完成各项作业。 第二部分:实习内容1、 实习课程内容: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指导书规划设计篇、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外园林史2、 参观内容: 第一站:杭州中国式风景园林1、 实习目的: 通过参观杭州西湖及附近著名的景点、景区及大型公园,了解和学习我国风景式园林的布局特点、园林建筑及其布局与植物绿化配置。

7、 通过参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和南宋御街等著名建筑师王澍的作品,了解王澍如何在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2、 实习地点: 太子湾公园、西湖、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南宋御街、鼓楼、3、 准备资料: 西湖全景旅游图、杭州市城区详图以及各景区介绍资料与导游图等。4、 实习具体景点:太子湾公园太子湾公园位于西湖西南隅,南屏山荔枝峰下。据载南宋皇室庄文,景献两太子葬此而得名。太子湾原为湖湾,由山峦风雨冲刷,泥沙淤积为沼泽洼地。新辟为融田园风韵和山情野趣的大型公园。规划面积为八十万平方米,一期十万余平方米建设竣工。园中以西湖

8、引水工程的一条明渠作为主线,积水成潭,截流成瀑、环水成洲、跨水筑桥,形成了诸如琵琶洲、翡翠园、逍遥坡、玉鹭池、颐乐苑、太极坪等空间开合收放相宜,清新可人的景点。西湖“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西湖上的十处特色风景,最常见的说法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是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面面有景,环水抱山,山报水。它通过堤岸和树木被划分为内湖和外湖,而内湖又由东西和南北两条轴线划分为四个空间,使内部空间层次加深。南北、东西轴线的处理上,采用不同的手法,南北轴线由建筑和曲桥贯穿,东西轴线是堤岸、岛屿组成,两条轴

9、线是自然与人工的对比,形成内部空间主次明显的丰富变化。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丰富了园林层次。另外在南北轴线的建筑由曲桥连接,运用不同的曲度和平面变化延长游线,缓和平淡感,同时利用曲桥来弱化人工轴线的生硬感。东西轴线利用自然的岛、堤、树木配置来打破轴线感,形成空间变化。全岛利用不同植物合理进行空间划分,形成大小不同,或开阔或郁闭的空间,从岛外看岛则树木茂密,林缘线丰富,富有韵律感。植物配置多考虑中秋赏月时的效果,水面多种有睡莲。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连苏堤、西接环湖西路,是一个介于小南湖和西里胡之间的半岛。公园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特点,恢复和发展历史上形成的“花”

10、“鱼”“港”的景色,以牡丹和红鱼为主题形成总体布局方案。全园分为鱼池古迹、红鱼池、牡丹园、新花港、大草坪、密林地和红栎山庄七个景区。景区划分明确,格局鲜明的主题和特色,其中以观鱼的红鱼池和赏花的牡丹园为公园的主景区。空间构图上开合收放,层次丰富,主要导游线连贯各景区,组成一个整体的,具有变化虚实对比的连续构图。以草坪和植物为主题组景,具有开朗、明快的特色。公园植物配置的艺术较高,对园林植物的体型、层次、色彩的对比组合,做了细致处理,全园采用孤植、丛植、群植的自然种植方式,以园林植物组成树林草地、丛林等不同景观和不同功能的园林空间。观赏植物除了牡丹还选择了海棠、樱花为主调,广玉兰为基调。力求景色

11、丰富,季相明显。冬季有腊梅山茶,早春有梅花玉兰,春天有海棠樱花,晚春有牡丹芍药,夏季有紫薇荷花,秋天有丹桂红枫。每个园林空间的植物景色各具特色,有主又从,各景区主调基调书中均有区别。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于转塘镇,周围是青山绿水。新建一期工程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设有视觉艺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和基础教育中心三个教学单位。校区总体规划十分注重校园整体环境的意境营造和生态环境保护,借鉴中、西方大学校园的发展模式,创造一个功能分区合理,融建筑、空间、园林绿化、自然环境于一体的校园总体布局,真正建成符合教育旅游要求的园林式、开放式的校园环境。总体布置从地势和环境特点出发,遵循简洁、高效的原则,分区明

12、确,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可变性、整体性,充分体现了建筑师王澍的思考与主张。如何在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如何利用大学校园的建造规模探索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象山新校园最终呈现为一系列“面山而营”的差异性院落格局。建筑群敏感的随山水扭转偏斜,场地里原有的农地、溪流和鱼池被保护起来,中国传统园林的精致诗意与空间语言被探索行的转化为大尺度的淳朴田园。面对当下中国城市的大规模拆毁重建现象,超过700万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从浙江全省的拆房现场回收到象山新校园,这些可能被当做垃圾的东西在这里循环利用,并有效控制造价,重新

13、演绎了中国本土的重建观念,与此同时也诞生了一种别样的“乌托邦”。南宋御街:南宋御街地处杭州市中山路,是王澍从2007年到2009年历时三年主持设计的杭州市政府历史街区改造项目。这条街上各种建筑风格杂陈,什么都有。王澍说:“这条街这条街原来那么著名,很多人生活里的回忆,都有很多回忆在这个地方。那么城市快速发展20年之后整个城市里老的街区,我们经常说杭州城里有10万间老房子,拆了还剩下1万间的时候,大家就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否则我们都没法说这个城市杭州了对吧,只剩下一个城市西湖,整个的城市都已经完全改变。当时每一个院落里头住满了人,但是都是来租房子的那种承租户,非常错综复杂,咱们中国传统的、西洋传统的,完了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