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汇总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392470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5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汇总(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2、3 讲课时: 8 项目一 “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搜集授课班级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1. 具备了解历史上王朝更替的顺序、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历史文化名人的能力。2. 具备熟练介绍中国历史的发展概况和中国文化常识的能力。3. 具备把学到的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知识运用在导游讲解中的能力。知识目标: 1. 了解中国历史发展概况2. 掌握中国主要朝代及其主要大事3. 掌握历史上王朝更替的顺序、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历史文化名人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1. 历史上王朝更替的顺序2. 重大历史事件3. 古代历史文化名人教学难点:1. 历史上王朝更替的顺序、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历史文化名人2. 中

2、国历史的发展概况和中国文化常识解决办法:讲授法、问答法、背诵法思考或作业: 1. 说出中国朝代的顺序。2. 写出我国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著名文化代表遗存。后记: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中国历史文化进程:诗云:唐尧禹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1、奴隶社会夏、商、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共和行政元年,即公元前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正式纪年的开始。2、封建社会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半封建半殖民地

3、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有关王朝称呼的介绍:1、国号即为了表示改朝换代,每个王朝政权所使用的名称。2、某朝或某代对中国历史上那些一统天下的政权称为某朝或某代。3、某国对那些数个同时并存、各自割据一方的政权称为某国。一、原始社会1、远古人类遗存古人类代表性考古发现直立猿人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人智人早期智人陕西大荔人、山西丁村人、广东马坝人晚期智人北京山顶洞人、广西柳江人、四川资阳人2、原始社会考古文化氏族社会代表考古文化特点母系氏族社会山顶洞人、浙江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

4、址母权、财产公有父系氏族社会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父权、财产私有3、中国古代传说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类 伏羲画八卦燧人钻木取火 神农(炎帝)教稼穑创医药黄帝(轩辕)造屋宇、作舟车、制衣服 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 伶伦造律吕 大挠作甲子尧、舜、禹禅让制二、奴隶社会夏商周1、夏:启废“禅让制”,用“世袭制”替代,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2、商:青铜铸造业。代表:四羊方尊(精美的艺术品)、司母戊大方鼎(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甲骨文文字。1、 周:公元前841年,周公、召公共同执掌朝政,史称共和行政,中国确切纪年开始。三、封建社会1、确立和初步发展春秋战国、秦、汉(1)春秋战

5、国春秋五霸:一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百家争鸣: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2)秦秦始皇的主要事迹: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确立中央集权和地方行政机构。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军事上:出击匈奴,修筑长城,南攻越族(3)汉楚汉战争:刘邦战胜项羽,建立西汉,定都长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景之治(西汉)光武中兴(东汉)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1)三国:魏蜀吴马钧:浇灌工具翻车诸葛亮:改善同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西南

6、地区的发展孙权派卫温进达夷州(台湾)(2)两晋:西晋(司马炎)、东晋(司马睿)。与之对立的是十六国。(3)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分:东魏北齐西魏北周3、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1)杨坚建立隋朝。“开皇之治”/隋炀帝实行科举考试(2)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安史之乱”4、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五代十国陈桥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北宋赵构建立南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忽必烈建立元朝。行省制度/红巾军起义灭元5、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明、清(鸦片战争前)(1)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郑和七

7、下西洋李自成农民起义(2)清朝女真族努尔哈赤建立金,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康乾盛世四、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反帝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19年五四运动2、新民主主义革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7年,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八一南昌起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4年,红军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

8、和国成立案例导入多媒体课件第 2 讲课时: 2 (总课时6) 标题: 中国历史小常识授课班级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1. 具备了解历史上王朝更替的顺序、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历史文化名人的能力。2. 具备熟练介绍中国历史的发展概况和中国文化常识的能力。3. 具备把学到的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知识运用在导游讲解中的能力。知识目标: 1. 熟悉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文化小常识。2. 掌握历史上王朝更替的顺序、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历史文化名人。3. 熟悉中国历史上主要王朝国号的来由,熟悉帝王的称谓,熟悉帝王的谥号、庙号、年号等名称概念。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1. 中国历史上主要王朝国号的来由,熟悉帝王

9、的称谓,熟悉帝王的谥号、庙号、年号等名称概念。2. 中国历史小常识:国号名称的主要来由、称谓、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八卦等教学难点:1. 帝王的谥号、庙号、年号;2. 科举考试制度3. 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科技发展的概况4. 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文化小常识解决办法:讲授法、问答法、背诵法思考或作业: 1. 举例说明中国国号名称的主要来由。2. 什么是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3. 什么是天干、地支?它们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古人将一日分为哪十二个时辰?它们与现代的 时间是如何对应的?4. 什么叫阴阳、五行?五行是如何相生相克的?何谓八卦?八卦分别象征什么?何谓避讳?古人主要用什么方法来避讳?后记

10、: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中国历史小常识一、国号名称主要来由有:1、根据部族名定:商、周、 秦2、根据发迹地定:汉(西汉)、宋3、根据封号定:晋、隋、唐、魏4、根据发迹地特产定:辽(契丹语“镔铁”)5、根据谶语定:齐(“金刀利刃齐刈之”)6、根据吉祥之意定:元 (“大哉乾元”)7、以建立者的姓氏定:陈8、以社会上流行口号定:明(“弥勒降生,明王出世”)9、按同音通假定:清(“后金”)10、根据政权所在地定:如蜀、吴二、皇帝称号和称谓1、称号(1)尊号、徽号封建社会对帝后在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即为尊号,也称徽号。如: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高皇帝(刘邦)、圣神皇帝(武则天)(2)

11、谥号、庙号皇帝死后,一般有两个正式称号,一是谥号,一是庙号。谥号皇帝死后,大臣们根据皇帝生前事迹拟定的一种称号。根据死者生前行为的美善丑恶而分为美、平、恶三类,因此谥号有褒、怜、贬的不同。美谥如昭、恭、敬、庄、烈等;恶谥如暴、炀、昏等;平谥如怀、悼、哀、闵等。庙号和封建宗法祭祀制度相联系的一项称号。帝王死后,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为某祖,某宗,这就是庙号。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成吉思汗)、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3)年号封建帝王即位,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是某皇帝当政的时代

12、标志,它起源于汉代。建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新君继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如:嘉靖、乾隆、建武中元(汉光武帝)、万岁通天(武则天)、太平兴国(宋太宗)(4)陵号:封建帝王陵墓的名号,始与西汉,如长陵,阳陵。2、称谓(1)帝王称谓:后、王、天子、皇帝(2)皇族、皇戚称谓: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皇太子、皇太孙/公主、驸马三、日月年辰及其记录方法1、纪年方式:干支纪年,帝号纪年、年号纪年。2、月:每月的第一天叫“朔”,初三叫“朏”,十五日叫“望”,望的后一日叫“既望”,最后一日叫“晦”。3、日:古代一昼夜为一日,用干支纪日。4、辰:古代分一日为十二个时辰。纪辰用十二地支,每日24

13、小时,2个小时为一时辰,子时23:001:005、天干地支:一个循环有60年,称为一个“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也用以记录日、月。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对应十二属相)四、四时、节气一季为三个月,孟、仲、季,一年24个节气五、阴阳、五行、八卦1、阴阳: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把阴阳和五行学说结合在一起,“阴阳”最早见于易经,原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扩展引申为事物的对立统一,并由此产生了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2、五行:“五行”最早见于尚书,先于“阴阳”观念产生。“五行”代表了五种基本物质(金,木,水,火,土),它们相生相克,

14、构成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 3、 八卦 八卦是易中的八种符号,由阴爻(- -)阳爻()变化而来 乾天 坤地 震雷 艮山离火 坎水 兑泽 巽风六、避讳1、避讳:讳指的是帝王、“圣人”、长官以及尊者的名字,平时用到这些字必须设法避开或改写。起源于周朝,避讳有“国讳”,“家讳”和“圣人讳”三种2、避讳方法: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在口语中称呼别人的读音避讳法多媒体课件第 3 讲课时: 2 (总课时6) 标题: 中国科技文化发展授课班级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1. 具备了解历史上王朝更替的顺序、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历史文化名人的能力。2. 具备熟练介绍中国历史的发展概况和中国文化常识的能力。3. 具备把学到的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知识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