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解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21861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解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韩萍单位:山东交通学院经济系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城5号路501号58#邮编:250357电话:150*email: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摘要】:本文着重分析目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和国内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国际收支政策搭配理论对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调节策略进行分析,找出了我国目前国际收支调节策略中存在的缺陷并给出了政策建议。【关键词】:国际收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丁伯根法则一、我国国际收支及国内经济现状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多年来一直呈现双顺差的局面.2007年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民币的升值,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屡创新低,这给我国的国际收支调节提出

2、了挑战。同时,2007年我国国内经济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带动下呈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趋势。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消费储蓄结构不合理、失业率过高、经济结构不合理、投资结构不合理及由此引发的局部价格失衡。2008年上半年延续2007年的经济形势,经济快速增长,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均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下半年由于美国次债危机,越南金融危机,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经济自然环境的打击,经济逐步从增长期转入衰退期,并且这一状况仍要持续一段时间。08年国际收支预期顺差将有所下降。二、现行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概述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主要有三种:需求调节政策(包括支出增减型即财政

3、政策和货币政策;支出转换型即汇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等,供给调节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等和资金融通政策(包括国际储备和国际信贷。在这三种政策中,使用频率最大,变化最多,同时对国际收支调节效果最明显的政策就是需求调节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因此,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一下近年来我国所采用的需求调节政策都有哪些。(一、财政政策: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从扩大国内需求入手,连续七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近年来经济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已经从扩大需求和拉动经济增长,逐步转向加强薄弱环节和调整经济结构。2004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从20

4、05年起实行稳健财政政策1的决定。因此,2005年开始,财政政策主要立足于十六个字: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在政府预算方面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在财政支出总量不做过大调整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在做好财政自身的改革的同时大力支持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制度改革;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要求,政府的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涉及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

5、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二、货币政策:1998-2003年底,政府针对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等问题,实施了以扩大内需为目的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从2004年开始,由于局部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开始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提高存贷款1稳健财政政策也称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对总需求既不扩张也不紧缩的相对稳定状态。就预算来说,如果政府制定的预算既不紧缩也不扩张,就叫中性预算。就财政

6、来说,当税收和政府支出既不明显刺激也不抑制需求,净效应(net effect为中性时,就称为财政中性。一般认为,在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物价比较稳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时,实行中性财政政策,减弱政府直接干预,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率等。2008年下半年开始货币政策由紧缩转为扩张,实行了降息,下调准备金率,免利息税等一系列措施,中心目的是缓冲经济下滑的压力,保障经济增长。(三、汇率政策:2005年7月之前我国一直实行钉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制度重点还是管理,因此人民币币值从1994年到2005年之间波动并不是很大: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USD1=RMB

7、8.7,2005年改革之前为USD1=RMB8.3。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我国国际收支的多年顺差,维持这种汇率制度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实现了重大变革,即:放弃钉住美元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一篮子货币主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和韩元等外经贸活动中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货币,建立了调节自如、管理自主、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人民币的管理程度,人民币汇率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相对自由的上下浮动。2005年至2008年上半年由于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人民币呈现持续升值的态势,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动,人民币汇率呈现一定的波动,未来贬

8、值预期较大。三、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建议我们知道,在国际收支调节的过程中单纯采取一种政策来进行调节根本无法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目标。因此,按照丁伯根法则,要想同时实现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均衡,必须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政策进行搭配。在政策搭配过程中较常采用的措施不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以及支出转换型政策和支出增减型政策的搭配(斯旺。按照这两种理论,我们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可以有以下两种搭配方式:(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按照蒙代尔的理论,财政政策对于调节国内经济均衡效果明显,而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均衡效果明显。根据前文的分析,2007年我国内部均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消费储蓄结构不合理、失

9、业率过高、经济结构不合理、投资结构不合理及由此引发的局部价格过高。我们可以通过稳健的财政政策调节资金投向,改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同时运用财政资金的扶持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扶持力度,减少他们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担忧,促进消费增长(这正是目前我们的财政政策的目标所在;外部均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国际收支顺差过大。这种顺差主要是由于贸易结构和投资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因此,在货币政策方面应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加,减少国际收支顺差。而我们采取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其原因在于我们的货币政策要实现的目标过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描述为“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对内维持价格稳定,对外维持人民币人民币币值稳

10、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局部价格过高的情况下要维持国内价格的稳定就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在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下要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就要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这两者根本无法兼得。针对目前的外部经济顺差同时内部经济衰退的现象,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可以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调节外部经济,扩张的财政政策调节内部经济,而我们的当局正是这样做的。(二、支出转换型和支出增减型政策的搭配这一理论是由斯旺提出来的,斯旺理论的中心思想在于:当内外均衡产生冲突时可以利用支出增减型政策谋求内部均衡,而利用支出转换政策谋求外部均衡。根据2007年的现实情况,内部均衡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即可以采用稳健的财政政策

11、+紧缩的货币政策,或紧缩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或紧缩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实现内部均衡。同时通过人民币汇率的上调来减少出口和外资的流入,抑制国际收支顺差。具体搭配见下表:表二: 根据上文对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我国总体的调节态势是:稳健财政+紧缩货币+人民币升值。从斯旺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一搭配似乎也比较合理。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人民币升值是以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作为代价来调节国际收支顺差的,而在我国这种贸易结构极不合理的国家,出口的减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同时,紧缩的货币政策会使进口需求减少,这正好抵消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进口增加。因此这一政

12、策的净效果应该是出口的减少和进口的不确定性。这对我们来说成本太大。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会带来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加大。因此,鉴于我国的国际收支结构,人民币升值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我们面临着国内经济紧缩和国际收支顺差同时存在的问题,因此按照斯旺的理论可以采取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的措施进行调节,同样的道理,人民币升值仍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三、综上所述,从我国多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我们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的主要目标是内部经济,当国内经济扩张时我们采取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当国内经济衰退时我们采取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我们的财政货币政策很少考虑到国际收支的因素。

13、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二者缺一不可。政策当局在调节国内经济的同时应重视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指派不同的政策措施调节不同的政策目标。笔者认为:综合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可选择的措施有三种:第一、按照蒙代尔的理论,货币政策着重调节外部均衡,财政政策着重调节内部均衡,汇率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作为辅助。即: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主要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调节国际收支顺差,扩张的财政政策调节国内经济衰退。这种方式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放弃了货币政策对调解内部经济的强大作用,尤其是在目前这种全球金融市场衰退的大环境下,单纯用财政政策调节内部经济所产生的效果不如双管齐下见效快,因此,这种方式在目前的大

14、环境下不可取。第二、按照斯旺的理论,财政和货币政策都用于调节内部均衡,汇率政策用来调解外不均衡,基于前面的分析用人民币升值的方式调节顺差对我国来说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因此这一选择也不可取。第三、财政和货币政策着重调节内部均衡,关税政策、直接管制政策、产业和科技政策着重调节外部均衡。即: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内部经济衰退;加强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扩大对外竞争实力,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人民币升值过快。这种方式是我国现在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选择的最优方式。参考文献:1、姜波克,杨长江国际金融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MundellRA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Newyork:Macmillan 19683、彼得林德特,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4、金人庆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5、曾湘泉余泳中国自然失业率的测量与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046、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银行家2006.017、吕江林彭玉镏影响人民币汇率政策选择的因素基于决策理论的实证分析当代财经2006.018、高一波2006年上半年金融市场分析中国金融2006.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