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市以来投资及对gdp的拉动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12346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市以来投资及对gdp的拉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市以来投资及对gdp的拉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市以来投资及对gdp的拉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市以来投资及对gdp的拉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市以来投资及对gdp的拉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市以来投资及对gdp的拉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市以来投资及对gdp的拉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建市以来投资及对GDP的拉动建市以来投资及对GDP的拉动 【摘要】建市以来,河源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带动GDP增长作用明显,本文研究投资与经济发展互相制约的关系来说明,高投资率不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方式,经济的持续、快速和稳定地发展,必须以适度的投资规模。 【关键词】建市以来;投资;GDP 投资,是指用有价值的资产,投入到某个企业、项目或经济活动,以获取经济回报的商业行为或过程。投资可分为正常性生产投资和更新、新增长生产能力投资。本文所主要探讨的是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它是社会增加固定资产、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国民经济的

2、重要手段。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是扩大再生产、推动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源动力。同时,投资又是国民经济分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构和方向。 一、固定资产投资取得的成绩 (一)投资取得的成绩 建市以来,河源投资规模持续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攀升。2013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2.73亿元,同比增长22.0%,增速位列全省21个地级市中的第10位,投资总量排在第19位,经过几届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河源已从“后无追兵”转变为“后有追兵”状态了。纵向比较看,去年完成投资额是1988年的125倍。建市至今累

3、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2395.96亿元,年均增长21.3%,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二)民间投资快速增长 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及招商引资政策的进一步放宽,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各种所有制投资热情竞相迸发,民间投资不断壮大,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全市民间投资达231.73亿元,占当年投资总量的67.6%,是2005的90.63亿元的2.6倍。在民间投资迅速崛起的同时,比重亦不断提高,民间投资和国有投资之比也由2005年的51.2%,演变为2013年的67.6%,投资主体的成份也折射出我国所有制从“一元”到“多元”,民间成份由“必要补充”再到“共同发展

4、”的转变。 (三)产业投资协调发展 近三年,一、二、三产业投资比例由2011年的3.0:40.1:56.9演变为2012年2.1:30.0:68.0,2013年,三产比例为1.6:33.6:64.8,农业投资比重渐微,工业投资增强,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三产业投资受政策激活,逐渐成为投资的顶梁柱。力房地产的强劲推动,第二、三产业分别比去年高出3.6个、26.8个百分点。 (四)工业投资展现亮点 近年来。围绕着“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市委市政府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力推好的工业项目,全市工业投资展现了强势拉动投资的亮点。2013年,全市工业完成投资额113.72亿元,是2006

5、年工业投资的1.79倍;对投资贡献率为47.0%,比2006年多出29.2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10.4个百分点,比2006年多0.2个百分点。 (五)房地产投资十分活跃是全市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2013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9.18亿元,是1990年的856万元的103.7倍,从1990年至今的23年里年均增长35.3%,高出建市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4.0个百分点。201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比重达26.0%,比1990年只占0.3%比重提高25.7个百分点。房改政策实施,房子商品化逐渐确立了房地产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支柱产业。 二、投资与GDP增长比

6、较 全市人民在几届市委、市政府的率领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群策群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市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相关理论证明,在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投资与经济发展高度正相关,以下作折线图观察。 从1988到2013年,河源投资发展概括起来大约经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81990年、第二个阶段是在19911998年,第三个阶段是19992007年、第四个阶段是20082013年。 第一阶段:1988年,国家批准建河源市,全市人民热情空前高涨,各项基础设施陆续兴建,由此拉动了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达44.6%的增幅。

7、但在而后的两年,投资伴随着低迷的经济增长削减。 此阶段的GDP增长曲线也是起点高,然后下滑,跃至1990年5.7%。 第二阶段:受19901991年的超低经济增速所带来的压力,国务院出台了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政府启动投资这一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来源于国内贷款大幅上涨,从19911994年间,投资增速空前高涨,93年更是达到了97.8%的增速。然而,高投资率带来的高通货膨胀近迫使政府实施压缩银根,控制发行,清理固定资产在建项目等一系列旨在降低投资增长速度的政策实施,1995年,投资增速降为9.7%,1998年,受东南来金融危机等国际经济环境影响,投资降到这个周期的最低点,为5.7%。 同期G

8、DP增速曲线也是由低往高,而后逐渐减缓。 第三阶段:19992007年,为河源谋发展的开路人冥思苦想,不断摸索后在全市经济建设毅然竖立“工业立市”牌子。河源投资重拾信心,走出低迷状态,止降直升,2001年达27.3%增速。20032007年,河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吹响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号角,引进低污染、效益高、园区式、多税收、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较高、投入产出规模较大的工业项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2003年35.9%起,2006年高达57.3%的增速,20032007四年间年平均投资增速达42.6%。 同期GDP增速从低谷中缓慢往上爬,20032007年间创下了河源有史以来的

9、最高增速。 第四阶段:2008年到今。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河源投资在2008年增幅下探到24.9%的最低点,2009年后,政府救市,经济有了起色向好,截止到2013年快报,河源投资同比增长22.0%。 同期GDP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速减缓,而后上扬,持续稳好地增长。 三、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投资是购买,是需求,是劳动手段和生产要素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是销售,是供给,经济发展需要资金和物资,没有投资的增加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增长。 (一)拉动原理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可分为直接拉动和间接拉动。一是直接拉动。投资建设在创造供给之前,首先表现出对建筑材料、机械

10、设备和建筑业劳动力的需求。同时,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厂家又会对上游产品形成需求,由此逐级传递,形成一条完整的需求链,而投资则处在这个需求链条的顶端,通过提供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二是间接拉动。通过增加、扩大资本存量从而提高社会经济的生产能力,由此带来社会产品增加,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投资具有供给效应。直接拉动是指对社会总需求拉动,间接拉动是指对增加社会总供给的拉动,本质上说,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重在供给而不是需求。 (二)指标量化 1、投资率 投资率是一定时期内现价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是衡量地区投资力度的一个指标。据相关资料获悉,我国的投资率处在40%时较为均衡,高于40

11、%容易产生过热,低于40%容易经济低迷不振。从我市的投资率看,总体处在较高的水平。如20062007年分别高达70.8%和73.7%,远远高于40%水平。从2000年到2012年间每年平均投资率为49.7%,也高出40%水平的9.7个百分点。 2、贡献率、拉动率 建市以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伴随着投资率的不断攀升,投资贡献率、拉动率总体也呈上升态势,但年度之间波动起伏较大。2009年,河源投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为515.0%和52.0%,达到全市建市以来的最高,从2000年到2012年资料看,投资平均年贡献率和年平均拉动率分别为65.0%和10.8%。全市较高的投资率带来了较高的贡献率、拉动率,推

12、动我市经济持续增长。资料显示,自2010年以来,受国家紧缩银根,限制信贷影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开始降低。 四、问题与对策 面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迫切要求和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机遇和困难,我市必须利用积极因素,化解不利因素,多方着力,努力形成有利于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局面。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着力点,大力促进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一)适度的规模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 投资首先是需求,投资可以在现存生产能力许可限度内拉动经济增长,

13、只有适度的投资规模才比较有利于经济增长,若过大的投资规模,超出现有社会供给能力的,必然会引起社会供给紧张,容易进而供需不平衡、通货膨胀、引起恐慌,甚至会产生经济危机,从而阻碍经济增长,甚至会产生经济危机。 因此,适度的投资规模才是拉动经济增长最有效的方式,理想的投资规模是投资结构基本不会对供给结构形成较大压力,且投资增长速度又不会大起大落的投资强度。 (二)优化产业、行业投资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工业化则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建设现代农业。以规模化、特色化、产销一体化、科技化为途径,逐步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率水平,

14、增加农业经营者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优势农产品加工转换增值,坚持发展品牌农业,用品牌理念经营农、林、畜产品,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挖掘农产品增值潜力,扶持一批辐射力强、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优化工业结构,加快推新型工业化。市委市政府要高瞻远瞩,深入研究未来我市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认真谋划未来的工业格局,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规划、引导和支持力度。优化工业投资结构,促进新型工业化。限制低水平加工工业的投资增长,加大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和支柱工业行业投资,加大对传统工业行业的改造力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服务业全面发展新格局。一是

15、以河源一流的水资源、一流的空气环境、一流地理环境为契机,积极发展河源旅游城市。二是以发展现代和新兴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保健和体育事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转变投资方式 当前,存在高投资低收益的问题,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途径。转变投资方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追求“有效投资”、“高效投资”与“绿色投资”,以此也能力保河源先天的“绿水青山”。一是发展能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保等方面因素、着眼于长远利益的投资,力求避免环境污染、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保问题的投资。二

16、是发展能有效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投资,力求避免无效投资和重复建设;三是发展乘数效应高、经济效益好、有利于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的投资,力求避免规模大而效益低,质量差,建成项目生产能力困置的投资;四是加快推进高能耗行业转型。依托资源优势,加快高能耗行业转型,通过精深加工将现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继续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三是积极支持发展企业集群。完善服务体系,促进产业聚集,努力形成一批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带、产业聚集区、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提高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固定资产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