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roc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417430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aroc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raroc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raroc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raroc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raroc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raroc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aroc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RAROC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2009年08月17日00:00金融时报李梦斐 访问次数:165字体: RAROC

2、模型作为商业银行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主要技术手段,在国内银行逐步得到应用,在贷款定价、资源配置、授信决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分析RAROC模型及实际应用,着眼于实践,提出了一些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一、关于风险管理中的RAROC模型RAROC(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即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是由美国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其最初目的是为了度量银行信贷资产的组合风险,测算风险暴露损失所需的权益资本。后来逐渐被世界银行业所认可,并成为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指标及关键技术。RAROC是对风

3、险实施组合管理的核心,它的核心思想是将未来可预计的风险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对当期收益进行调整,衡量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考虑为非预期损失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率,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挂钩。RAROC最终衡量的是占用风险的每单位的资源创造的效益。RAROC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所谓“风险调整的收益”就是利用预期损失来对分子中的收益加以风险调整。在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中,风险调整收益的计算如下:风险调整收益总收入资金成本营运成本预期损失(银行各项业务收入费用支出)预期损失未提拨备的账面利润资产减值准备总收入可以包括利差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成本包括银行资金成本、运营成本等各项经营管

4、理成本。不同风险类型的预期损失有不同的计量方法,但它的要素有四个方面,即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值和期限。经济资本是银行所承担风险的最低需要。其计算公式为: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是一个比率指标,它主要衡量风险的收益能力,指标值越高,表明风险与收益配比情况越理想。二、RAROC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2004年6月颁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银行业经营要以“资本管理”为核心,为各类风险配置足够的经济资本,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为了适应国际银行业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尽快缩小与国际领先银行之间的差距,国

5、内银行监管机构和各大商业银行对于国内银行实行基于RAROC指标为基础的全面风险管理必要性和紧迫性达成了共识。目前,RAROC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以下方面:(一)在贷款定价方面的运用在单笔业务处理上,RAROC可衡量一笔业务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为银行决定是否开展该笔业务以及如何进行定价提供依据。例如,某商业银行有一笔1年期的人民币贷款1亿元的贷款申请,贷款利率为5.31%,存款利率为2.25%,假定运营成本为100万元,客户评级为B级,经测算,客户违约率为3.5%,违约损失率为30%,非预期损失(经济资本)为600万元,银行底线回报率为10。那么,该笔贷款该如何定价呢?(总收入资金

6、成本营运成本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531-225-100-105)/600=16.8%经测算,该笔贷款的RAROC约为16.8。(二)在贷款决策中的运用借助RAROC技术,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客户或竞争对手提出的报价作出决策,同时可以将资本结构最优化。仍以上例,如果竞争对手报价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下浮10,该行是否可以接受同样的报价呢?经测算,如果贷款利率下浮10,该笔贷款的RAROC下降为8,远低于10的银行底线回报率,因此是不可以接受的。再比如,如果竞争对手报价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下浮10,而该笔贷款预计能为该行带来50万元的中间业务净收入,该行是否能够接受这个报价呢?经测算,虽然利率下浮1

7、0,贷款的利息收入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有中间业务净收益作为补充,整笔贷款的RAROC变为16.3,远高于10的底线回报率,因此下浮10是可接受的。由此可见,商业银行运用RAROC技术,可以测算多种产品的组合收益率,据此作出贷款决策。(三)在风险管理考核上的运用在商业银行中,传统上绩效评估使用的是会计数据,如权益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简称ROE)。商业银行在考核其分支机构,调配资源时,是看哪个分行规模大,哪个分行吸收存款多,哪个分行利润高,这个分行就将得到更多的贷款限额。但是,RAROC作为一种衡量绩效的手段,不同于传统的衡量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绩效考核目标中盈利目标与风险成本在

8、不同时期反映的相对错位问题,实现了经营目标与业绩考核的统一。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对各级分支机构、各项业务、产品,甚至每位员工的进行比较,可以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RAROC与ROE绩效衡量比较 (单位:亿元)采用传统的ROE方法,ROEA =收益/净资产=30/600=5%,ROEB= 50/600=8.33%,B 行的盈利性要高于A 行。而采用RAROC方法,情况正好相反,RAROCA = 风险调整后收益/经济资本=35/200=17.5%, RAROCB= 28/200=14%。如果按照ROE来分配资本的话就会对B机构多配置银行资本,间接鼓励B银行发展高风险业务,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而通过

9、RAROC来配置银行资本,则反映了银行实际的风险收益水平,因而用RAROC来配置资本资源更具科学性。三、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是一个比率指标,它的指标值越高,表明风险与收益配比情况越好。由此,笔者认为商业银行提高RAROC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商业银行可以突出发展核心业务,通过价值创造、风险管理的办法来提高风险调整收益,提高指标。二是优化业务战略规划,增强对业务发展的引导。优先选择风险相对较低而收益相对较高的业务作为战略性业务,也就是说将经济资本优先配置到经济资本系数低、有较高经济资本回报率的业务上,如大力发展票据贴现、承兑、个人消费贷款和国际贸易融资等低风险业务,以促

10、进业务品种结构的调整。目前,RAROC技术已经在国外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实际运用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更好发挥其作用方面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问题:(一)建立风险模型,加快建立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风险量化体系。目前,在我国通过外部评级进行预期损失和风险资本测定的条件尚不具备,一般主要是通过内部评级来解决。因此,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有效期限等关键风险指标的确认成为关键。要建立风险模型,通过风险量化体系的建立,实现客户违约风险的准确量化。(二)商业银行要实现风险数据的集中,积累RAROC模型需要的大量历史数据,形成较为完备的数据库。实施以为基础的系统管理需要开发有效

11、的数学模型,而开发模型则需要大量银行内部的历史数据,这对于国内银行来说是一个难题。(三)加快建设。RAROC技术的运用有效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价能力,但是要做到准确定价,除没有建立风险模型、缺乏历史数据支持外,在建设和应用方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存在不少差距。(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将RAROC技术主要运用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对表外业务关注度不高。要把RAROC技术运用到表外业务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五)商业银行应该针对RAROC的应用建立专门的经济资本计量组织机构,从机构组织架构上保证RAROC等技术的运用。(六)商业银行要树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建立与之相应的企业文

12、化。促使商业银行各级管理层和有关人员牢固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掌握RAROC技术等先进银行风险识别与量化技术,避免种种非理性的竞争行为,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协调统一。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做好银行的绩效评价工作直接关系到银行未来的发展。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率?穴?雪是一种衡量风险调整后利润的指标体系和经营治理框架,主要用于衡量风险调整后的金融机构绩效并为不同的经营实体提供统一的利润衡量指标。有其自身优缺点,探索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体系中应用的适用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经济资本;资本金配置;业绩评价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金融管制的

13、放松,银行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如何在这个布满风险、不确定的市场中竞争取胜,用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取尽可能大的风险收益,正确地评价自身的经营业绩,成为商业银行的治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法最初由银行家信托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提出,起始时是用于交易组合中的,此后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并为许多大银行所接纳采用。即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又称经济资本回率是经风险调整后的净收益与经济资本的比率,它在评价银行盈利能力时充分考虑到风险成本,其计算公式一般可以表示为:式中,所谓“经风险调整的收益”,就是利用预期损失来对分子的收益加以调整。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将分母中的“资本”取为“风险资本”或者“经济资本1)”,“

14、风险资本或者经济资本”是银行根据内部模型度量的风险大小来确定的所需资本,此时的资本要求能反映银行所承受的真实风险的大小,具有风险敏感性,因此在模型中大都使用了这一资本概念。其中,收入包括银行利差收入和业务收费等非利息收入;经营成本是指银行的各种经营治理费用支出;风险成本是指一般情况下银行业务所承担的风险可能带来的预计损失;经济资本是指根据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计算出的最低资本需要,用以衡量和防御银行实际承担的超出预期损失的那部分损失。因此,全面考虑了风险和资本成本两大重要经营业绩影响因素,其核心思想是:将风险带来的未来可预计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直接对当期盈利进行调整,衡量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同时

15、考虑为可能的最大风险作出资本预备,进而衡量资本的实际使用效益,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与银行最终的盈利目标相统一。利用模型来分配银行资本金就是将一项业务的值与反映银行资本成本的“基准收益率”相比较,假如:基准收益率,那么就可以认为该业务能够为银行创造价值,因此稀缺的银行资本应该配置到该项业务之上。的操作过程中要估计出在最坏的状况下资产的价值,然后使设置的缓冲这种恶劣情况冲击的资本等于潜在的损失。在这个操作过程中有四个基本步骤:对活动与产品进行分析,确定其所含的风险类型。例如,是否含有利率风险、外汇风险、股东权益风险、商品风险、信用风险、运作风险将每种类型的风险用一个市场替代指标进行量化。利用该市场替代指标在过去三年中的历史变动情况,根据公式计算出一个市场风险系数。计算出每种风险类型所需要的资本数量,方法是利用这个风险系数乘以头寸的大小。业绩评价模式是对传统银行业绩评价模式的改进,这种方法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