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概要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392517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概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外资 2012年7月下 总第269期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杜坚四大国有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几乎占有全国商业银行的国 际结算总量的大部分比例,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主要从三个 方面来反应,一个是国际结算产品种类,一个是国际结算总 量,另一个是国际结算手续费收入。下表列示了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国际结算主要产品。从表 中可以看到四大国有银行的国际结算产品主要集中在信用证、 汇付托收等常规性方式,而新型的国际结算方式仅出现在少数 的银行业务中。从四大国有银行的先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产 品类型可以看到中国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产品种类比较丰富, 客户可选择的余地相对来说比较大

2、,而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农 业银行由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时间滞后与其他四大银行,国际 结算产品集中于传统的信用证、托收、汇付等等,其中工商银 行也涉及了福费廷、国际保理等新型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表1 四大国有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产品数据来源:四大国有银行网站如下分别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2009年到2011年国际结算总 量的数据图表,通过图表可以看到中国银行一直处于领先地 位。鉴于中国农业银行的国际业务起步较晚,农业银行的国际 结算业务规模要落后于其他四大国有银行。从2009到2011年的 总体趋势来看,四大国有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都保持了20%以上 的增长率,主要受益于我国在金融危机后的进出口贸易

3、总额的 逐渐恢复和不断增长。中国银行2011年的国际结算量是招商银 行同年的结算量总额的将近4.17倍,在四大国有银行中国际结算 量差距也相对明显,中国银行的国际结算量是中国农业银行的2 倍多。图2 2009-2011年四大国有银行国际结算总量(单位:亿 美元数据来源:2011年四大国有银行年度财务报告图3 2011年四大国有银行结算总量比重数据来源:2011年四大国有银行年度财务报告通过上图中2011年四大国有银行的国际结算总量的比例可 以看出,中国银行在整个四大国有银行中占了35%之多,其次是 工商银行占了28%。从整体来看,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银行的国 际业务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中国银行开

4、展国际业务较早而且 一直定位于国际化的银行的发展战略。dio:10.3969/j.issn.1004-8146.2012.7.010 (下转第28页中国外资2012年7月下 总第269期(上接第26页 (责任编辑:何 蓉(责任编辑:韩 梅图4 2010、2011年我国各商业银行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 数据来源:根据各商业银行2011年年报整理数据说明:工商银行数据包括现金管理手续费收入,兴业 银行数据为支付结算手续费收入。以上图表为2010年和2011年我国各个商业银行取得的国际 结算中间业务收入。通过图表可以看到四大国有银行的国际结 算业务收入几乎远远超过其他中小型商业银行所取得的国际结 算收

5、入,而且2011年各个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收入增长率大都在30%以上,其中浦发银行较为突出,结算手续费2011年增长率 超过100%。其他中小型银行由于国际结算手续费收入基数较小 的原因,2011年全年的增长率表现出普遍高于四大国有银行, 也体现了我国中小银行在国际业务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参考文献:1潘虹红.国际结算方式概述J.商业现代化,2007年6月 (上旬刊,总505期2王家民.国际结算业务中的发展与对策J.集团经济研 究,2007年10月.3李刚、田原、张志亮.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研究 J.商业现代化,2006年2月(下旬刊,总459期4汪芳.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J.技术

6、与市 场,2011年第7期5原擒龙.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M.中国金 融出版社,2008年.信用证,转移可能存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资金风险,保全企 业利益。(三控制型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建设我国有句古话叫做“弃车保帅”,这就是最典型的控制型 风险管理技术手段。所谓控制型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就是指 在国际贸易风险不幸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对贸易行为的整体风 险级别进行准确评估,采取适当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不危及贸 易主体的限度内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措施。由于国际贸易风险的 成因众多,风险类型复杂多样,因此,国际贸易风险的发生是 客观存在的,企业不能因为既往国际贸易往来中遭遇的风险较 少而对可能发生的

7、国际贸易风险估计不足。企业应当建立一套 完善的与国际贸易活动的流程、动态完全同步的风险监督控制 体系,以期对可能发生的国际贸易风险及时发现,早作准备。 同时,企业应当在这个风险监督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快速反 应机制,将发生国际贸易风险时的企业应对举措常态化、固定 化、制度化,提高企业在面对突然发生的国际贸易风险时的反 应效率和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发生国际贸易风险的情 况下,为企业在极其不利的局面中找到一线生机,留住未来发 展东山再起的机会,减少损失,减少伤害。(四救济型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建设所谓救济型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就是指在国际贸易风险 依然不幸发生并且已经无法及时进行挽救的情况下,

8、对贸易行 为给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准确评估,并采取适当措施,将风险 造成的损失及时补救以降低国际贸易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的 风险管理手段和措施。国际贸易往来中,很多时候造成国际贸 易风险的原因并不是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能够控制和掌握的, 因此,一旦发生超出企业预计的意外情况给国际贸易活动造 成损失,那么这种损失将很难被及时的加以控制或转移。例如 前段时间在亚丁湾海域索马里海盗猖獗,就曾给全球海上商贸 往来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时候,企业必须要对可能存在的 风险作出预估,否则很难在风险发生后实现救济行为。具体地 说,企业可以通过事先订立国际贸易风险损失赔偿条款、事先准备风险资金等方式,对可能发生的国

9、际贸易风险进行救济管 理。我国有句老话叫做“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说的其实就 是救济型风险管理技术手段的一种。(五综合型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建设所谓救济型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就是指企业从自身的实 际出发,对在国际贸易中可能存在的国际贸易风险进行综合式 管理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措施。由于这种风险管理手段和措施是 基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做出的,因此,这种风险管理手段和 措施更基础,操作更简单,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最有益处。具体 地说,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监督和管理制度。通过任用高 水平的风险监督和管理人员,将企业当前发生的国际贸易行 为中的风险进行适当规避和转移。此外,企业还应当建立风险 识别和管理培训学

10、习制度,对企业从事风险识别和管理的专门 人员进行与时俱进的培训和教育,坚强现有专业人员的素质和 能力,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储备大量的足够的风险识别和管理人 员。然后,企业应当建立风险管理应急处理制度。将遭遇国际 贸易风险时的应急处理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这样才能加 强企业对国际贸易风险的察觉、防范和补救的能力,推动企业 的长远发展。参考文献:1吕莱.国际贸易信用风险管理J.国际市场.2006(022张志.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初探J.经济师.2006(063张桐赫.有关国际贸易中风险管理的讨论J.经营管理 者.2010(064盖超.国际贸易中的风险防范探究J.现代经济信 息.2011(185王新刚.关于国际贸易企业风险管理的探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