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110条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28045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礼仪110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明礼仪110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明礼仪110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明礼仪110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明礼仪110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明礼仪110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礼仪110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110条)一、形象礼仪 (一)仪表 1.认真洗脸、刷牙,面部干净、清爽。不施粉、不抹口红,不画眉;不纹身,不戴首饰。 2.勤梳理头发,发型大方得体;不染不烫;男生不留长发。勤剪指甲,不涂指甲油。饭前便后要洗手,指甲内无污垢。 3.衣着合体、洁净;朴素大方;整好衣领,系好钮扣或拉链。在学校按要求穿校服,佩戴校徽,佩戴红领巾。 (二)言谈 4.谈话情感真挚,态度真诚,聚精会神,正视对方的眼睛;切忌东张西望,随口答音。 5.仔细倾听对方说话,用心应答;措辞准确得体,语调柔和,不揭短,不伤害感情,不使对方难堪。 6.使用礼貌用语。常用的:“您好”、“请”、“谢谢”、“对不起”、“

2、再见”。初次见面说“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说“拜托”切忌粗言俗语、污言秽语,有失体统。 (三)举止 7.坐如钟:坐姿端庄稳重,文雅大方:腰背挺直,肩放松,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两膝一般不超过肩宽。郑重场合,入座动作和缓轻捷,不可猛起猛坐,弄响桌椅。 8.站如松:站立身体垂直地面,挺胸、收腹、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头正,眼睛平视;不要歪脖、斜腰、曲腿,手不下意识地做小动作。 9.走如风:走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自然摆臂,目视前方。不摇头晃脑、东张西望、边走边玩。 二、校园礼仪 (一)尊师礼仪 10. 进出

3、校园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分别时说“老师再见”;行走中要为老师让行。 11. 进教师办公室或宿舍,先敲门或“报告”,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回答后要道谢;离开时说“再见”。 12. 在老师工作或生活场所,不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不私自打开教师的电脑。 13.虚心听从老师的教诲,接受老师的管理和教育,不顶撞老师。对老师讲实话、说真话,不欺骗老师。 14.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课堂注意听老师讲解,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15.与老师交谈要起立,主动给老师让坐;与老师递接东西要用双手。 16.老师工作或与人交谈时,不随意打扰;此时欲求教

4、,站立恭候,等老师办完事再请教。 17.尊重老师的人格和习惯,不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评头论足,不给老师起绰号。 18.老师进入学生宿舍,学生应主动下床站起,问好让坐;老师离开起身恭送。 19.关心老师的身心健康,老师有病主动看望;努力学习,以好的成绩回报老师的培育。 (二)同学礼仪 20.同学相见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应微笑点头或招手致意。同学间可直呼名字,不可用“喂”、“哎”等不礼貌的称呼。 21.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22.有求于同学时,应谦恭地说“请问”、“麻烦你”、“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谦敬用语,得到解答后要道

5、谢。 23.尊重同学,不给同学起绰号、叫绰号,不说使人感到伤心、尴尬的话,不搬弄是非。 24.对同学遭受不幸、偶尔失败或学习暂时落后等,不嘲笑、不歧视,主动给予热情的帮助和抚慰。 25.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不以强凌弱。 26.向同学借东西,先征得同学的同意再拿。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27.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评头论足,不拿同学的生理缺陷取笑。 28.在荣誉和利益面前,谦恭礼让,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宽宏大量,能谅解。 29.凡事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不能办到时,向对方说明缘由,并表示歉意。 (三)学习礼仪 30.预备铃响,迅速进

6、教室,悄然入座,静候老师上课;老师进教室,行生、师相互问候礼。 31.因特殊情况迟到班级,要在教室门外站定,恭敬地“报告”,老师允许后进入,教师示意后再入座。 32.遵守课堂纪律,听教师讲课精力集中、主动与同学交流研讨;积极思考问题、发表意见;回答问题时,先举手取得老师允许,发言时声音清晰响亮,身体立正,落落大方;文具轻拿轻放,保持安静;不讲闲话,不做与课无关的事。 33.认真倾听别人发言,不打断别人的讲话;评价同学的发言要虚心,多看优点,多鼓励,不取笑。 34.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听从组长安排,积极探究并与伙伴交流,相互支持,为团队赢得荣誉。 35.课堂出现突发事件,保持镇静,不乱动,不帮倒忙

7、;关心同学,听从老师安排,协助老师妥善处理。 36.下课铃响,老师未宣布下课时,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文具,或交头接耳,任何急于下课的表现都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宣布下课时,全班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再离开。 (四)活动礼仪 37.积极参加有益身心的课间活动,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遵守游戏规则,爱护游戏伙伴。 38.集体活动服从管理;同学间相互谦让,关心照顾体弱同学;分组活动团结合作,遵守时间,不单独行动。 39.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作为参赛者:遵守比赛规则,尊重竞争对手;坚持友益第一,不故意伤害对方;有争议的问题,按程序沟通解决。作为观众:热心地为每一位选手喝彩“加油

8、”,不为已方胜利而得意忘形,不讽刺挖苦失利者。 40.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调查等活动。遵守交通规则,恪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彬彬有礼。 41.参加校内外集会:排队进出会场,听从指挥,行动有序;着装整齐,举止文明;不喧哗吵闹,不交头接耳,保持肃静;倾听会议讲话、发言,讲话结束礼貌地鼓掌;不擅自走动、离场,不吃零食,保持会场清洁卫生;会议结束,目送领导或来宾,然后有序退场。 42.参加各种颁奖仪式:作为获奖者,应整理仪表,稳步登台;面带微笑,双手接奖;接奖后,按先颁奖领导再与会者的顺序,敬礼致谢;按指定路线归队入座。作为与会者,公布获奖名单后热烈鼓掌祝贺,颁奖过程中有节奏的鼓掌,烘托隆

9、重气氛。 43.参加升降国旗仪式,在场所有人员应列队整齐,立正脱帽,面向国旗肃立,行注目礼,小学生行队礼;听国歌奏乐唱国歌,直至升旗完毕。 (五)环境礼仪 44.热爱学校,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厕所等墙壁或板报橱窗上乱涂、乱画、乱刻,使学校有个整洁的墙面;不随手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使校园有个干净的地面。 45.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尽职尽责地做好值日生工作。教室打扫得一尘不染,桌椅、物品摆放整齐;卫生担当区打扫得干干净净;自行车停放在指定地点;节约用水用电。 46.爱护学校的各种设施、物品,使用时按要求操作,弄坏了主动承担责任,按学校规定修缮或合理赔偿。 47.

10、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不踩踏草坪,不跨越树墙花坛,不摘花朵,不揪树叶, 48.在自己做到不毁坏校园环境的同时,要做校园环境的保卫者。积极举报制止损坏公物、毁坏花木的人;制止乱涂、乱画和随意扔废品杂物的行为。 三、家庭礼仪 (一)起居礼仪 49.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早晨起床不超过六点,穿衣、叠被、理床,迅速而有条理;父母或长辈未起床,要轻手轻脚,不吵醒他们;认真洗漱,整理仪容;自己打扫房间,不劳父母长辈操心。 50.上学时,向家长打招呼“我上学走了,再见!”;放学回家,对家长告知:“我回来了!”上学下学路上文明走路,不贪玩,不绕道,不与同学嬉闹,遵守交通规则,免出事故,不让家里人担心。 51.

11、午餐后,抓紧睡一觉,养成习惯,保证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学习。 52.晚上放学后,抓紧做作业,不用家长督促;完成作业后帮做家务,或玩耍、看电视,绝不去网吧。 53.晚上,十点前就寝,各种内外衣、鞋袜等摆放在固定位置,以免第二天不好找寻;夜间上厕所,轻手轻脚,不打扰家人休息。 (二)就餐礼仪 54.家庭进餐前,帮助整理桌椅、准备餐具;请长辈或客人先就坐;把好吃的菜摆放在长辈和客人面前。 55.进餐时尽量不发出声音,不口含食物讲话;夹菜时不要用筷子在盘中翻动、挑拣;盛汤舀饭尽量使用公筷或公勺;要打喷嚏,须转脸背桌用手遮拦。 56.自己用完餐后,尽量不提前离席,陪坐等待未吃完的人;确需提前离开,应轻声说:

12、“请慢用”,必要时说明缘由; 57.餐后,力所能及地帮家人收拾餐桌,洗刷碗筷,整理厨房。 (三)交往礼仪 58.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恭敬地称呼,如爸爸、妈妈、奶奶、叔叔、舅舅、姑姑等;不能用“老头子”、“老太婆”等言辞称谓长者;对年长于自己的同辈亲戚不直呼其名。 59.每天早晚向父母、长辈道安,睡前道声“晚安”,早晨道声“早安”。 60.与家人交往常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话语。出门要主动向家长说再见,放学回家主动向家人告知;因故不能按时回家,须及时与家人联系说明原因,以免家人担心。 61.关心父母及老人的生活,经常问寒问暖、问衣问食,一旦有病侍奉床前,

13、精心照顾。 62.为父母分忧解难,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勤劳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零钱,不提出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不为难父母。 63.父母教导须恭顺听从,不顶嘴,不说谎;对父母及老人恭敬礼貌,说话和颜悦色,不任性,不耍脾气;父母暴怒,要躲避,过后再解释。 64.从感情上宽慰老人,经常与其说说话,使其开心快乐;做错事主动向父母认错,取得宽恕与谅解;父母言行不当,耐心说服,劝其改正。 65.与兄弟姐妹及亲友和谐相处,兄弟姐妹之间“让枣推梨”,互相关照、提携;善待生活有困难的亲友。 66.进家人房间先轻声敲门,经同意后再进入;不乱翻别人箱柜,不藏匿或擅自拿走家里财物;使用或外借家里的工具、物品等,必

14、须经家长同意。 67.不辜负父母的殷切希望,修养品德,立志勤学,以好的学习成绩回报父母;长出息有作为,使父母感到荣耀;远离网吧,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少让父母操心,不给父母丢脸。 68.前辈过世应深切哀悼,追忆生前的恩德;事后经常怀念,逢年遇节到墓前祭扫。 (四)待客礼仪 69.家中来客人,应学会以主人身份招待客人。认识的亲友宾朋,应热情迎接,让客人进屋,嘘寒问暖,帮助客人放衣物,请客人在合适的位置落座;大人在家时,帮助给客人端茶倒水;大人不在家时,主动大方地与客人进行礼节性的交谈。 70.客人与父母谈重要事情,主动回避;在其他屋里读书、看电视等,尽量小声,以免干扰他们的谈话。71.客人离开时,应

15、礼貌挽留,随家人身后送客。楼房送客人下一两个楼层,平房则送客人至院门外,礼貌地说:“再见”、“欢迎您再来”。 72.陌生的客人来访,应问清来访人身份,出于安全考虑不宜让进屋里,应向客人说明:“父母不在家,自己办不了事,实在抱歉。有要紧事,可以留个话儿,一定转达。” 73.客人留在家而大人们没时间相陪时,主动代替大人陪客,不离客人左右,回答客人一些自己知道的一般问题,事关要紧,说:“不知道。”如果客人是关系很近的亲友,有大人在家陪着,自己离开时,应向客人辞陪:“我有事,失陪了。” 74.客人进门,要放下正在进行的工作和学习,接待客人;这时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扫地、拖地;客人告辞离开时,不要立刻用力关门弄出声响。 75.同学、朋友来访,要热情迎接,并主动向家人介绍;和同学、朋友在家活动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