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思考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417481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思考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一所学校要有一种精神,一个校长必须有符合学校实际的主体办学思想。得益于市教育局的安排,我校自07学年起与哲商小学成为结对学校,每当我进入哲商校园,总有一种敬仰和追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在这里,我们又能学点什么?通过与哲商领导和教师的学习交流,让我知道我们缺少的是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缺少的是将工作细节之处做到细致管理的方法和毅力。于是,我思考着我们农村学校发展的目标。通过班子对学校现状的诊断性分析, 我们逐步形成了共识:从制度入手、从细节抓起,逐步形成合理的、规范的工作流程,坚定“以人为本、质量为魂、沿江而上”的办学理念,深入开展“精

2、细化管理”,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下面,我就我校开展的“精细化”管理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精细化管理是学校的一种管理理念,它是以制度为根本,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做好,把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抓落实。我们以“精细管理、精细制度、精心育人”三方面为重点做好学校的各方面工作。一、 管理精细化精细管理必须从管理的思想、组织和制度入手,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和问题所在,我们在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首先从班子队伍抓起,强化“团队合作”精神教育。1、 强化团队合作精神我认为,一个学校能否稳定有序的开展工作,关键是班子队伍,核心是校级领导的合作,离开这点谈学校发展是空洞和无力的。为此,我们组织

3、班子成员和完小校长分别到东塍中心校和哲商小学学习交流,东塍中心校的团队精神合作和哲商小学的团队工作合作现场交流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东塍中心校,两校班子成员就学校团队精神合作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在哲商小学,我们多次参加了该校工作管理研讨会,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回校后,我们组织了以“敬业、勤业、精业”为主题的工作反思会,让每位校长发言,谈出感想、交流各校的工作目标和达成措施。当然,仅凭这几次交流会并不能解决所有,关键是校长要做好“引”和“领”的作用,教师不在意你校长说了多少,在意的是你校长做了多少!5月份在“省领雁工程”骨干校长班培训时,杭州学军小学校长杨一青赠送我们的四句话使我记忆犹新:

4、身先足以率人律己足以服人轻财足以聚人量宽足以得人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营造了“和而不同”的工作氛围,全镇教师“不断进取、沿江而上”。一个很好的数字可以说明:在上学年的全市六年级质量评估中,我镇前30%率上升了10.5%,后30%率下降了9.9%,均列全市乡镇第二。2、 细化管理机制,明确工作目标一所学校必须要有发展的欲望,被动接受上级检查和守侯只会使学校越来越落后。我校自08学年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发展性评估试点学校后,更增强了我校的发展意识。我们对学校常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将常规的班子分工进行细化组合,学校成立发展办公室,下设教学发展管理组、德育发展管理组、教师发展和教育科研管理组及后勤资源发展

5、管理组。我认为这种组合管理能突出学校的发展意识,突出工作的主动意识,让教师“入股”参与学校常规管理,更能激发班子成员和骨干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发展管理组(教学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学校发展办公室 德育发展管理组(德育校长-政教主任-辅导员-骨干班主任)教师发展和教育科研管理组(校长助理-人事干部-教科室主任-进修站长-骨干教师)后勤资源发展管理组(后勤校长-总务主任-后勤教师) 职责明确后,各管理组成员主动寻找学校工作突破口,针对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订各管理组学期工作目标、学年工作目标和三年发展目标,并提出达成目标的实施策略,目标的可行性都通过班子和教代会论证。(各管理

6、组都有具体的计划和措施)A、 学校管理 B、教师管理 C、教学管理 D、德育管理 E、教育科研 F、后勤保障二、 制度精细化完善的制度对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有着很好的保证作用,它可以引导学校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在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对制度加以充实健全,并分类编印成册。职责类(处室职责)规范类(教师月考核制度)鼓励类(教学奖励制度)制度类(教职工年度考核量化方案)比如在规范类制度中,我们制定了教师月考核制度,规范教师常规工作考核,细化教师日常工作管理,逐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在制度类中,学校通过教代会多次讨论出台了教职工年度考核量化方案,对教职工的年度工作予以综合量化考评。量化方案的实施使学校

7、在教师年度各类评比工作中更能体现公平和公正,减少人为因素,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三、 育人精细化 育人精细化体现在教学管理和德育管理的具体实施上。在教学管理精细化上,我们首先强调的是教师的“专业自觉”(1)、专业自觉在我们农村学校,不少教师的人生目标起点不高,许多年轻教师以“进城”为工作动力,但因市政府宣布的三年教师不进城政策,使她们年年唱着渴望的歌,也在年年的等待中消耗着工作热情和发展欲望。这种现象下,如何将教师“要我教”转化为“我要教”,“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从而激发教师自我发展需求的内在动力,是我们必须正视并加以思考的现实。我们借助与哲商小学教学结对活动产生的“名师效应”、“骨干

8、效应”,营造了良好的重教学、讲业务氛围,大大激发了我镇教师的专业自觉思想。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反思和分析了现有的教学管理效果,以校本培训为平台,运行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的日常活动管理机制,突出教学管理“常中出新、实中求精”的管理思路。(2)、常中出新(对常规管理及时反思,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在“教学六认真”常规管理中,我们反思往年管理效果?如果学校对教学六认真管理的认识仅仅只是为了对教师工作的检查,而不注重过程管理的有效性,那么在年年的检查中,教师也学会了应付检查。现象:检查是为了什么?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进行了思考,问题出在那里?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如何使教学常规管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9、?我们从三方面做法加以管理:做法:(A)发掘教师优点,重视反馈交流。(B)立足教师需求,更新检查内容。(教研室集体调研-)(C)发挥教师主体性,创新检查形式。(挂牌课)如在发掘教师优点上,我镇林桂英老师的培优辅差成功经验得到推广。她十几年来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镇前矛。为什么?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林老师的教学亮点-课堂教学知识点落实,培优辅差到位。如何发挥教师主体性,将教师被动接受检查转化为主动接受管理,我们在教师自主上课和确定挂牌课管理中创新检查形式。11月底市教研室8位教研员集体来我镇教学调研,他们到了3所完小对10多位教师的5门学科进行了全面了解,反馈非常满意,尤其是课堂效果,这就得益于我们日常

10、管理的坚持和落实。(3)、实中求精(使教学的实效管理做到精益求精)在实中求精管理中,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落实(A)完善组织机构,保证教研有效落实。主要是理清教学管理网络,发挥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的作用,实行各组组长工作负责制,保证教研有效落实。(B)丰富教研形式,关注教师个体差异。从七方面开展。教师起点不一、发展不同,教师的个体差异需要我们在教研形式上考虑到大部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这七个活动中,我觉得年级组活动在我校开展的效果很好,它很实在,不同于各种教研会的效果,毕竟教研会的形式只是骨干教师的展示平台,而年级组活动的开展能使大部分教师参与到课堂交流和研究,不受拘束,大家放得开。年级

11、组研讨课活动已成为我校教师业务提升的成长平台。教师“七个一”活动我们主要是加强对全镇40周岁以下教师的业务管理,要求每个对象每学期至少要看一本教育著作或教学月刊,每月至少写一篇教育随笔在学校网站发表;主动承担年级组活动的一节公开课;每学期撰写一篇较高质量的论文;制作一个教学课件;主评一节课;出一份任教学科有质量的期末评估试卷。哲商小学结对送教活动(专家引领)教研区教学研讨会(骨干教师展示)镇教学研讨会中心校教研组“协作教研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年级组研讨课(效果好,参与教师广)教导处推门听课,及时检查教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教师“七个一”活动(2)德育管理精细化 如何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

12、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有机结合,提升学校的精神文化,我们主要通过重塑环境文化和内化学生养成教育加以落实。(1)重塑环境文化(“四展区”工程)在杭州文三学校挂职实习后,我对学校环境文化有更深的理解:一所学校的环境文化不仅是学校外在形象的体现,更是一个校长和一所学校的精神外现!暑假,我们筹资35万对校园进行维修改造,并在开学初启动“四展区”建设对校园环境进行精细布置。展区一:板报文化展区二:走廊文化展区三:楼梯文化展区四:两室文化根据学校教学楼分布情况,我们在一楼以“赏临海风光 品家乡文化”为主题,将沿江的风光景色、品牌特产和家乡建设作为特色展区精心布置。“黄土山竹笋”、“马头山胜景”、“二徐书院”、

13、 “铁路修到我家乡”等一张张图片,让学生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和自然,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热爱家乡的热情,二楼以理想教育为主题,将学生的美术获奖作品精心布置。结合08北京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的出色表现,我们在三楼进行了“为中国喝彩”为主题的奥运文化系列布置。此外,我们对学校的每一道楼梯,教室和办公室都进行精心布置,力求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发挥教育功能。通过 “四展区”建设,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校园张显出温馨与活力。(2) 提升精神文化 环境精细化仅是学校的显性文化,如何提升学校精神文化,内化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使学校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有机结合,我们通过“五个一”训练加以落实,以“四个二”工程加以保障

14、。“五个一”训练: 一个阵容 一种秩序 一种习惯一项制度 一个观念 在“五个一”训练中,我们要求从身边的小事抓起,以“整顿一个阵容,建立一种秩序,养成一种习惯,坚持一项制度,树立一个观念”训练让来校家长和客人通过师生言行、面貌感受学校管理的个性。每当我们走进校园,听到学生“老师好、校长好”甜甜的问候,我想学生的理想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也许已融于这些问候之中了。为了使“五个一”训练抓落实,我们通过少先队组织的“两查两岗 两册 两台 ”四个二工程加以巩固。“四个二”工程 : 两查 两岗 两册 两台 精细化管理并不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但通过学校一段时间的精细化管理后,当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教师的工作习惯已约定俗成,我想这时候学校考虑的就是更高层次的人性化管理了。我认为:学校管理制度化是基础,精细化是过程,人性化是目标。各位校长,以上发言只是我们学校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尝试,感谢大家给我学习的机会,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