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28070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方法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礼仪文化遗产,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有益于弘扬我国优良的礼仪文化传统。2、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待人接物和立身处世是十分必要的。为人处事是青少年人生最关键的一门功课。通过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素质,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培养善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更好地发挥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奠定基础。3、礼仪属于德育范

2、畴,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范畴,是德育中的基础教育,又深蕴着美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人生成长启示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综合性、包容性很强,它从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入手,教会人们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青少年学生对礼仪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所以说,礼仪教育是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德育,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好的方法途径。4、礼仪教育是对中小学校德育内容的完善扑充。“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

3、规范、和心理需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过去中小学校围绕升学率这个目标,正常的开设政治课,其他方面就忽视了,出现了德育的薄弱偏差问题,也就出现了受教育者人生成长过程人格、道德素质不完善的问题。文明礼仪教育有益于对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心理、艺术等方面教育的完善与补充。二、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一)研究的目标:1、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2、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3、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

4、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4、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简单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为小学生的在校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研究方法:本课题结合文明礼仪示范校的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取得的效果与课题研究的内容相结合起来,从而为课题的研究找到实践的支撑点。同时,分析我校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

5、,研究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力度,营造齐抓共管、习惯共同培养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明确在各种场合应遵守的礼仪规范,自觉地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树立良好公德形象。研究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研究步骤:(一)第一阶段( 2011.6 - 2011.8 ):准备阶段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课题组负责人:孙万富 课题组组长: 孔婀娜 成 员: 韩艳波 张晓华 孔祥吉 张 波 梁俊芳 杨俊辉 张雪研 辛 娜 吕清洁 彭 娟 姜丽 王秀莲 孙 艳 胡红春 刘广鑫 刘 佳 董红梅 冯玉梅 杨丽苹 白丽红 王淑艳 王淑萍 解 寒 孙艳艳2、前期调研

6、,资料准备。结合校本情况,开展学生调查,熟知当前学生文明礼仪意识及礼仪素质。调查学生在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3、制定课题方案、实施计划。4、完成课题申报及立项。5、开展课题研究人员的培训。6、确定课题研究班级:全校所有班级都是课题研究班级7、撰写开题报告。2 制订实验方案。3 以班级为单位建立文明礼仪档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3-2014、7)1、落实实验方案。2、 每年开展一次课题组交流研讨。3、跟踪考察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情况,做好阶段性记录总结。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14、9-2014、11月)1、 撰写研究报告。2、 搜集实施方法案例,数据分析、编辑整理、

7、装订成集。3、 提交研究报告。四、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学校在“十五”“十一五”期间相继承担了区、市、省各个教育部门的科研课题。在几年来的科研工作中,我们取得一些成果。参与科研的教师有30多人次获得相关课题的论文奖;有30多人次获得课题结题证书。在研究的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敬业的科研教师队伍,具备开展科研的能力和条件,我们也相信会做的更好。五、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1、 通过对文献的学习,结合实际,构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内容体系。2、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找到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和途径。3、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4、 使教师提

8、高研究水平,促进专业化发展。“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德育课题组一、课题研究意义本课题坚持以“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指导思想,体现“立德为本,美善相谐”的理念,即:以立德为根本,以美载德、寓美于德,追求美善相谐的教育境界。我校选定“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主要基于如下两方面的原因:1、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德育要求: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肩负着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基石的重任。我们容桂的经济发展走在前列,生活不断富裕,但如何真正做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让小学生成长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小公民”,需要教育探索;2、我校的校情与学情:我校地处

9、容桂街道较中心地带,在校学生中外来工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流动的生活环境和相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让这些孩子文明礼仪素质不尽如人意;另外,在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多数,百般呵护甚至溺爱的生活环境让这些孩子在家庭及社会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礼貌,自私任性,不懂得尊重、体谅、关心他人,不善于和同伴合作等现象普遍存在;我校德育常规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教育的新形势、新问题缺乏富于实效性的新探索。基于这样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学校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引领下启动了这一课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为教育出发点,旨在将文明礼仪教育与美育有机结合,融入对联、书法、剪纸等优秀的传统文化,以

10、打破单一的文明礼貌教育的局限,通过新理念、新视角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探究出切合学校实际的礼仪教育新途径、新方法的德育模式,践行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通过夯实文明礼仪教育的文化底蕴,深化礼仪情感,让文明礼仪成为我们的校园文化,成为师生精神成长及生活的需要;着力打造学校、家庭、社区之教育系统工程,较好地解决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脱节的问题,实现了教育环境的整体优化;有效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与巩固,全方位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与道德品质;同时,丰富和发展了养成教育的内涵,促进了文明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二、课题研究的实施(一)研究方法本课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因此,总体上主要采取行动

11、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践方式方法,提高实效性,探索教育机制。具体采用了调查法、比较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进行研究探索。(见方案,略)(二)研究策略(见“方案”,略)(三)实施过程根据课题特点及校情、学情的需要,我们对德育课题的研究过程进行了合理规划,分为三个阶段,其发展轨迹为:启动、探索期反思、完善期成熟、总结期成果鉴定与推广期。具体实施的时间安排如下:(课件依次展示)第一阶段(准备、启动阶段):2009年2月至2009年4月成立课题小组,建立课题档案,制订实验研究方案,设计并完成对学生、教师、家长的问卷调查,分析小学生礼仪现状,撰写现状

12、调查报告。(2009年2月至3月)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完善实验方案,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编制成课题内部研讨、学习资料,供课题组成员阅读。(2009年4月)第二阶段(实施、完善阶段): 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工作,于2009年5月23日举行了课题启动仪式;2009年6月获批立项成为省级课题;具体实施课题方案: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与实践系列活动,诸如:在学生中开展礼仪歌谣、对联的创编活动,每学期有计划、分层次举行“礼仪之星报告会”,深化学生的礼仪意识和习惯养成。不断完善课题实施方案: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及时反馈礼仪教育的阶段性成果与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开发、修订

13、了南环文明礼仪教育手册,宣讲文明礼仪知识,进行礼仪课堂研讨,创编“南环小学礼仪报”,于09年11月成功举行了德育课题阶段成果汇报。不断深化课题研究:打造文明礼仪教育系统工程,围绕“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开发”及“文明礼仪实践活动探究”这两个子课题重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深入探究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养成的内容、途径与方法,出台了南环小学文明礼仪评价手册,让文明礼仪教育走进家庭、社区,有效拓展了文明礼仪教育的渠道,于2010年6月成功举行了德育课题阶段成果汇报暨家长开放日活动。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完善、总结、提升:形成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方案;开发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于2010年12

14、月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与修订,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 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继续深入研究探讨,撰写研究报告,接受结题评审;推广成功经验。于2011年2月完成校本教材的修订、定稿,于2011年4月完成内容丰富(具体数据)的课题成果集的编写、定稿与印刷,于2011年5月17日举行结题仪式。三、主要研究成果课题组围绕并着力于“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开发”及“文明礼仪实践活动探究”这两个子课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实践与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文明礼仪校本课程的研究1、卓有成效地完成文明礼仪校本教材的编写学校成立了由14位课题研究骨干成员组成的文明礼仪校本教材编写组,由

15、主持课题的曾素芳副校长参与策划,德育主任肖秦湘负责具体实施,多次征询并得到了郑航教授、王清平主编的指导,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完善。我校编写的礼仪校本教材体现了系统性、连贯性、层次性与可操作性:(1)低年级教材主要突出日常行为、具体做法;(2)中年级教材在强调行为习惯养成的同时,突出了情感体验; (3)高年级教材则以“知”为重点 不仅是扩充礼仪知识,而且是“简单理解”,包括开始学习基于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来理解礼仪,基于“美”和“德”来理解礼仪,并且朝向基于知情行、指导儿童逐步形成现代公民的文明意识方向努力。我们所编写的礼仪校本教材图文并茂,外观精美,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体现了儿童化、趣味性、实用性,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进行文明礼仪课的课堂教学研究积极探索礼仪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一般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操作流程图(略)。课题领导小组坚持课堂实践研究,出台了南环小学礼仪课操作指南,构建了礼仪课堂的四种基本范式(略)。开展“文明礼仪校本课程”的研讨沙龙活动:课题组成员针对实践与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