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的作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417834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路的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路的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路的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路的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路的作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一路关于路,人们说得很多,不同的说法表达了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暗示出不同的经历,而不同的经历铸就不同的人生:有人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人说,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来的,从只有荆刺的地方践踏出来的;有人说,车到山前自有路;有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路很实在,也很飘渺,边远山区的羊肠小道是路,宽阔平坦的国道主干线是路,就连民航的空中的运行“轨道”也可以说成是路。小孩子说,路是一层层淡黄 色的泥土,是一块块青黑色的岩石;中年人说,路,是成长的脚步,使你从小走到大;老年人说,路,是生命的征程,生命永恒,路也永无止境的延伸路,就是路,也许它会被人们很平坦宽阔,却总是在荆刺杂

2、草中延伸,而且如此坚定,毫无迟疑。八十年前的一天,浙江嘉兴南胡的一艘普通游船,十几位中国农民知识分子缓缓举起自己的拳头,郑重宣告一个新的政党诞生了,从此在这艘普通游船的指引 下。无数同胞紧跟而来,张帆划浆,乘风破浪。曾经一度,船遇暗礁;曾经一度,迷失了航向,曾经一度,看不到丝毫希望,可是那些勇敢的弄潮儿,那些伟大的舵 手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把握前进的方向,并矢志不移,经过28年的艰难航行,终于到达了一个可以停泊的“港湾”,28年,整整耗费了一代中国农民的青春,他 们在重重荆刺中跋山涉水,终于开辟了一条通向希望的新旅程,他们坚信有岸。所以能够征服狂风巨浪,暗礁险滩。中国人民的命运之路是在荆刺中延伸

3、的。也许真的“车到山前自有路“,真的”船到桥头自然直“,但是,如果不经过长途的跋涉,不经过艰难的远航,车如何能到达山前,船如何能到桥头呢?路,是在荆刺中延伸的,因此,我们在开辟道路时,面对的不是鲜花与掌声,而是荆刺与杂草,如果你的眼中看不到花的鲜艳,闻不到花的清香,而只能感到 杂木腐烂与枯黄。你会望而却步,因为你怕污泥弄脏你的新鞋,你怕荆刺刺伤你的嫩脚,所以你永远无法开辟自己的道路,只能永远跟随在别人的后面,和看别人的 节拍,倾听别人的脚步,而在不知不觉中,你会被别人抛弃和遗忘。路是在荆刺中延伸的,所以,在荆刺中,我们依然要看到希望,学会坚强,迈出了一步,奏响了一段新的乐章。第二篇路庭院的小道

4、,闹市的街道,荒郊的铁道,错综复杂,交织成了一个网,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不禁为迷路而担忧!鲁迅曾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这些路不正是人“走”出来的?岂不是“作茧自缚”吗?周末饭后,独自一个走在闹市的中央,一条笔直宽阔的路通向远方,看着陌生的人群熙熙攘攘,擦肩而过,却感到一切都是午夜游魂似的,就只有那路是属于我的,“望尽天涯路”的感慨油然而生。古人云:武术的最高境界乃人剑合一。那我也不妨借用一下,“走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路合一,换而言之,路是我的,我是路的。这时远处的霓虹灯绚丽耀眼,闪烁不止,仿佛勾勒出但丁的影子,发出响亮的呼喊:“既然路是自己的,那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5、!”我眼前一亮,“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同时我也迷惑了。此时一条条路显现在我脑海中。屈原感伤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霍 去病激昂地说:“勾奴未灭,何以家为。”刘兰芝对丈夫说:“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王昌龄在边疆发出最强呼喊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 山!”一条条理想、爱情、战场的路,毫无尽头句言。屈原走在无尽头的理想的道路,但他却走到人生路的尽头最终跳江自尽;缠缠绵绵的不老的爱情路使刘兰芝投水自尽;硝烟纷飞的战场路最终使苏轼“身老沧州”。真是“问世间路是何物,直教人生死难寻!”渐渐地远离起点,回望只是一片模糊!是我眼花了吗?“不!”路是不允许回头的,既然你选

6、择了这条路,就得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此时又一个声音在我耳 边响起,喔,我的天啊!原来“走路”也是这样困难的啊!难怪屈原“不能变心以从俗兮”,难怪刘兰芝不委屈改嫁,难怪霍将军非除匈奴不成家!这可能就是他们 自己选的路吧?路,人,由此看来最重要的纽带还是那颗时时刻刻扑通跳动的心。有时或许会觉得失望甚至绝望,自然那心也随之冷却,路也会随之消失。自己的道路或者可以说是自己的心灵路线,“走自己的路”那么就可以称之为做一个真我。不知不觉中,身后已留下了无数的脚印,即使我看不见,四周小路也随之蔓延开来,侵袭着大路。疲惫的脚并没向寂寞屈服,沉思的头脑一直指挥着脚奔向喧闹。闪电般感觉把屈原的“路”,刘兰芝的“路”、霍去病的“路”等等,一股脑地塞了进来,编织着我的脑,然而过了一会儿,一切又统统被“赶”了出去。留在脑中的犹如山中清泉在夜色中,一条路上,有一个人独步其中,那就是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