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地实习报告2013(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30496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6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地实习报告2013(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普地实习报告2013(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普地实习报告2013(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普地实习报告2013(1)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普地实习报告2013(1)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地实习报告201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地实习报告2013(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 资源勘查工程2012级-实验班 安宁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第一章 前言一、 目的任务1) 工作目的: 2013年5月6日2013年5月26日,我们资勘专业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基础地质认识实习。分别在桂林实习区域的六个地点及北海涠洲岛、银滩和冠头岭进行。 本次实习是地质类专业的一次地质认识实习,是在完成了普通地质学课程的学习后进行的。旨在通过本次实习各个环节的训练,使我们掌握、巩固和丰富课堂的理论知识,认识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质现象;认识地层层序和划分标志,学会岩石的野外观察和鉴定,掌握各种地质构造的观察描述等基本工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掌握实习区所能观

2、察到的岩石的结构、构造及矿物组成,认识岩溶地貌的形成及演化规律,认识河流地质作用及阶地的形成,初步掌握侵入岩体的一般特征,建立变质带及围岩蚀变的一般概念,熟悉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学会一般地质素描及示意剖面的作图方法。主要学习(1)罗盘的使用;(2)观察点的记录格式和记录内容;(3)实习区及区域地质概况;(4)河流地质作用特征及其现象;(5)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野外观察、鉴定和描述;(6)岩浆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7)地层的层序及接触关系;(8)褶皱、断层节理和劈理等构造的特征及识别标志。 桂林周边2) 时间、地点(路线)、任务:时间地点(路线)任务2013年5月7日杨堤(理工大学杨堤返回)观

3、察中泥盆统信都组(D2x)岩性及构造特征;观察杨堤中上泥盆统(D2D3)剖面 并作1:10000信手剖面图;观察白沙寿崴断层。2013年5月8日反虹管(理工大学屏风潘家村反虹管返回)观察下石炭统岩关组(C1y)岩性特征;观察河流的地质作用(剥蚀、搬运)。2013年5月9日大圩(理工大学瓦窑五里店大圩返回)观察下石炭统岩关组(C1y)与大塘组(C1d)岩性特征及整合接触关系;观察袁家村褶皱;观察坡积物特征。2013年5月10日白竹镜水库(理工大学瓦窑奇峰镇白竹境水库返回)观察奇峰镇大埠断层。2013年5月13日资源牛塘界(理工大学大溶江牛塘界返回)观察苗儿山岩体岩性特征;观察苗儿山花岗岩风化壳剖

4、面;观察围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2013年5月14日雷劈山、唐家湾(理工大学五里店雷劈山市委党校返回)观察雷劈山崩塌现象;观察唐家湾褶皱。3) 完成情况路线6定点17图例12照片14二、 地理概况1) 桂林市地理概况: 地形条件: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10945-10440,北纬2418-2541,平均海拔 150 米,典型岩溶地貌,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市内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实习期间所到地点坐车皆可直接到达,观察点也基本在路边

5、。 喀斯特地貌概况: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桂林市石灰岩形成于潮汐和波浪作用强烈的浅海,分布较广,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石灰岩地区长期被水溶解、侵蚀、形成类型多样的喀斯特地形。地面有峰丛、峰丘、洼地、漏斗等;地下有溶洞、地下河等。有不少溶洞长达几千米,洞内的石笋、石钟乳千奇百怪,栩栩如生,可辟为旅游风景区,著名喀斯特景区有七星岩、芦笛岩、象鼻山、伏波山、南溪山、尧山、独秀峰、甑皮岩、冠岩。桂林的山峰普遍较为矮小秀气,且孤峰发育较多,峰丛较少,还

6、有广阔的溶蚀平原和大量的穿洞存在,这些都能表明桂林的发育成熟阶段。从局部来讲,越靠近市区,越靠近河流的地段,其喀斯特晚期特征越为明显,表现为七星岩局部溶洞的崩塌,河流作用导致的象鼻山穿洞和伏波山孤峰的存在,而郊区如党校唐家湾、兴坪一带等还有相对较多的峰林峰丛存在。实习期间可见一发育于岩溶峰林地地貌区的山体崩塌现象(D-016雷劈山) 气候条件:桂林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89。8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8.3。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

7、495毫米。平均蒸发量1490190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4379。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平均气压为9949百帕。 土壤条件: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是典型岩溶地貌。岩溶峰林地貌是桂林重要旅游资源。桂林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酸碱度为4565。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 动植物资源:桂林市的动物种类繁多,有1593种,隶属

8、60目295科。陆栖脊椎动物有400多种,其中有云豹、黄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水生物有144种,有珍贵的娃娃鱼、鳗鲡等。全市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林业主产杉木和毛竹,森林储蓄量377442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40余万立方米、毛竹1600多万根。 矿产资源:桂林矿产资源丰富,矿种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钽、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石、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储量的有30多种,在广西位于全国前列的36种矿产中,桂林占17种,其中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滑

9、石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前景广阔。 水利资源: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青江、浔江、资江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全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40381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水能,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 土特产品:桂林有很多名产:沙田柚果大形美,肉质清香,驰名中外;夏橙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罗汉果乃“医疗保健之良药,清凉饮料之佳品”,被誉为“东方神果”;白果产量大,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质量居全国之首;月柿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荔浦芋个大味香,享誉京城;三花酒

10、、辣椒酱、豆腐乳被誉为“桂林三宝”;桂林米粉配料芳香,味道鲜美,尤以冬季上市的马肉米粉最受称赞;此外还有马蹄、荷花鱼、腐竹等名优土特产。2) 部分实习区域地理概况:1. 灵川县大圩镇。灵川县大圩镇辖1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5.29万人,行政区域面积193.7平方公里。2000年被评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自治区204个重点建设镇之一,2003年5月被列入建设部、科技部小城镇建设科技示范项目,2005年9月和11月分别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农村改革典型镇荣誉称号。2. 资源县。该县位于越城岭山脉腹地,东径1101511055,北纬25462621之间。东北与全州县相连

11、,南西与兴安县毗邻,西南与龙胜县接壤。县城距桂林市107公里。境内高山环抱,山峦起仗,沟谷纵横,是一个山区面积大、平均耕地面积较小的县。气候条件。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但光能不足,光、热、水时空分布不均匀,自然配合不协调。由于地势偏高,地形复杂,具有山地“立体气候”特征。土壤条件。资源县土壤主要是由岩浆岩系的花岗岩变质的岩类、沉积岩系的砂岩、页岩等发育成的红壤、黄壤、黄棕壤土类,土层厚度中等,质地疏松、肥沃、透水性好,理化性质较好,适合各种作物生长。水系和植被。资源县处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境内山山有水,岭岭有泉,河溪遍布,水源丰富。众多的支流汇于两

12、大河流资江和浔江。资源县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78.44%。 地方特产。资源县地方特产以药材最为出名,盛产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县共有药材种类150多种。国家收购数量较多的品种有前胡、白艿、桔梗、勾藤、金银花、田七、黄连、黄柏、杜仲、厚朴等。其中野生桔梗,勾腾,前胡年产量150余吨;人工种植的杜仲、厚朴、黄柏、金银花近10万亩,每年收购量达100余吨,质优价廉。另浔江鱼、娃娃鱼与石蛙也是该县负有盛名的土特产。 本县地质发展史漫长、复杂,有优越的成矿条件,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目前已发现矿点122处,矿化异常点191处,矿产50余种,其中金属矿有钨、铁、锰、锡、锌、铅、铋、汞、铝

13、、铀、金、银、锂、钽、铌、铍、钒、稀土等27种,非金属矿有萤石、长石、石英、云母、高岭土、沸石、石煤、石墨、滑石、石灰石,花岗岩、水晶等23种,其中铀、钨、钽铌、萤石、长石等形成具有中型以上规模的工业矿床,石英矿质优量大。到目前,仅有萤石、长石、钨矿、石英、高岭土进行了初步开采开发3. 杨堤。 杨堤乡位于阳朔县城北部,乡政府驻地杨堤圩,距县城39公里,离桂林市区50公里,总面积102.80公里。东与兴坪镇交界,西南与葡萄镇相连,北与雁山区大埠乡、草坪乡接壤。1968年成立杨堤公社,1984年改为杨堤乡至今,现辖杨堤、忠南、土岭、唐家、浪石、地水、浪洲7个村委及杨堤居委会,38个自然村,72个村

14、民小组,2721户,总人口1.1万多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33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97元。 气候条件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区,热量丰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9度,日照146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640毫米,无霜期302天。 杨堤乡属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区,境内群山耸立,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乡仅有耕地10009亩,其中水田6394亩,旱地3615亩。以农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玉米,2003年粮食总产量为3947吨,人均有粮349公斤;经济作物主要有沙田柚、黄皮果、柑橘、柿子等。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尤其盛产方解石矿学名重质碳酸钙,主要分部于唐

15、家村委,矿藏量覆盖面积达4 0平方公里,矿质白度达9 5 %以上,现已经开采三个点,年产量达6万多吨,产品远销区内外。附:桂林市实习区域交通位置图(图1-1) 图1-1 桂林市实习区域交通位置图 第二章 地层桂林区内地层出露较全,由中元古界四堡群第四纪均有分布,其中以上古生界为主,次为下古生界和中上元古界。其中以上古生界地层特别是泥盆系分布面积最广,其次为下石炭统;下古生界以寒武系、奥陶系分布最广,主要分布于实习区外围山区。此次桂林实习区域内,上古生界地层主要观察中上泥盆统及下石炭统,下古生界地层于资源牛塘界实习路线可见震旦系;其现由老至新简述于下(D-001-D-017为各点观察点代号):一、 震旦系(Z):紫红色,中厚层状浅变质砂岩。主要分布于西北部龙胜资源一带,实习中于资源牛塘界钨矿大门口点位(D-015)可见猫儿山花岗岩岩体与震旦系(Z)侵入接触关系(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