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论民本教学案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93.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423364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论民本教学案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9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论民本教学案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9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论民本教学案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9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论民本教学案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9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论民本教学案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9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论民本教学案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9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论民本教学案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93.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论民本 本课话题和谐一、从课本中积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的这几句话在强调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保护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要和谐相处,保持生态平衡,否则,就会失去生存的依靠。二、从自然中积累在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由于一些大型野生动物经常攻击人类、偷袭牲畜、踩损庄稼,因而影响了附近地区居民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更时常引发枪杀野生动物的事件。虽然有关人士想尽了办法,也无法真正解决人与动物相互间的“争食”和“争斗”。随着人和动物之间冲突的不断升级,肯尼亚政府伤

2、透了脑筋。有一天,一个在临近野生动物保护区居住的居民发现,那些野生动物们对一些两米以上长满刺的仙人掌总是敬而远之。他便有意识地在自家庄园边缘种植上一道仙人掌“防御墙”。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那些曾经肆无忌惮靠近村落的野生动物们每每都会在仙人掌“防御墙”前停下脚步,继而转身离开。于是,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种植仙人掌,随后,野生动物侵袭人类和践踏庄稼的事件也渐渐少了下来。在心里种一棵仙人掌,既保证人、牲畜及庄稼免遭野生动物的伤害,又避免人类对野生动物实施报复性的猎杀,这种两全其美的仙人掌“防御墙”让一直困扰人们的难题迎刃而解。这种智慧生动地诠释了一个有关和谐相处的真理:呵护和关爱总是比血腥更有力量。三、

3、从历史中积累这一天,天色晦暗闷沉,毫无一丝阳光。波兰人民眼里凝着泪水,愤怒地接待敌国总理的来访。面对巨大的犹太人被屠杀的历史纪念碑,勃兰特跪下了。这双膝,凝聚着千万犹太人的鲜血;这双膝,凝聚着波兰人民的悲伤,这双膝,凝聚着时代和谐的进程。华沙之跪,是二战后德国联邦总理勃兰特的和谐之跪。四、从名言中积累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2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3亲善带来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4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黑格尔5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冰心一、作者简介儒家第二大宗师孟子孟子(约前 37

4、2前 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后人称之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

5、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作品:记录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其言论的孟子。二、背景回放“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

6、推到了高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三、相关知识(一)文学常识1对话体对话体:即通过一定的情景,模拟二者(通常是两人)对话的内容。对话体与其他文体不同的特征在于,它体现了对话者的在场性,因此也容易让读者如同置身于当时的语境之中,聆听古代贤哲的教诲,生动而形象。孟子是通过对话体展开论辩的说理散文,较之论语篇幅加长,议论增多,是语录体散文向专题性论文过渡的形式。有些篇章还保留着语录体的形式,是孟子语录集结,但多数篇章还是通过对话体展开论辩的说理散文。这种形式除了承载论辩观点之外,还有叙事的功能,使文章情节化、故事化。2关于孟子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

7、录体散文集。孟子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孟子是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汉文帝时列为博士科目。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到南宋时,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孟子模仿论语,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诸侯间攻城略地、残害人民的不义之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还呼吁省刑薄赋,对人民的苦难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

8、辩论,逻辑谨严。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驱诱论敌就范。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很有说服力。第三,比起论语来,孟子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二)文化常识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河,文言文中一般专指黄河。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一、通假字1为丛驱爵者 通“雀”,译为鸟雀2直不百步耳 通“只”,译为只是,不过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毋”,译为不要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9、“斑”,译为头发花白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途”,译为道路 通“殍”,译为死人二、古今异义1牺牲既成古义:祭祀用的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2寡人之于国也古义:指诸侯对自己的谦称今义:指形影孤单的人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养,供养;生,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义:这样却 今义:转折连词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三、一词多义1就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接近,引申为流向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赴任,担任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就在,将要草创未就(报任安书)完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

10、接受,承受2道得天下有道途径,方法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道路得道多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正义日夜不处,倍道兼行(孙子军争)路程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篇)学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道理,思想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取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篇)引导3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数罟不入洿池读 c,密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定数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读 shu,多次,屡次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并序)数量4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百战百胜胜利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美好的,优美的日出江花红胜火(忆江南)超过,胜过5于寡人之于国也对于则无望民之多

11、于邻国也比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跟,同则移其民于河东到6以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介词,依,按照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介词,以致请以战喻介词,用以五十步笑百步介词,拿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连词,因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连词,表并列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战国策)连词,则,那么,表条件关系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连词,才四、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名词作动词(1)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称王(2)填然鼓之击鼓(3)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种植_穿(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12、(6)王无罪岁归咎、归罪(二)动词活用1动词作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_死去的人2动词的为动用法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为办丧事(三)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为渊驱鱼者,獭也(“者,也”表判断)2为丛驱爵者,鹯也(“者,也”表判断)3此之谓也(“也”表判断)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也”表判断)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二)省略句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之”)(三)状语后置句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正常语序为“于邻国多”)

13、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正常语序为“以桑树之”)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正常语序为“以孝悌之义申之”)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正常语序为“于道路负戴”)(四)宾语前置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否定句中宾语前置,“有”的宾语“之”前置,应为“未有之也”)(五)固定句式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固定句式“何也”是“为什么呢”,表疑问)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固定句式“何异于”,解释为“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明大意本文集中阐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君主、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明确指出民贵君轻、得民则为君的主张。第二部分论述“得民心”与“有天下”的关系,提醒

14、君主应“志于仁”。第三部分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谈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指出要想国力强盛,人口众多,就必须施仁政,行王道。理脉络论民本王道之成 一、阅读课文第一、二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子民本主张的一组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所欲与之聚 诸侯皆为之驱矣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A BC D解析:选D 说明国君不积聚仁德,得不到天下;说明诸侯替有仁德的国君把百姓赶到境内来;说明百姓对仁政的归附。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孟子这一思想极具平民意识,它揭示了民众是立国根本的真理,充分肯定了民众在社会生活、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B“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极其简明、形象地说明了获得民心的办法。这是孟子劝诫国君施仁政的根本途径,也是他的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C文章中引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