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范本岗位评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30048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内瓦范本岗位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日内瓦范本岗位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日内瓦范本岗位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日内瓦范本岗位评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内瓦范本岗位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内瓦范本岗位评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岗位要素计点法生产岗位评估要素表评估因素等级数量分数合计数大要素细分要素劳动技能文化理论知识425120操作技能445作业复杂程度335预防、处理事故复杂程度415劳动责任质量责任425100原材料消耗责任425经济效益责任425安全责任425劳动强度体力劳动强度450140脑力消耗疲劳程度440作业姿势330工时利用率和工作班制420劳动环境作业条件危险性42040有毒有害危害410噪声危害410合 计400400(一)劳动技能有关因素因素一:文化理论知识定义:评价岗位对人文、技术理论知识方面的要求 等级1:(10分) 了解本岗位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知识 等级2:(15分) 熟

2、悉本岗位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了解相关工种的一般技术理论知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等级3:(20分) 岗位专业技术理论要求较高,了解相关工种主要技术理论知识,具有高中或技工学校以上文化程度 等级4:(25分) 岗位专业技术理论要求高,较全面了解相关工程技术理论知识,具有高中或技工学校以上文化程度因素二:操作技能定义:评价岗位操作的技术复杂程度和对技能的积累程度要求等级1:( 5分)技术操作技能要求简单等级2:(15分)技术一般,操作技能要求一般,需要半年以上熟练期等级3:(30分)技术操作比较复杂,操作技能要求较高,需要1年以上实习期等级4:(45分)技术复杂,操作技能要求高,需要2年以上实习期因

3、素三:作业复杂程度定义:评价岗位操作工艺的复杂程度和岗位间协调要求 等级1:(10分)操作工序单一、工作物对象简单 等级2:(25分)操作工序较多,工作物对象难度一般,需交叉配合作业 等级3:(35分)操作工序多,工作物对象难度大,在多工种交叉作业中起关键作用因素四:预防、处理事故复杂程度定义:评价岗位对预防事故和处理事故所具备的能力水平要求 等级1:( 0分)对预防、处理事故的技术能力没有专业要求 等级2:( 5分) 预防、处理事故的技术能力水平要求一般 等级3:(10分) 预防、处理事故的技术能力水平较高 等级4:(15分)预防、处理事故的技术能力要求高 (二)劳动责任有关因素因素一:质量

4、要求定义:评价岗位劳动对最终产品的责任大小 等级1:( 5分) 对最终产品质量基本无影响 等级2:(12分) 对最终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 等级3:(18分)对最终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 等级4:(25分)对最终产品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因素二:原材料消耗责任定义:评价岗位劳动对物质消耗影响程度 等级1:( 5分)对最终产品的成本基本无影响 等级2:(12分)对最终产品的成本影响一般 等级3:(18分)对最终产品的成本影响较大 等级4:(25分)对最终产品的成本影响大因素三:经济效益责任定义:评价岗位劳动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等级1:( 5分)岗位劳动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较小等级2:(12分)岗位劳动对企业经济

5、效益影响一般等级3:(18分)岗位劳动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等级4:(25分)岗位劳动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大因素四:安全责任定义:评价岗位劳动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程度 等级1:( 5分)岗位操作环境不会引起伤害事故 等级2:(12分) 岗位操作环境很少发生伤害事故,损失较轻 等级3:(18分)岗位操作一般不会引发较大的伤害事故,损失较重 等级4:(25分)岗位操作环境引发伤害事故的可能性较大,造成的损失严重 (三)劳动强度有关因素因素一:体力劳动强度定义:评价岗位劳动者的体力消耗强度 等级1:(10分)轻体力劳动 等级2:(25分)一般体力劳动 等级3:(40分)较重体力劳动 等级4:(50分)重体

6、力劳动强度执行国家体力劳动分级标准因素二:脑力消耗疲劳程度定义:评价岗位劳动者的脑力消耗程度和疲劳强度 等级1:(10分)岗位操作注意力较轻松,不太容易疲劳 等级2:(20分)岗位操作注意力一般,疲劳强度一般 等级3:(30分)岗位操作注意力较集中,容易疲劳 等级4:(40分)岗位操作注意力高度集中,极易疲劳因素三:作业姿势定义:评价岗位劳动者的劳动姿势对生理器官的疲劳程度的影响 等级1:(10分)基本上坐式操作 等级2:(20分)基本上站式操作 等级3:(30分)多种劳动姿势交叉作业,且频率高,有间断性因素四:工时利用率和工作班制定义:评价岗位劳动时间的利用程度和工作班制对劳动者的体力影响

7、等级1:( 5分)年作业时间低于250天,日工时利用率低于70%,一班制 等级2:(10分)年作业天数在250-260天,日工时利用率在70%-80%,一班或多班制 等级3:(15分)年作业天数在260-279天,日工时利用率在80%-90%,一班或多班制 等级4:(20分)年作业时间在280天以上,日工时利用率在90%以上,一班或多班制(四)劳动环境有关因素因素一:作业条件危险性定义:评价岗位对劳动者或他人可能引起的危险程度 等级1:( 5分) 不可能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 等级2:(10分)不注意可能造成人体局部轻度伤害 等级3:(15分) 不注意可能会造成较严重的伤害 等级4:(20分) 不

8、注意就可能会造成致命的伤害因素二: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危害程度定义:评价岗位劳动者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物对其健康的影响 等级1:( 2分)岗位劳动基本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等级2:( 5分)岗位劳动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轻微,对劳动者健康影响较轻 等级3:( 8分)岗位劳动直接接触有害物质,对劳动者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等级4:(10分)岗位劳动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对劳动者健康有较重影响因素三:噪声危害定义:评价岗位劳动者接受噪声影响对其身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等级1:( 2分)岗位劳动者环境基本不受噪声影响 等级2:( 5分)岗位劳动环境的噪声一般,对劳动者健康有轻微影响 等级3:( 8分)岗位劳动环境的噪声较大,对劳动者健康影响较重 等级4:(10分)岗位劳动环境的噪声大,对劳动者健康影响较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