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四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220171230166.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421410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四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22017123016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四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22017123016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四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22017123016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四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22017123016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四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22017123016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四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22017123016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四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220171230166.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杜甫诗四首本课话题惜时一、从课本中积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仰望,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雄浑、寥廓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人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悠。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我们从这里感受到了诗人面对奔逝江水所发出的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慨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珍惜时间、珍惜青春吧,不要等年华逝去时发出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喟叹。二、从自然中积累流水淙淙,不过于招摇,也不消沉。只在那静静地流淌。流向远方,一去不返。流年似水,似水流年。淙淙中,带走了你青丝的乌黑。三、从历史中积

2、累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按他在世时间算,平均三天半就发明创造了一样东西。伟大的陈景润为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研究。经过他多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巨大的硕果,夺取了数学界的桂冠。爱迪生珍惜时间,成就他“发明大王”的称号;陈景润分秒必争,奠定其在数学界不可撼动的地位。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某人的富有而多给时间,也不会因为某人的贫穷而少给时间,关键在于你如何把握、珍惜时间。四、从名言中积累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2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

3、人。 陶渊明5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几秒钟虽然不长,却构成永恒长河中的伟大时代。弗莱彻一、作者简介伟大的人民诗人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两次会见李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至德二年,授官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因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唐代宗大历五年,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4、。“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最高的政治追求,关心社会,忧心人民疾苦是他最大的抱负,所以被后世尊为“伟大的人民诗人”。他以诗记述了安史之乱的横断面,杜诗因而被称“史诗”。作品:代表作蜀相客至春夜喜雨绝句二首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月夜旅夜书怀三吏三别等。二、背景回放1兵车行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穷兵黩武,对边疆少数民族发动频繁进攻。天宝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天宝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

5、万人。由于这两次战争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实属罕见!兵车行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这种社会现实。2登岳阳楼这首五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他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蕴涵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3登高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可惜严武不久病

6、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成都草堂,买舟东下。他因病魔缠身,在夔州住了三个年头。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有一天,56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4旅夜书怀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人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渝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诗人用阔大无垠的夜景衬托深沉滞重的孤独感,使人感受到诗人生

7、命的激情正如他笔下奔涌的江流一样澎湃难平。这是杜诗五律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三、相关知识近 体 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它出现在唐代,因此唐人把新出现的诗体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主要指汉魏六朝)的各种诗体称为古体诗,用以区别两种诗体的不同。古体诗没有固定句数,每句没有固定的字数,没有固定的平仄和韵律。近体诗则与之相反,有十分严格的格律。近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按字数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律 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有严格的格律。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每首八句。按字数可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简称五律、七律。此外,还有排律,又称长律、长歌。律诗的声韵规定,不论五律、七律

8、或排律,都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领韵通押。押韵的位置是固定的,即二、四、六、八句押韵。第一句是否押韵是自由的。五律第一句不押韵的居多,相反,七律第一句押韵的居多。同时,律诗平仄声的排列也有严格规定,还要求对仗。律诗的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要求必须对仗。对仗就是对偶,就是上下两句同一位置上词性相对。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车辚辚(ln) (2)戍边(sh) (3)荆杞(q)(4)陇亩(ln) (5)声啾啾(ji) (6)东南坼(ch)(7)涕泗(t s) (8)渚清(zh) (9)霜鬓(b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干 (2)

9、恶2语境辨析法(3)去年年底连降暴雪,为确保车辆和行(xng)人的通行安全,行(hng)伍出身的他每天凌晨3:00就从花园新村家里出发,步行1个小时赶到工作岗位,带领班组成员全天奋战在铲雪第一线,路通了,他的心也畅了。(4)没想到应(yn)届毕业的他在酒桌上还挺会应(yn)酬。二、词语解释(1)耶娘妻子走相送妻子:妻子和儿女 相:动作偏指一方,指代征人(2)哭声直上干云霄干:冲 云霄:高空(3)行人但云点行频点行:征调。古时按照户籍名册抽调壮丁,强征服役(4)禾生陇亩无东西无东西:不分东西。指行列不整齐(5)况复秦兵耐苦战 况复:更何况(6)长者虽有问长者:即上文“道旁过者”,这里是行人对杜甫

10、的敬称(7)役夫敢申恨役夫:行役之人。这里是“行人”的自称(8)生女犹得嫁比邻 比邻:近邻(9)新鬼烦冤旧鬼哭 烦冤:烦躁愤懑(10)吴楚东南坼 坼:裂开(11)亲朋无一字 字:指书信(12)凭轩涕泗流涕:眼泪 泗:鼻涕(13)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14)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形容树叶飘落的声音(15)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旅居在外。这里指流落他乡(16)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失意颓丧。这里指衰老多病,志向不得实现(17)危樯独夜舟危樯:高高的桅杆。危,高;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18)官应老病休 老病休:年老多病休官(19)飘飘何所似 飘飘:漂泊不定,居无定所三、名句默写(1)牵衣

11、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2)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3)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5)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10)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1兵车行诗歌通过征夫出征、家人送别的凄惨场面和诗人与征夫的对话,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唐代长期的拓边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国事的深深忧虑。2登岳阳楼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湖水产生的万千感慨。诗中

12、饱含着诗人对穷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志未酬的激愤与哀怨,对国家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3登高诗人通过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江边深远空旷的秋景,抒发了潦倒一生、年老多病、流落异乡的身世之感及感时伤世、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4旅夜书怀旅途之夜作者面对旅途之景,以沙鸥自况,抒发了自己失去依托、漂泊无定的孤独愤慨之情。作者写小舟,写沙鸥都是为了写自己,小舟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漂泊无依的沙鸥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1兵车行兵车行2登岳阳楼登岳阳楼 3登高登高4旅夜书怀旅夜书怀 篇目一 兵车行1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答: 参考答案:从视觉(如车、马、行人、

13、尘埃)、听觉(如辚辚、萧萧、哭)以及动作(如“牵衣顿足”)等方面,给读者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揭露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2分析“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的含意。答: 参考答案:诗中的孩子刚刚十五,就被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被迫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戍边服役,连里正也心中不忍,替他束发。白发归来,还没安稳几天,又被征到前线。诗人通过这一个役夫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政策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篇目二 登岳阳楼3人们历来非常推崇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的“坼”“浮”二字,为什么?答: 参考答案:“坼”,裂开;“浮”,漂浮荡漾。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湖水上面,缓缓行动,景象何等宏丽!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宏伟奇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图画。4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 参考答案: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5尾联写出什么社会现实?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