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420841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共安徽财经大学委员会文件校党字201685号关于印发安徽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处级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12月7日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本办法是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制度,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特此通知 中共安徽财经大学委员会 2016年12月27日安徽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2016年12月7日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与引进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队伍,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及省人才“30条”的文件精神,根据

2、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引进高校领军人才和团队的意见(皖教人20136号)、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科技厅等四部门关于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意见(皖教科20163号)、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支持各类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实施办法(皖组通字201637号),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编办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创新高校用人机制,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教人20165号)的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特制订本办法。第二章 高层次人才引进第二条 引进人才的基本要求。遵守宪法与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具有引进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专业

3、技能;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品德、学术与科研道德,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第三条 引进方式。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分为全职和柔性两种。全职引进要求人事关系正式调入我校,政策与待遇标准有具体规定。学校对引进的人才按照合同方式管理。三类及以上人才、龙湖学者一档、龙湖学者二档首轮聘期3年,期满进行考核。凡属引进人才均须和学校签订服务协议,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服务期为8年,按学校在编在岗教师进行管理。服务期满后,根据本人意愿决定去留。服务期未满要求调离学校的,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办理。柔性引进人才或人事关系未正式调入我校工作的高水平人才,聘期3年,实行聘约管理,聘用协议明确岗位职责、年度考核目标、聘期考核目标及相关

4、待遇。三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龙湖学者一档、龙湖学者二档,可以全职引进,也可以柔性引进。博士生导师、青年皖江学者采取全职引进。第四条 引进人才的类型及相关待遇。按全职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与待遇做如下规定。根据人才水平的具体情况,待遇标准可上下浮动。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与待遇根据所聘用岗位职责和承担的工作任务、工作时间等情况面议。(一)一类人才1.应聘条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2.岗位职责。主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和博士点申报,引领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群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组织开设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国际前沿课程或讲座,提升本学科整体水平和国际

5、影响,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申请或共同申请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或有关国际合作方面的项目,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负责组建创新团队,并领导团队开展前沿性课题研究;构建本学科学术梯队,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青年人才,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学术梯队。具体职责内容可根据上述条款在合同文本中表述。3.引进人才待遇:实行年薪制。年薪与工作条件面议。住房补贴200万元和一次性安家费60万元;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700-1000万元,社会科学300-500万元。按工作时间及任务分期支付。提供150M2过渡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具体问题面议。(二)二类人才1.应聘条件。具有博士学位,教授职称。全国杰

6、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长期项目入选者(含外专);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教育部“”奖励计划、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A、B)、中宣部文化名家工程暨“四个一批”工程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胜任核心课程的讲授任务;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发展潜力大,对本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具有领导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科研业绩应达到下列三项条件之二:(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或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7、目1项,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2)在校定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篇(第1作者);(3)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1)。2.岗位职责。主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承担核心课程讲授任务;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或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或有关国际合作方面的项目,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共同主办国际会议或国际专题研讨会,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负责本学科的学术梯队建设,学科骨干的引进与培养。具体职责内容可根据上述条款在合同文本中表述。3.引进人才

8、待遇。年薪100万元。工作期间学校为其配备科研助手。住房补贴100万元和一次性安家费20万元,或提供学校150M2的住房1套和一次性安家费20万元;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300-600万元,社会科学150-250万元,按工作时间及任务分期支付。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具体问题面议。(三)三类人才1.应聘条件。具有博士学位,教授职称。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短期项目、青年项目)入选者(含外专);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C);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特聘教授”(如皖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胜任核心课程讲授

9、任务;善于培养青年人才,注重学术梯队建设,能带领创新团队协同攻关。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提出对学科前沿或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具有凝聚多学科协同作战,引领相关学科群赶超或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的能力。科研业绩应达到下列三项条件之二:(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2)在校定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篇(第1作者);(3)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1)。2.岗位职责。承担核心课程讲授任务,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专项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做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发表高

10、水平学术论文;制定本学科建设和发展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带领本学科或创新平台或研究基地达到或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构建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学术梯队,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青年人才,聚集一批有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骨干,形成一支具有竞争实力的创新团队。具体职责内容可根据上述条款在合同文本中表述。3.引进人才待遇:年薪70万元。住房补贴60万元和一次性安家费15万元,或提供学校150M2的住房1套和一次性安家费15万元。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100-200万元,社会科学50-100万元。按工作时间及任务分期支付。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具体问题面议。(四)领军人才团队1.应聘条件。团队负责人和核心成员必须具备博士学

11、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核心成员中至少有3人属于三类以上人才,其中1人属于二类以上人才。领军人才团队在相关研究领域达到世界或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或国内同行中具有重要的创新地位和学术影响,合作从事过国际上有影响或属于国家创新战略目标的重大研究项目并取得显著进展;具备突破重大技术、学术问题的持续创新能力或成果转化能力。在国际或国内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员间的专业结构合理,具有关联性和互补性。2.岗位职责。在前沿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取得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特别是在获取国家重大和重点项目、争取科技经费、解决重大理论与技术问题、获得国家级奖励、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等科研工作方面要有明确合理的建

12、设目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吸引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杰出学者,引进、培养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每个项目在建设期内要造就或引进至少1名拔尖人才;推动海外智力引进工作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项目建设,建成一批能够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的学术团队。具体职责内容可根据上述条款在合同文本中表述或面议。3.引进人才待遇。人才团队的核心成员分别享受上述三类相应层次人才的相关待遇。资助每个团队600万元,资助期限为三年,经费主要用于资助期内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一次核定,

13、分年下拨,自主支配,专款专用。三年内,学校提供自然800-3000万元、人文300-1500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如属世界或国内一流水平的人才团队,将采取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特别支持。(五)博士生导师我校省级重点学科发展引进的博士生导师(具有博士点授权资格的机构学术委员会聘任),人事关系正式调入我校的,享受校内教授同等岗位津贴及相应福利待遇。同时给予博士生导师每年3万元的岗位补贴,有博士生指导任务的给予每年5万元的岗位补贴。住房补贴50万元和一次性安家费5万元,或提供学校120M2的住房1套和一次性安家费5万元;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50-100万元,社会科学30-50万元。按工作时间及

14、任务分期支付。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具体问题面议。(六)青年皖江学者年龄一般35岁以下。在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或高科技企业研发机构等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2年以上工作经历或博士后经历;在国内或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内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或高科技企业研发机构等担任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在学术上崭露头角,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发展潜力大。住房补贴50万元和一次性安家费5万元,或提供学校120M2的住房1套和一次性安家费5万元;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50-100万元,社会科学30-50万元。按工作时间及任务分期支付。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具体问

15、题面议。(七)龙湖学者一档博士学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学科研条件见安徽财经大学龙湖学者选聘管理办法。年薪50万元。住房补贴50万元和一次性安家费5万元,或提供学校120M2的住房1套和一次性安家费5万元。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50-100万元,社会科学30-50万元。按工作时间及任务分期支付。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具体问题面议。(八)龙湖学者二档博士学位,职称不限,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教学科研条件见安徽财经大学龙湖学者选聘管理办法。年薪30万元。住房补贴50万元和一次性安家费5万元,或提供学校120M2的住房1套和一次性安家费5万元。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50-100万元,社会科学30-50万元。按工作时间及任务分期支付。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具体问题面议。(九)客座教授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作为我校客座教授。指导我校学科建设和博士点申报,举办学术报告,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成长。每年来校1-2次。聘期2年,聘任期间业绩优良的,可以连续聘任。设岗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博士点建设学科。待遇标准:每次来校指导1-2天,支付0.5-1万元学科建设指导费。学术报告费用按学校有关文件规定支付。(十)海外兼职特聘教授和海外兼职院长1.海外兼职特聘教授。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在海外大学担任教授或在海外知名大学担任副教授以上终身教职。有连续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